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简称《指南》)是在卫生部疾控局的领导下,由中国高血压联盟和国家心血管中心组织全国近百位知名专家参与,在2005年版得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经过多次研讨,历时两年完成。
2011年03期 v.3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1K] [下载次数:5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67 ] <正>二十一世纪是人才辈出的时代。临床肿瘤学的发展更是举世瞩目,为了加快我国肿瘤学后备人才的培养,增进我国与国际肿瘤同行的学术交流,为中青年肿瘤工作者搭建展示才能的平台,吸纳全国最优
2011年03期 v.3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7 ] -
<正>第四期:国内外糖尿病指南解读重点号(出版日2011年8月20日)第五期:冠心病介入重点号(出版日2011年10月20日)第六期:结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重点号(出版日2011年12月20日)欢迎广大医务工作者根据每期的重点专题踊跃投稿:
2011年03期 v.3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8 ] <正>2011年5月13日,"2011中国脑卒中大会"暨"全国心脑血管防治管理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大会开设心脑血管病相关专业的12个专题学术论坛,代表着我国相关学科最高学术水平的中国工程院杨
2011年03期 v.3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3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2 ] -
<正>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霍勇教授当选亚太介入心脏病学会(Asia Pacific Society of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APSIC)秘书长,并被授予终身会员,APSIC终身会员是APSIC学会的最高荣
2011年03期 v.3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1 ] <正>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心血管内科学系、卫生部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合办,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编辑部、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
2011年03期 v.3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1 ] -
<正>为改变当前心血管病的治疗模式与现状,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增设"糖心病"诊治中心,力求从注重"治疗疾病"转向"控制发病危险因素",做到"标本兼治"。
2011年03期 v.3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9 ] <正>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和中国医学论坛报主办,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和医学论坛网承办的《规范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系列免费讲座即将在京举办。讲座共15个专题,由国内知名心血管
2011年03期 v.3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7 ] -
<正>~~
2011年03期 v.3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4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7 ] <正>~~
2011年03期 v.3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1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8 ]
- 郭艺芳;
<正>美国高血压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ASH)第26届年会于2011年5月21日~24日在美国纽约召开。本次会议期间报道了多项新研究结果,其中以下内容值得关注。1应用减重药物减轻体重对血压的影响
2011年03期 v.3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2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9 ] - 刘健;曹成富;王伟民;
<正>冠状动脉树局部观察预测事件研究(providing regional observation to study predictors of event in the coronary tree,PROSPECT)是第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2011年03期 v.3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6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5 ] - 杨慧;马立元;闫金松;梁辉;
<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是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增殖性疾病。CML病程通常分为3个阶段,即慢性期(chronic phase,CP)、加速期
2011年03期 v.3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1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7 ] - 陈明;王茜婷;
<正>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成为现今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最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自PCI技术开展至今的20余年时间里,有大量的患者受益,但支架内
2011年03期 v.3 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7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65 ] - 刘彦君;
<正>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占20%~40%,PAD导致的下肢动脉狭窄、闭塞使得糖尿病患者下肢缺血、溃疡甚至坏死,也是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增加
2011年03期 v.3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1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5 ] - 吴俊;
<正>Gas6(growth arrest specific gene6)是人类发现的一类新的生长因子,它作用于细胞受体,它的受体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它们包括Sky(Tyro3)、Axl、Mer,也统称TAMreceptor
2011年03期 v.3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8K] [下载次数:4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88 ]
- 叶开创;陆信武;李维敏;黄英;黄新天;陆民;刘晓兵;殷敏毅;施慧华;蒋米尔;
目的评价腔内治疗非血栓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nonthrombotic 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NIVCS)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6月到2008年6月在我科行NIVCS腔内治疗的技术成功率、疗效及并发症。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68例NIVCS患者,男性21例,女性47例;左下肢64例,右下肢4例;年龄37~86岁,平均49.6岁;均采用经患肢股静脉穿刺行髂静脉受压段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术,对61例合并有浅静脉曲张患者同时予曲张浅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技术成功率100%。术后随访14~48个月(平均26.7个月),髂静脉通畅率100%(68/68),肿胀缓解率79.2%(42/53),溃疡治愈率76.2%(16/21),疼痛缓解率75.0%(18/24),1例静脉曲张复发,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及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腔内治疗NIVCS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安全性高、疗效确切且无严重并发症等优点。
2011年03期 v.3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1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49 ] - 闫方明;高梅;刘先仕;任宪国;荆爱玲;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9例溶栓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观察各组胸痛缓解时间、心电图、心肌酶学改变,以及并发症和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 3小时内溶栓再通率86.04%,3~6小时溶栓再通率76.31%,6~12小时溶栓再通率40%,未见严重出血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且发病时间越早溶栓再通成功率越高。
2011年03期 v.3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4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4 ] - 谭贺怡;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的特征性圆钝尖角T波改变。方法对212例先天性心脏病的心电图的T波进行分析,并与低血钾心电图做比较。结果 212例先天性心脏病中有23例出现了圆钝尖角T波改变,发生率10.8%,见于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复合型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多见于室间隔缺损,占60.9%,但复合型缺损发生率最高,为37.5%。圆钝尖角改变与低血钾改变明显不同,易于区分而成为先天性心脏病特征性改变。结论圆钝尖角T波改变是先天性心脏病的特征性改变,对先天性心脏病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其机制是与左向右分流造成左右心室复极的不同步、合并右心室肥大有关。
2011年03期 v.3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3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4 ]
- 李小鹰;
<正>2011年5月15日,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正式公布。这是由我国近百位专家在2005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各国最新指南集体讨论和改写,经过2年的磨砺与雕琢,终于完成
2011年03期 v.3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6K] [下载次数:10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209 ] - 张宇清;
<正>美国心脏病学院基金会(ACCF)/美国心脏病学会(AHA)联合美国多个学会及欧洲高血压学会(ESH)共同制订的"2011年美国老年高血压共识",日前在美国心脏病学院杂志(JACC)在线发表。
2011年03期 v.3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1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86 ] - 李新立;
<正>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其并发症如脑卒中、心脏病及肾脏病等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且致死致残率高。自2007年欧洲高血压协会/欧洲心脏病学会高血压防治指南发布以
2011年03期 v.3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7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94 ] - 樊东升;
<正>卒中对增加人口和经济的社会负担是非常沉重的。缺血性卒中占所有卒中的70%~80%,动脉硬化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资料显示,我国患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超重(包括肥胖)
2011年03期 v.3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8K] [下载次数:7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54 ] - 高旭光;
<正>2010年10月21日,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和美国卒中学会(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SA)在线公布了新版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IS)和短暂性
2011年03期 v.3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3K] [下载次数: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79 ] - 张新勇;朱小玲;
<正>第一部分:执行摘要欧洲复苏委员会(European Resuscitation Council,ERC)推出的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更新了2005年的版本,并保持了指南5年一更新的周期。2010版的指南制定主要基于近年来在心肺复
2011年03期 v.3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0K] [下载次数:8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99 ] <正>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第一位致残和死亡原因,且发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中国每年有150万~200万新发脑卒中的病例,校正年龄后的年脑卒中发
2011年03期 v.3 8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6K] [下载次数:24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0 ] |[阅读次数:4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