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nna S.Lok;
<正>在20世纪60年代,Baruch S.Blumberg正致力于遗传学、不同人群的疾病遗传易感性和多态性系统研究。当时的观点认为,大量输血的患者常会针对供体血液中的"多态性血浆蛋白(polymorphic serum proteins)"产生抗体,因而Blumberg设想,通过"琼脂胶双向扩散(double diffusion in agar gel)"的方法,这些患者的血液样本可以用于鉴定不同人群的遗传多态性和疾病易感性。
2013年07期 v.5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4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21 ] - 鲁凤民;王杰;杨紫伟;李彤;庄辉;
<正>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的临床类型包括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并与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严重危害人类健康[1]。我国曾为乙肝的高流行区。为控制乙肝,我国自1992年开始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并于2009~2011年开展对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1992~2009年,我国共有
2013年07期 v.5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8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94 ] - 张学秀;徐向升;张政;王福生;
<正>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是诊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经典标志物,1963年由Blumberg教授首先在澳大利亚土著人的血清中发现,开始被称为澳大利亚抗原(澳抗,Au Ag),于1974年被正式命名为HBsAg[1,2]。HBsAg的发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Blumberg教授并因此项发现荣获了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距HBsAg的发现至今已经有50年的历史,最初其仅被应用于诊
2013年07期 v.5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7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9 ] - 高嘉宏;
<正>全世界约有3.5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其中0.6亿人最终可能死于肝癌,而0.45亿人最终可能死于肝硬化。据估计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慢性乙型肝炎及其并发症。台湾自从民国73年开始施行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注射后,成果良好,学龄前儿童之带原率已由疫苗接种前的10%,大幅降低到目前的<1%,同时儿童肝癌的年发生率亦有显著下降。但在成年人之中仍有5%~20%是乙
2013年07期 v.5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2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9 ] - 陈力元;王贵强;
<正>1在干扰素治疗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定量对疗效的预测价值1.1预测患者对干扰素治疗的应答①在干扰素治疗中,持续应答和最终转归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干扰素治疗后出现持续应答的患者,其肝癌等肝病终末期事件的发生风险会大幅度降低;②在干扰素治疗过程中,疗效与治疗转归的关系非常明确,如何早期判断干扰素疗效,也被广泛关注。由于慢性
2013年07期 v.5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5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4 ] - Anna S.Lok;
<正>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发现迄今已有50年历史,随着研究的进展,人们对HBsAg的认识越来越深入。那么,HBsAg会消失吗?HBsAg消失后患者的预后会有何变化?本文将阐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HBsAg会消失吗"——西方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①HBsAg的自发清除;②抗病毒治疗诱导的HBsAg清除;③HBsAg清除后的预后;④HBsAg清除的可逆性。
2013年07期 v.5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8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0 ] - 魏来;
<正>人们关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清除是因为HBsAg的消失往往近似于治愈,而且有研究表明,同样为乙型肝炎病毒(HBV)DNA<2000 IU/ml的患者,HbsAg>1000 IU/ml的患者,每10万人中年肝癌的发生率是HBsAg<1000 IU/ml的患者的5倍[1,2]。但是,同高加索人相对较高的HBsAg清除率来比较,东方人慢性HBV感染者的HBsAg消失是困难的[3]。
2013年07期 v.5 21-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2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2 ]
<正>亚太肝脏研究学会(APASL)于1978年8月在新加坡成立。APASL所覆盖的地区北自俄罗斯,南至新西兰,东起太平洋群岛,西止土耳其。学会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科学进步和在亚太地区进行肝病学教育,包括肝病学领域中的信息交流及共识进展。近年来,中国医生在APASL会议上也越来越有发言权。2010年3月第20届APASL年会首次在中国内
2013年07期 v.5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8 ] -
<正>尊敬的神经内科同仁: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将于2013年10月10日至13日在江苏南京召开。大会组委会诚挚地邀请全国各地的同道踊跃参加此次盛会。会议将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作专题报告和讲座,并开展论文交流、壁报展示、分组讨论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术活动。参会者将获得国家I类医学继续教育学分。
2013年07期 v.5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3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4 ] <正>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北大医院)感染疾病科联合内、外、妇、儿、介入、影像等多个临床、医技科室,于2007年5月18日正式组建北大医院肝病中心。自2012年,北大医院肝病中心联合中国医师协会已在全国举办6期病毒性肝炎与肝病新进展学习班,培训医师1200余人,获得基层医师一致好评,并积累了丰富的培训经验。为学习交流国内外肝病防治最新进展,推动国内肝病医师间临床、科研学术交
2013年07期 v.5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3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0 ] -
<正>由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办、江苏省苏州市广济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广济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全国第19届年会暨心身医学国际论坛于2013年10月24日至10月27日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本次年会主题:"重视慢性心身疾病患者的心身干预"。会议将围绕我国心身疾病领域的科学研究、诊断、治疗和预防以及心理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等问
2013年07期 v.5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0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6 ] <正>尊敬的___医生: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办,福建省医学会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会议将于2013年11月20~23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这是糖尿病学分会2013年最重要的学术活动,也是中华医学会2013年度重要学术活动之一,预计将有500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糖尿病工作者参加。大会组委会诚挚地邀请您出席此次会议并参加学术交流。
2013年07期 v.5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1 ] -
<正>"2013年中国神经病学论坛"将于2013年11月9日~10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国际大酒店正式召开。长期以来,中国神经病学论坛为中国临床神经病学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最具权威开放的平台。大会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与会分享各自的宝贵经验和最新的医疗进展,欢迎广大医生积极与会,与专家面对面,共同交流和探讨各领域的热点话题,为进一步规范神经科疾病的诊疗流程、促进某些特殊疾病的有效
2013年07期 v.5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8 ]
- 赵红;谢雯;
<正>胆汁淤积性肝病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形成、分泌和(或)胆汁排泄异常引起的肝脏病变,随着更多研究结果的出现,国内外相关指南及共识也陆续发表,欧洲肝病学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EASL)和美国肝病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AASLD)分别于2009年及2010年发表了胆汁淤积性肝病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酒精性肝病的诊疗指南,2010年中华医学会修订
2013年07期 v.5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9K] [下载次数:5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86 ] - 贺晶;刘兴会;漆洪波;
<正>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一种严重的妊娠期并发症,是导致围产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有明显的地域和种族差异,目前,我国无确切的ICP流行病学资料,迄今国际上尚无有关ICP的一致诊治意见,也缺乏基于循证医学并适合于我国的诊治指南。为此,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定了"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第1版)"。本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
2013年07期 v.5 3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6K] [下载次数:8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94 ] - 王晓东;姚强;周凡;
<正>1966年,Haemmerli根据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病例特征,首先以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命名该病,但迄今也有文献称该病为产科胆汁淤积症(obstetric cholestasis,OC);1976年,Reid全面报道ICP对母胎的危害。此后,诸多学者从基础到临床对ICP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临床诊疗逐步规范。继
2013年07期 v.5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4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34 ] - 房静远;刘文忠;李兆申;杜亦奇;纪小龙;戈之铮;李延青;姒健敏;吕农华;吴开春;陈萦;萧树东;
<正>自2006年9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制订了《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1]以来,国际上有关慢性胃炎的诊疗出现了某些新进展,慢性胃炎的分级分期评估系统(operative link for gastritis assessment,OLUA)[2,3]、欧洲《胃癌癌前状态处理共识意见》MaastrichtⅣ共识[5]提出幽门螺杆菌(H.pylori)与慢性胃炎和胃癌的关系及根除H.pylori的作用[1]、慢性胃炎内镜和病理诊断手
2013年07期 v.5 4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6K] [下载次数:48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1 ] |[阅读次数:553 ] <正>1范围本指南规定了直肠癌的规范化诊治流程、诊断依据、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案。本指南适用于农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定点医院对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直肠系膜:指的是在中下段直肠的后方和两侧包裹着的,形成半圆,厚1.5~2.0 cm的结缔组织,内含有动脉、静脉、淋巴组织及大量脂肪组织,上自第3骶椎前方,下达盆膈。
2013年07期 v.5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8K] [下载次数:5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34 ]
- 封波;
<正>在美国,丙型肝炎病毒(HCV)是经血传播最常见的病原体,是慢性肝病并发症及成人肝移植的主要原因,一般人群中抗-HCV的流行率约为1.6%。根据1999~2008年的资料,大约3/4的HCV感染者出生于1945~1965年,其中1999~2002年间出生的40~49岁人群抗-HCV的流行率达到峰值4.3%[1,2]。研究显示,近来肝细胞癌(HCC)的发生率增加了3倍,其中约一半与其在20~40年
2013年07期 v.5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3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98 ] - 薛冉;孟庆华;
<正>营养不良和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是肝硬化的两个最常见的并发症,两者对预后均有决定性的作用。对于肝硬化患者,尤其是合并HE后的患者,其营养状况的准确评估及有效改善,也许有助于预防HE的发生发展,并且促进其目前的管理。虽然当前存在一些营养论著和通用指南,但此领域的信息多数是基于临床实践或开放性临床试验。因此,国际肝性脑病和氮质代谢学会
2013年07期 v.5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7K] [下载次数:4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78 ] - 付燕;纪世博;邢卉春;
<正>腹水是肝硬化三大并发症(腹水、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中最常见的一种,也是最常见的导致患者入院的并发症。为了给内科医生提供成人肝硬化腹水的首选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2012年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对"成人肝硬化腹水处理指南"进行了更新[1](以下简称"新指南")。该指南对每项建议均提供了的推荐意见的类别(反映了利益与风险)和循证医学证据等级(评价其强度或可信度)(见表1、表2)[2]。用于指导有临床
2013年07期 v.5 7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9K] [下载次数:8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