时晶;魏明清;李婷;倪敬年;滕羽鸥;王建伟;龙子弋;曹天雨;黄毅君;樊东升;田金洲;目的 研发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中医证候分型量表,为ALS中医证候分型提供规范化的工具。方法 纳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符合EI Escorial诊断标准(修订版)的ALS患者共622例,平均年龄(53.81±11.23)岁,男性382例,女性240例,男女比例1.59︰1。研究样本中400例患者用于证候分型量表研制,200例用于量表的信度、效度评价,22例用于重测信度和评价者间信度评价。采集一般资料、病史和四诊等信息后首先进行典则判别分析,构建症状判别模型,依据判断函数的变量系数进行归一化和扩大化处理,确定症状条目权重并构建量表。以3位10年以上工作经历的主治以上中医师的辨证结果作为参考标准,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确定截断点并评价量表性能。结果 在400例患者中,共收集到201个症状,归类为内风、内热、阳亢、痰浊、血瘀、脾虚、肾虚、气虚、阴虚、阳虚10个证候因子。通过典则判别方法计算判别系数,并将其等比扩大至症状赋值范围(最小差值为0.5分)。最终确定每个因子(子量表)满分11分。在200例ALS患者中,采用ROC曲线,参考约登指数确定各证候子量表以3.5分为截断点时,各证候子量表的敏感度为72.30%~95.80%,特异度为79.80%~100.00%。ALS中医证候分型量表与专家辨证的一致性为74.00%~96.50%。各证候子量表Coefficient H为0.573~0.979,重测信度为86.36%~100.00%,评价者间信度为90.91~100.00%。结论 ALS中医证候分型量表具有较好的证候分型性能,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适用于ALS证候量化评分与临床应用。
2025年08期 v.17 32-3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3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袁伟;郑肖肖;冯新红;目的探讨123例症状性足下垂患者的临床和神经电生理、神经影像学特点,分析其病因,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24年12月于清华大学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就诊的症状性足下垂患者123例,系统回顾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生活或工作习惯、病因及危险因素、神经电生理和神经影像等资料,并对其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123例患者中男85例、女38例,年龄17~88(54.3±16.8)岁,病程0.5 d至20年。单侧足下垂120例,双侧3例。急性起病26例,伴有明显疼痛20例,明显肌萎缩25例。122例患者完成神经电生理检查,120例阳性(98.3%),电生理诊断为腓总神经损害(小头上下)102例,坐骨神经损害7例,骶丛损害2例,L5神经根损害1例,L5合并S1神经根损害2例,L5合并腓总神经损害2例,多发性周围神经损害2例,双下肢神经源性损害(L3~S1水平)1例,右下肢神经源性损害(L3~S1水平)1例。86例患者完成神经超声检查,62例阳性(72.1%),超声结果提示腓总神经在腓骨颈与腓骨长肌间明显受压17例,腓总神经不同程度水肿37例,腓骨头骨痂卡压腓总神经4例,腓总神经旁静脉畸形2例,腓总神经肿瘤1例,腓总神经内囊肿1例;坐骨神经超声提示坐骨神经不同层级高度水肿4例。37例患者完成磁共振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症11例,腰椎管狭窄9例,腰椎滑脱2例,胸椎管狭窄1例,颅内脑膜瘤1例,腰骶神经黏液室管膜瘤1例,脊髓脂肪瘤1例。结论症状性足下垂最常见病因是腓总神经在腓骨小头的卡压或者腓总神经不明原因水肿、腓总神经束内结构异常等,少见病因有坐骨神经病变和L5神经根受损。更少见病因包括骶丛病变、下胸椎管狭窄、脊髓肿瘤、下肢起病的运动神经元病和脑膜瘤等,神经电生理检查能提供明确的定位诊断信息,而神经影像(磁共振或神经超声)有助于进一步的定性诊断,对明确足下垂的病因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2025年08期 v.17 4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8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