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专题笔谈

  • 心力衰竭流行病学特点

    姜红;葛均波;

    <正>在全球范围的死亡原因中心血管疾病位列前三,严重地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1,2]。而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作为各种心脏病发展的严重阶段,正在成为本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症。

    2010年01期 v.2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下载次数:1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6 ] |[阅读次数:273 ]
  • 心力衰竭的内质网应激机制

    刘秀华;

    <正>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晚期共有的终末器官损害,疗效差,死亡率高,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长期、慢性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系统的激活引起的心肌重塑是心力衰竭发生的基本机制

    2010年01期 v.2 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01 ]
  • 心力衰竭的血流动力学

    柯元南;

    <正>血流动力学是研究血液在心脏和血液中流动状态的一门学问,它涉及心脏的功能、心血管各部分的压力、流速、血流的形态和阻力等情况。心力衰竭时可有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如无适当干预措施,心力衰竭症状可以进行性加重。

    2010年01期 v.2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18 ]
  • 血管活性药物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朱文玲;

    <正>1概述急性心力衰竭常危及生命,我国部分医院调查,急性心力衰竭占住院心血管病患者的16.3%~17.9%,心力衰竭病因主要为冠心病、入院时心功能都以Ⅲ级居多。基本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急性加重。

    2010年01期 v.2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61 ]
  • 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

    杨新春;

    <正>慢性心衰是许多心血管疾病终末状态的表现,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心脏疾病尤其是心肌梗死治疗的进步,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日趋增多。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常见的一类心律失常,与心衰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

    2010年01期 v.2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8 ]
  •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的演变——各国指南的亮点

    戴闺柱;

    <正>20世纪90年代初期,KatzA在著名文献"心力衰竭-2001年的预言"[1]中指出:"心肌细胞中cAMP水平的升高,恰似丧钟声。"因为有关正性肌力药的临床试验结果均显示增加死亡率。

    2010年01期 v.2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6K]
    [下载次数:4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84 ]

医海拾零_2009年脑卒中研究进展

  • 影像

    余国膺;

    <正>~~

    2010年01期 v.2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2 ]
  • 血管性认知不良

    余国膺;

    <正>Philip B Gorelick,et al.Stroke,2010,41:e93.对血管性认知不良(VCI)方面,进一步阐明与此有关的血管危险因子的作用,外科治疗、药物治疗、神经系统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均有进步。

    2010年01期 v.2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8 ]
  • 介入神经放射学

    余国膺;

    <正>Mathev J Gounis,et al.Stroke,2010,41:e81.手术后即置入颈动脉支架(CAS)并不像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手术后即刻做内膜切除术那样安全。但资料反映,手术期后,CAS对某些经选择的患者有一定作用。

    2010年01期 v.2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5 ]
  • 康复

    余国膺;

    <正>Lalit Kapra,Stroke,2010,41:e88.过去一年,有关脑卒中康复的研究资料范围广泛:包括:脑卒中恢复基础研究方面的重要进展,多学科角度管理存活的患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0年01期 v.2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0 ]
  • 重症治疗及急症

    余国膺;

    <正>Stephan A Mayer,et al.Stroke.2010,41:e74.过去一年,许多领域都在监护病房(ICUs)开展了临床试验。包括:①国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试验(international subarachnoid aneurysm trial,ISAT)

    2010年01期 v.2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7 ]

专家论坛

  • 冠心病患者血糖管理的新进展

    郭艺芳;

    <正>一方面,高血糖是最重要的心血管系统危险因素之一,对患者预后具有显著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冠心病患者或仅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人群,其高血糖发生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

    2010年01期 v.2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96 ]
  • 冠心病早期诊断策略

    杨跃进;许海燕;

    <正>冠心病又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或堵塞从而引起心肌缺血或梗死的心脏病,因此又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或缺血性心脏病。

    2010年01期 v.2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53 ]
  • 2009冠心病研究进展回顾

    李为民;

    <正>2009年在冠心病领域,无论是基础还是临床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分述如下:1基础研究进展1.1microRNA microRNA是一类小的非编码RNA,通过对靶mRNAs降解或转录抑制负性调节基因转录表达。

    2010年01期 v.2 3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89 ]
  • 积极迎战他汀时代我国面临的“双重”心血管风险

    徐成斌;

    <正>1概念文中心血管风险,大血管风险指心肌梗死、脑卒中及心血管死亡风险;微血管风险指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等风险。狭义剩留心血管风险指他汀后剩留血脂异常的心血管风险

    2010年01期 v.2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2 ]

2010 ACC前沿快讯

指南导读

会议纪要

  • 玻璃酸钠在骨科中的应用专家研讨会会议纪要

    李箭;裴福兴;

    <正>1背景美国疼痛学会2004年3月15日颁布的《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儿童慢性关节炎疼痛治疗指南》以及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修订的《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版)》[1]中均指出

    2010年01期 v.2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5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81 ]

声明

稿约

  •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稿约

    <正>《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的学术性电子期刊,采取光盘版与印刷版配合成套的出版形式,紧密结合国内外医学学科的前沿进展,充分发挥电子出版物的互动性和多媒体优势

    2010年01期 v.2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