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繁军;王丽婷;
随着医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康复工程的技术和手段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作用和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且不可替代。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的脑卒中所引起的各类功能障碍,一直是困扰神经科、康复科医师的一大难题。本文从康复工程的角度,介绍其在脑卒中所致功能障碍中的应用,以期从另一个领域配合传统的康复手段,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为患者回归社会创造条件。同时,也希望对康复工程给予更多的了解与关注,促进医工结合型康复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
2013年10期 v.5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7K] [下载次数:1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江晓峰;胡雪艳;张通;
<正>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1],社区康复是指在社区层面上所采取的康复措施,这些康复措施是利用和依靠社区的人力资源,包括依靠有残损、残能和残障的人员本身以及他们的家庭和社区人士而实施的。国内外学者[2,3]一致认为康复是医学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脑卒中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复治疗应贯穿于脑卒中治疗的全过程。目前在我国,三级医院康复科、康复医院等机构式康复资源十分有限,康复费用高、周转率低、覆盖面
2013年10期 v.5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5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公维军;
<正>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康复是降低致残率的有效手段[1,2]。中西医结合是建立在中西医基础理论之上的新兴学科,其发展受二者发展的限制,同时又对其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脑卒中康复是中西医很好的结合点,两者的结合不但解决了临床康复的诸多难题,也同时为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提供了动力。1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17世纪中叶中西医汇通思想产生,自此拉开中西医结合的序幕。
2013年10期 v.5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2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2013年中国神经病学论坛"将于2013年11月9日至11月10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国际大酒店正式召开。长期以来,中国神经病学论坛为中国临床神经病学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最具权威开放的平台。大会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与会分享各自的宝贵经验和最新的医疗进展,欢迎广大医生积极与会,与专家面对面,共同交流和探讨各领域的热点话题,为进一步规范神经科疾病的诊疗流程、促进某些特殊疾
2013年10期 v.5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承办的一本集纸版、光盘、网络、手机报、微博、微信等多位一体的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医药综合性专业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创刊于2008年9月,现为月刊(每月20号出版),开本为16开,国内统一刊号:CN 11-929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372,邮发代码:82-136。国内外公开发行,定价:20元/期。
2013年10期 v.5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主办的"中国心血管医师大会2013"将于2013年12月6日至12月8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届大会将继续坚持以"回归人文、回归临床、回归基本功"为中心,围绕当下业内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深化以行业性盛会为会议特色的理念,突出促进学术交流和提高,促进人文医学的交流和发展的作用。"中国心血管医师大会"将成为反映当今心血管领域最高学术水平的盛会,
2013年10期 v.5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日前宣布,在2014财年将重点资助9个大脑研究领域。这些领域包括:统计大脑细胞类型;建立大脑结构图;开发大规模神经网络记录技术;开发操作神经回路的工具;了解神经细胞与个体行为之间的联系;把神经科学实验与理论、模型、统计学等整合;描述人类大脑成像技术的机制;为科学研究建立收集人类数据的机制;知识传播与培训。
2013年10期 v.5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1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正>《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第二届编委会会议于2013年9月26日在京成功召开,人民卫生出版社董事长陈贤义、我刊主编霍勇教授、编辑部主任李建平以及来自全国各地近50余名编委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由霍勇教授主持召开,人民卫生出版社董事长陈贤义致辞,总结了第一届编委会的工作,并对第二届编委会的工作进行了部署。霍教授宣布了《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于2013年9月顺利加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指出《中
2013年10期 v.5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2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北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霍勇教授率领团队,于2013年10月9日在国内率先通过微创介入的方法,对2例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的患者施行了经皮心室重建术,实现了国内在该项技术零的突破。心内科马为副教授介绍,霍勇教授和洪涛教授成功地将"降落伞"(器械)-左室隔离装置分别放置到2例患者心室中,减少了患者心脏的容积,有效改善了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目前患者均恢复良好。经皮心室重建术的成功应用,为心力衰竭患者,尤其是晚期心力衰竭患者提供了更为简单、有效的治
2013年10期 v.5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2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正>2013年10月17日下午,由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国高血压合理用药项目总结会暨中国高血压合理用药现状调查中期总结专家讨论会"在北京国宾酒店成功召开,本次项目总结会系统地回顾了中国高血压合理用药项目2013年开展的工作情况,合理用药现状调查中期总结,并就2014年即将开展的《中国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导规范》的制定以及国内首部《中
2013年10期 v.5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1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一、起草目的为提高医院安全防范能力,保护医务人员人身安全以及患者合法就医权利等,维护法律尊严,在对国内部分医院安全防范能力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借鉴了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及有效做法,广泛征求地方及相关部门意见,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公安部联合制定了《关于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
2013年10期 v.5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2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杜晓霞;宋鲁平;徐莹;公维军;
目的探讨棱镜适应技术治疗卒中后偏侧空间忽略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卒中后偏侧空间忽略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15例,并对治疗组进行每日2次,每周5次,为期2周的棱镜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半侧空间忽略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半侧空间忽略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偏侧空间忽略程度较对照组改善(P<0.05)。棱镜适应技术具有持久的较好的即时效应和后续效应。结论棱镜适应技术是一种主动的适应过程,治疗卒中后偏侧空间忽略安全有效。
2013年10期 v.5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5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金炜;田伟;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将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2组,盐酸氟西汀组30例,联合治疗组30例。盐酸氟西汀组给予盐酸氟西汀口服,每日20 mg;联合治疗组在应用盐酸氟西汀的基础上加服黄连温胆汤。连续服用4周为1疗程。治疗前及治疗后1、2、4周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结果盐酸氟西汀组和联合组自第1周开始HAMD评分均有下降;第2、4周末HAMD评分、第4周MMSE评分联合治疗组明显低于盐酸氟西汀组(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优于单用盐酸氟西汀治疗。
2013年10期 v.5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4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申丽红;梁小乐;高旭光;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OCSP分型与微栓子(MES)的相关性及MES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4例ACI患者行OCSP分型及TCD-MES监测,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将MES阳性的2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组(双抗组)12例,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口服;单一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组(单抗组)14例,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每日1次口服,分别进行干预治疗7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MES数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ACI患者各亚型: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组+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组MES阳性检出率为42.1%(16/38),高于腔隙性脑梗死(LACI)组和后循环梗死(POCI)组,LACI和POCI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7天后,两组MES数量均明显减少,但双抗组明显少于单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MES的形成与TACI和PACI密切相关;TCD-MES监测在预测高危人群脑缺血事件发生和评估抗血小板药物疗效等方面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2013年10期 v.5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高智玉;王维宝;
目的探讨慢性焦虑、抑郁障碍与血糖、血脂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的相互关系,进而为了解精神因素与躯体疾病之间的精神生物学机制提供线索。方法按照DMS-Ⅳ标准,对本院神经科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间新入院的患者,由同一位有经验的精神科临床医师对他们进行入院前20~30年或更长时期以来的精神状态包括焦虑和抑郁两个方面进行严重程度评分,同时采集患者入院当日或次日血样,化验检测其空腹血糖、血脂及血浆Fg水平,然后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患者慢性焦虑、抑郁评分与其当前血糖、血脂及血浆Fg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统计分析显示,焦虑障碍评分与血糖、血脂各指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血浆Fg水平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抑郁障碍评分与血糖、血脂各指标及血浆Fg水平之间均未显示有显著相关性(P>0.05)。有焦虑组与无焦虑组做比较,有焦虑组血浆Fg水平明显低于无焦虑组(P<0.01)。有焦虑组血糖水平低于无焦虑组,但无显著差异(P=0.094)。结论慢性焦虑有降低血浆Fg水平的作用,从而对血栓形成性疾病如脑梗死、冠心病等可能有保护作用。
2013年10期 v.5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2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贺铿;石刚;赵勇;叶君明;
目的比较国产氯吡格雷与进口氯吡格雷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国产氯吡格雷组:58例;进口氯吡格雷组:62例。均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口服负荷剂量600 mg/次、术后75 mg/d。分别观察两组PCI基本特征,9个月的主要临床心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国产氯吡格雷组在心血管事件与出血、药物不良反应与进口氯吡格雷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国产氯吡格雷与进口氯吡格雷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治疗同样安全、有效,但国产氯吡格雷经济效益较进口氯吡格雷高,更适合在我国广泛应用。
2013年10期 v.5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6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解培顺;周长伟;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以左心室(或)右心室肥厚为特征,常为不对称肥厚并累及室间隔,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态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本病常有明显家族史(约占1/3),目前被认为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根据安静及负荷状态下左心室腔与主动脉瓣下压力阶差,HCM可分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和隐匿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近年来,有关HCM的诊疗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2013年10期 v.5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9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廖祥中;陈朝晖;
目的探讨了国产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住院治疗的1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常规使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等其他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另一组为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入院后采集所有患者于入院时、入院后4周的静脉血。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测定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通过统计比较不同组别、不同时间点的血清CRP和IL-6的水平,研究国产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性因子的干预作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炎性因子水平均升高,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炎性因子均下降,但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更为明显,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氯吡格雷能有效抑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炎性反应。
2013年10期 v.5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7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林文华;王晓冬;敬锐;宋振国;
<正>1资料患者,女性,71岁,主因"发作性胸骨后疼痛20余年,加重1周"入院。既往体健,否认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等疾患病史。入院查体无特殊表现。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前壁导联T波改变"。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中下段及左室下壁基底段运动减低,三尖瓣少-中量反流,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57%,Lv-Dd 48 mm"。入院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入院后经右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可见"左
2013年10期 v.5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4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斌;靳维华;董鹏;
<正>1病史及检查患者,女,75岁,主因"间断胸闷9年余,加重1小时"于2013年9月5日住院。患者9年前活动后突发胸痛,呈胸骨后闷痛,伴口咽部及双上肢放射,休息5分钟症状缓解,未诊治;此后上述症状大量活动或饱餐后间断发作,3月来上述症状较前发作频繁,就诊于山西某医院查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脉三支病变",建议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未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但患者及家属拒绝行CABG。入院1小时前患者
2013年10期 v.5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8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