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述评

  •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在探索中前行

    沈琳;

    <正>神经内分泌肿瘤(NENs)是一种起源于全身各脏器神经内分泌系统的高度异质性肿瘤,发病部位以胃肠道和胰腺最为常见。美国SEER数据库分析显示,近年NENs发病率逐年上升,已超过其他恶性肿瘤[1],引致人们对该类疾病关注度持续升高,相关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欧洲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s)诊治方面引领着国际步伐,中国近年也极为关注该类疾病,但由于其来源于多系统、多器官,临床病理治疗复杂等,对该类疾病的

    2014年11期 v.6 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3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23 ]

专题笔谈_神经内分泌肿瘤

  •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分型诊断和治疗

    谭煌英;娄彦妮;罗杰;刘继喜;贾立群;

    <正>由于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 NENs)的发病率低,大多数医师甚至肿瘤科医师对其诊断和治疗并不熟悉,因此临床误诊和误治时有发生。g NENs分为4型,其发病机制及临床特征不同,治疗策略和预后亦不同。目前国内对g NENs的分型诊断不够重视,因而存在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规范等问题。现参照国内外相关指南,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就g NENs的临床分型、诊断流程、相应治疗策略、预后等分述如下。

    2014年11期 v.6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3K]
    [下载次数:4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123 ]
  •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原则

    Beata Kos-Kudla;

    <正>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 NENs)的年发病率约为0.3/100 000,约占整个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s)的30%。大部分(45%~90%)p NENs是无功能的,也有一部分表现为特殊症状、体征的功能性p NENs[1-3]。功能性p NENs包括:胰岛素瘤、胃泌素瘤、胰高血糖素瘤、血管活性肠肽瘤、胰多肽瘤、生长抑素瘤及其他,分别分泌胰岛素、胃泌素、胰高血糖素、血管活性肠肽、胰多肽

    2014年11期 v.6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5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09 ]
  •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WHO G3)的异质性和个体化治疗

    陆明;

    <正>神经内分泌肿瘤(NENs)是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一类高度异质性肿瘤,在胚胎起源、生物学行为以及临床病理特征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异,胃肠道是该类疾病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对于该类疾病的认识进展缓慢,最早将其命名为Karzinoide瘤,Masson将其重新命名为类癌,1969年Pearse提出了APUD瘤的概念,几十年间多种诊断名称共存,直至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该类肿瘤统

    2014年11期 v.6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0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51 ]
  • 第五届神经内分泌肿瘤大师会(Masterclass in NET)会议撷萃

    李洁;

    <正>2014年11月14~15日,由法国益普生教育基金赞助的第五届神经内分泌肿瘤大师会(Masterclass in NET)在英国伦敦如期召开,本次会议的目的是"提供与全球同行分享最佳临床实践的机会,通过互动环节提高与会者的参与度"。会议内容丰富多彩,既有专题报告、病例讨论,还有与专家互动环节,涵盖了肺及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s)诊治的方方面面,力求对目前从

    2014年11期 v.6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1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4 ]

信息窗

  •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征稿启事

    <正>《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的肝脏病学专业学术电子期刊,是一本在载体形式上与纸媒体相互补的多媒体光盘期刊(CD-ROM)。本刊以电子期刊特有的表现形式,运用影视语言和多媒体技术登载有关肝脏病的专业论著、专家讲坛、临床病例讨论及学

    2014年11期 v.6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9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8 ]
  • 《中华心血管介入操作技术全集》系列教学光盘出版

    <正>为了加快心血管介入年轻医师的培养,同时规范临床操作技术,在中华医学会的领导下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与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联合策划出版《中华心血管介入操作技术全集》系列教学光盘。《中华心血管介入操作技术全集》也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中华医学会医师培训工程"

    2014年11期 v.6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0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3 ]
  •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征稿启事

    <正>《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创刊于2008年9月,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的集光盘、纸版导读、网络、手机报、微信、微博等多位一体的国家级电子期刊,现为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 11-929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372,全国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2-136,光

    2014年11期 v.6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0 ]
  •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征稿启示

    <正>《发育医学电子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承办并编辑出版的发育医学领域的国家级学术期刊。创刊于2013年1月30日,季刊,64页,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2095-5340,CNII-9335/R。2013年6月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2014年2月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

    2014年11期 v.6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6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9 ]
  •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征稿、征订启事

    <正>《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由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多媒体光盘(CD-ROM)配纸质导读的血管外科学专业学术刊物。本刊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王深明教授担任主编,著名血管外科学专家汪忠镐院士、

    2014年11期 v.6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6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7 ]
  •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征稿启事

    <正>《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具有标准国内刊号(CN11-9332/R)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ISSN2095-5316)的正式发行的国家级创伤与急诊专业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福建省立医院承办,国内急诊与灾害医学学科带头人林

    2014年11期 v.6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5 ]
  •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第二届编辑委员会

    <正>~~

    2014年11期 v.6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1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3 ]
  • “肿瘤代谢与营养”有奖征文

    <正>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肿瘤代谢、营养与支持治疗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规范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提高营养治疗在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性的认识,《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决定联合举办"肿瘤代谢与营养"有奖征文活动。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2014年11期 v.6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6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7 ]
  • 2014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创造历史

    <正>2014年9月26日,2014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在京隆重发布,在人民卫生出版社杜贤总编辑等社领导直接关心指导下,在期刊编辑出版中心范存斌主任、张凤新主任、张瑜老师等帮助下,在主编霍勇教授和编辑部主任李建平教授带领下,《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刷新了新的纪录,基本奠定了国内医学电子期刊第一方阵的地位。

    2014年11期 v.6 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4 ]

论著

  • 丁苯酞注射液对脑梗死后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牛慧艳;张占强;李彦;郭立军;李瑞学;谢志领;韩杰;王海;李瑞学;

    目的分析丁苯酞注射液对脑梗死后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抑制血小板聚集、活血、改善脑代谢等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天检测血清CRP、TNF-α水平,同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CRP、TNF-α水平及NIHS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清CRP、TNF-α水平及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治疗中,急性脑梗死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能够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11期 v.6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1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1 ]
  • 全瓷修复技术在矫正成人轻度前牙错畸形及临床美学修复中的应用

    邱伟江;郑学汜;刘智飞;孟秋菊;

    目的探讨全瓷修复技术在矫正成人轻度前牙错畸形中的临床疗效及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因前牙拥挤错位、咬合不良或牙体变色等轻度错畸形就诊的62例患者(80颗前牙)作为本研究对象,按修复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用全瓷修复体修复,对照组患者采用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满意度评分,治疗前、治疗后6、12个月牙龈指数和治疗后6个月修复体美国公共健康协会的修正标准评分(USPHS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切端缺损、牙体表面缺损、畸形过小牙、牙间隙、牙着色和总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牙龈指数均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牙龈指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后6个月,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6、12个月牙龈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试验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前牙修复体边缘着色和密合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全瓷修复技术矫正成人轻度前牙错畸形疗效显著,优于镍铬合金烤瓷冠,适合前牙轻度拥挤错位、咬合不良或牙体变色等轻度错畸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11期 v.6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7 ]
  • 口腔黏膜扁平苔藓患者应用激素治疗时Th1/Th2的应答模式及T细胞平衡相关性分析

    王一敏;傅升;周冰;王琤;周军;

    目的探讨激素对口腔黏膜扁平苔藓(OLP)患者治疗前后Th1/Th2比值及T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诊断为OLP的患者50例作为治疗组,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治疗后4周两组研究对象Th1/Th2比值、干扰素(IFN)-γ、IFN-α等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并观察治疗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Th1、Th2水平分别为(79.15±7.84)、(57.77±4.66)pg/ml,治疗后Th1、Th2水平明显降低[(18.44±2.14)、(15.91±2.15)pg/ml],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Th1、Th2、Th1/Th2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周前及未经任何处置的4周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IFN-γ、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水平与对照组(4周后与之前数据相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IFN-α、IL-6、IL-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周后与之前数据相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50例OLP患者治愈28例(56%)、有效19例(38%)、无效3例(6%)。结论 Th1/Th2比值、IFN-γ、IL-2、IL-4、IL-10与OLP病情密切相关,病情越严重,上述指标表达水平越高。

    2014年11期 v.6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2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34 ]
  • 远离角膜缘的球结膜切口在巩膜外加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估

    李云环;闫忠阳;李善雨;

    目的探讨远离角膜缘的球结膜切口在巩膜外加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38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适合行最小量单纯巩膜外加压术患者进行治疗,结膜切口位于视网膜裂孔所在象限,距角膜边缘10 mm,根据裂孔大小做平行或垂直角膜缘的切口,巩膜缝线硅海绵块加压,检查眼底确保正确的孔嵴关系,分别缝合Tenon囊和球结膜。观察术后眼底视网膜复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视网膜完全复位36眼,好转1眼,复位失败1眼,复发4眼,复位率为90.00%;术后视力提高36眼,不变3眼,下降1眼,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巩膜外加压术中应用远离角膜缘的球结膜切口,创伤小,且术后视网膜复位率与传统结膜切口手术相同,值得临床推广。

    2014年11期 v.6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8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2 ]
  •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袁荣正;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肺功能、呼吸困难评分变化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COPD急性发作次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以及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COPD急性发作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能有效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11期 v.6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8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33 ]
  • 胸腺五肽对老年患者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细胞免疫功能影响

    王娜;

    目的探讨胸腺五肽对老年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52例老年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胸腺五肽治疗。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痰细菌培养结果,治疗前后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CD3+、CD4+、CD8+、CD4+/CD8+及自然杀伤(NK)细胞百分率等,比较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的变化情况、NK细胞百分率、住院时间和病死率。结果 52例老年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45例,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05株(72.41%),革兰阳性球菌29株(20.00%),真菌11株(7.59%);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7天及第10天CD3+、CD4+、CD4+/CD8+及NK细胞百分率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时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死亡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胸腺五肽可提高老年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减轻炎性反应,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11期 v.6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2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54 ]
  •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影响

    包红珠;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50例重症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常规维持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监测患者治疗前24小时与治疗后24小时、48小时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常规、血气分析、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和电解质等指标的变化情况,采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价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动脉血气、肾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血压明显高于治疗前,呼吸频率趋于正常,心率与多巴胺用量明显下降,尿量增加,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9例患者救治成功,21例死亡,其中存活患者(设为存活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死亡患者(设为死亡组)治疗前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是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及早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可提高救治成功率;APACHEⅡ评分是敏感的评价指标,可用于判断患者预后。

    2014年11期 v.6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7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06 ]
  •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王立中;刘雪梅;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2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6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采取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6小时、1天、3天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6小时观察组患者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3天POCD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影响较大,POCD发生率较高,而硬膜外麻醉影响相对较小,POCD发生率较低。因此对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应综合考量其自身条件,合理选择麻醉方式,避免或减少POCD的发生。

    2014年11期 v.6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2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42 ]
  •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预防肺叶切除术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

    栗村瑞;王玉洁;王运灵;王冬婷;杨天德;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预防肺叶切除术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肺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均行常规诱导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中给予患者瑞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泵注维持麻醉。观察组患者术前30分钟一次性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mg/kg,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5 ml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评分、出血时间、拔管时间、麻醉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期躁动评分为(0.88±0.3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89±0.53)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麻醉时间、出血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头晕头痛3例(10.00%)、恶心呕吐9例(30.00%)、畏寒发热1例(3.33%)、心悸3例(10.00%)、嗜睡2例(6.67%),对照组患者头晕头痛5例(16.67%)、恶心呕吐11例(36.67%)、畏寒发热2例(6.67%)、心悸1例(3.33%)、嗜睡4例(13.3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预防肺叶切除术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效果明显,且不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11期 v.6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9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18 ]
  • 回生口服液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对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分析

    贾友超;臧爱民;宋会颖;魏亚宁;霍燃;杨阳;

    目的分析回生口服液联合长春瑞滨+顺铂(NP)方案化疗对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住院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NP方案化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回生口服液。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NK)细胞及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CD3、CD4、CD8、NK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CD8+CD28-T细胞、CD4+CD152+T细胞、CD8+CD152+T细胞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而CD4+CD28+T细胞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试验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CD8+CD28-T细胞、CD4+CD152+T细胞、CD8+CD152+T细胞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CD4+CD28+T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两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白细胞介素(IL)-6和IL-18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血清可溶性脂肪酸合成酶(s Fas)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试验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IL-6和IL-1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s Fa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回生口服液联合NP方案可显著改善NSCLC患者免疫功能,同时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抵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11期 v.6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6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49 ]
  • 低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

    李小芳;魏亚宁;贾友超;臧爱民;

    目的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分期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为胃癌的诊断和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本院就诊的90例胃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分别检测患者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IF-1α和VEGF表达情况。结果 HIF-1α和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HIF-1α和VEGF的表达均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HIF-1α的表达还与VEGF表达情况、肿瘤大小相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VEGF表达情况还与患者年龄相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HIF-1α和VEGF是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重要的调控因子,与胃癌的复发密切相关,严密随访监测胃癌复发患者HIF-1α和VEGF表达水平,有助于及早预防肿瘤复发,提高患者生存率。

    2014年11期 v.6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0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4 ]
  • 鼻内窥镜联合柯-陆氏双径路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李广;练状;程泽星;魏毅玲;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联合柯-陆氏双径路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9例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鼻内窥镜下手术清除病灶;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内窥镜联合柯-陆氏双径路手术治疗,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均以氟康唑注射液彻底冲洗鼻腔和上颌窦窦腔。治疗前及随访时行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量表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SNOT-20评分减少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窥镜联合柯-陆氏双径路手术与单纯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有效率相近,但鼻内窥镜联合柯-陆氏双径路手术可以更有效地减轻患者症状。

    2014年11期 v.6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17 ]
  • 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

    陈剑;张勇;

    目的分析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及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试验组患者予以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鼻中隔矫正术,对照组患者予以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后3个月功能评价和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极其显著(P<0.01);试验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和CT Lund-Mackay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医学结局研究简表36项健康调查(SF-36)评分和中鼻道黏液纤毛清除速率(MT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极其显著(P<0.01);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显著高于对照组(74%),差异显著(P<0.05)。结论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息肉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11期 v.6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0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0 ]
  • 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检测在诊断早期宫内感染中的意义分析

    余蓓蓓;肖冰;金琳;黎秀娥;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诊断早期宫内感染中的临床价值及准确性,为临床及时诊断胎儿宫内感染并及时治疗赢得时间。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于本院产科就诊的宫内感染患者100例作为病例组,根据实验室检查和临床症状将病例组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38例)和病毒感染组(62例)。选取同期正常妊娠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研究对象CRP、PCT、白细胞(WBC)、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及预后差异。比较CRP、PCT诊断宫内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指数、Youden指数、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ROC曲线下面积并观察引起宫内感染主要病原体情况。结果三组研究对象WBC、CRP、PCT及IL-6水平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细菌感染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病毒感染组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采用CRP诊断的灵敏度为85%,特异度为93.33%,诊断指数为1.783>1.7,Youden指数为0.783,阳性似然比为6.67%,阴性似然比为15%,ROC曲线下面积Az为0.917>0.7。采用PCT诊断的灵敏度为82%,特异度为89.17%,诊断指数为1.712>1.7,阳性似然比为10.83%,阴性似然比为18%,Youden指数为0.712,ROC曲线下面积Az为0.873>0.7。表明采用CRP和PTC检测宫内感染均具有较高价值,CRP曲线下面积略大于PCT曲线下面积,说明CRP诊断价值高于PCT。病例组胎膜早破48例,明显多于对照组(34例),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检查结果显示引起宫内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为粪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B族链球菌。结论采用CRP和PCT对宫内早期感染进行诊断具有较高价值,CRP相较于PCT更优。

    2014年11期 v.6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2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06 ]
  • 拉贝洛尔、硫酸镁联合地屈孕酮治疗早发型重症子痫前期疗效分析

    樊秦娥;吴立兵;

    目的探讨拉贝洛尔、硫酸镁联合地屈孕酮治疗早发型重症子痫前期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98例早发型重症子痫前期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地屈孕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周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最后的分娩方式、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BP、DBP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显效27例(55.1%),有效20例(4.82%),无效2例(4.08%),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显效19例(38.78%),有效21例(42.86%),无效8例(18.37%),总有效率为81.6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2.24%)明显低于对照组(28.5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顺产36例(73.47%),剖宫产10例(20.41%),对照组分别为22例(44.90%)、19例(38.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拉贝洛尔、硫酸镁联合地屈孕酮治疗早发型重症子痫前期效果明显优于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11期 v.6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2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2 ]
  • 尿道狭窄术后应用康复新液灌注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刘美平;杨忠新;张铭;余昆;夏宗禹;

    目的探讨尿道狭窄术后应用康复新液灌注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本院收治的80例行尿道狭窄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灌注。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尿道再狭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尿道内径及残余尿(PVR)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发生尿道再狭窄5例(12.5%),显著低于对照组[13例(32.5%)](χ2=4.5878,P=0.0320)。观察组尿道再狭窄患者的尿道狭窄长度低于对照组,尿道内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尿道狭窄术后应用康复新液灌注治疗可显著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且再狭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11期 v.6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2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52 ]
  • 血糖、血脂代谢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相关性分析

    甘发连;朱璞太;祁生福;

    目的探讨血糖、血脂代谢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42例,按照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评分将142例患者分为轻度症状组、中度症状组及重度症状组,测量三组患者前列腺体积(PV),分析三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差异,采用相关检验分析血糖及血脂水平与IPSS评分和PV的相关性。结果中度症状组及重度症状组患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GLU)水平高于轻度症状组,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低于轻度症状组;重度症状组患者TG、CH、LDL、GLU水平高于中度症状组,HDL水平低于重度症状组;三组患者TG、CH、HDL、LDL及GLU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CH、TG、LDL、GLU水平同IPSS评分及PV呈正相关(P<0.05),HDL水平同IPSS评分及PV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糖、血脂代谢与前列腺增生程度及症状具有相关性,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检测血脂及血糖水平,有助于病情的评估。

    2014年11期 v.6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1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9 ]
  • 早期呼吸支持救治急性中毒所致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付晶;施阳;

    目的探讨早期呼吸支持救治急性中毒所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急诊内科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95例急性中毒所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试验组50例患者在存在自主呼吸条件下,依据昏迷、发绀等临床症状以及呼吸监测指标,早期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对照组45例患者在呼吸停止后5分钟内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痊愈率、呼吸机使用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痊愈率[92.0%(46/50)]显著高于对照组[75.6%(34/45)](P=0.028),试验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47.3±8.2)小时]明显少于对照组[(86.5±10.8)小时](P<0.001);试验组患者肺部感染和低血压发生率[58.0%(29/50),4.0%(2/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82.2%(37/45),17.8%(8/45)](P=0.010,P=0.029)。结论早期呼吸支持救治急性中毒所致呼吸衰竭临床效果确切,不仅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而且能够降低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2014年11期 v.6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1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03 ]
  • 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创伤性肠破裂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分析

    沈丛林;朱东波;龚辉;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肠破裂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肠破裂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持续胃肠减压、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肠外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奥曲肽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炎性因子相关指标、腹部症状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治愈24例(48.0%),显效10例(20.0%),治疗有效率为68.0%;观察组患者治愈28例(56.0%),显效18例(36.0%),治疗有效率为92.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内毒素(LPS)、白细胞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性因子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7天后,两组患者上述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腹部症状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单用奥曲肽比较,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肠破裂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显著,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患者症状恢复及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11期 v.6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8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34 ]
  • 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效果分析

    袁景;王快;刘亦凡;沈文东;张军强;陆军;高剑峰;金虎;吕军;汤月平;

    目的分析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短节段内固定,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固定,观察两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DI)、视觉模拟评分(VAS)、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ODI、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ODI、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ODI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ODI、V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2%,对照组为10.2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722,P=0.39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可有效改善患者功能障碍评分、缓解疼痛度,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愈合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11期 v.6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2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2 ]
  • 吉林市地区9735例人群骨密度调查及骨质疏松发病率分析

    李广程;周曼瑜;李春明;

    目的调查吉林市地区9735例健康人群的骨密度,分析本地区峰值骨量、骨密度变化规律及骨质疏松发病率。方法采用法国MEDILINK公司OSTEOCORE-2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检测受试者非受力侧前臂尺桡骨远端1/3的骨密度。按性别、相差5岁为一年龄段分组,应用SPSS 16.0软件对骨密度变化规律、峰值骨量、骨质疏松发病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吉林市地区男性与女性峰值骨量均在30~39岁年龄段出现,男性为(0.6271±0.04791)g/cm2,女性为(0.5169±0.04584)g/cm2。骨密度丢失率:女性50岁后、男性60岁后增加。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女性50岁后、男性70岁后明显增加。女性各年龄段发病率均高于男性,差异显著(P<0.05)。结论吉林市地区男性和女性峰值骨量均在30~39岁出现,不同年龄、性别骨密度丢失率及骨质疏松患病率差异较大。

    2014年11期 v.6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7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84 ]
  • 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谭海;孙绍峰;刘洁;

    目的探讨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脑外科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住院的8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发生SAP作为SAP组,56例未发生SAP作为非SAP组,分析可能影响SAP发生的相关性因素及患者预后。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卒中类型、吞咽困难、意识障碍、住院时间、器官相关手术及吸烟史的不同分类间感染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基础疾病不同分类间感染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根据单因素及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卒中类型、吞咽困难、器官相关手术、基础疾病及吸烟是SAP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SAP组患者死亡率(16.7%)明显高于非SAP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SAP组患者出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HSS)减少百分率明显低于非SAP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合并卒中类型、吞咽困难、器官相关手术、基础疾病以及吸烟是SAP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进一步影响患者机体功能恢复和预后,临床上应引起重视并尽早采取合理的治疗和干预措施,对防治SAP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11期 v.6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0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6 ]
  • 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分析

    余晓仪;钟思俊;王佩玲;

    目的分析抗精神病类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分为A、B、C三组,每组各40例。A组患者采用利培酮治疗,B组患者采用富马酸喹硫平片治疗,C组患者采用齐拉西酮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QT间期、T波异常、ST-T压低以及左室舒张末内径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QT间期值,窦性心动过速、T波改变及ST-T压低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三组患者QT间期均延长,T波改变、ST-T压低、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例数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C组QT间期延长更明显,窦性心动过速、T波改变、ST-T压低发生例数明显增多,与A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左室舒张末内径、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上述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4周后,C组患者较A组左室舒张末内径、射血分数明显更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抗精神病类药物均会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功能产生明显的影响,利培酮、富马酸喹硫平片对心脏产生的不良影响较齐拉西酮小。

    2014年11期 v.6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2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3 ]
  • 小儿腹部肿瘤临床表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研究

    李微;王晓磊;曹海玮;

    目的探讨小儿腹部肿瘤临床表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1月本院确诊的腹部肿瘤患儿31例,分别行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小儿腹部肿瘤类型、年龄分布、临床表现、内部回声及血流,统计分析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结果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在小儿腹部肿瘤中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腹膜后畸胎瘤和卵巢畸胎瘤;不同类型的肿瘤好发年龄及性别不同,其中腹膜后畸胎瘤好发年龄为(1.1±0.8)岁,神经母细胞瘤为(6.7±5.4)岁,卵巢畸胎瘤为(8.4±5.7)岁,肾母细胞瘤为(1.7±0.5)岁,肝母细胞瘤为(0.5±0.3)岁;腹膜后畸胎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肿块、腹胀,神经母细胞瘤为腹部肿块、腹痛、发热,卵巢畸胎瘤为腹痛、腹部肿块,肾母细胞瘤为腹部肿块、血尿,肝母细胞瘤为腹部肿块、腹胀;腹膜后畸胎瘤以囊性无回声为主,神经母细胞瘤为实质低回声,卵巢畸胎瘤为囊性无回声,肾母细胞瘤为实质混合回声,肝母细胞瘤为实质强回声;腹膜后畸胎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为肿瘤内部无或少血流、肿瘤周边无血流,神经母细胞瘤为内部血流丰富、周边有血流,卵巢畸胎瘤为内部无或少血流、周边无血流,肾母细胞瘤为内部血流丰富、周边有血流,肝母细胞瘤为内部血流丰富,周边有血流;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二维超声临床诊断准确24例,误诊7例,诊断准确率为77.4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30例,误诊1例,诊断准确率为96.77%,彩色多普勒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显示血流分布的密度,提示肿瘤的血供情况,为诊断小儿腹部肿瘤的分型及分期提供参考。

    2014年11期 v.6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4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14 ]
  • 黄疸型肝炎患儿采用维生素K与消旋山莨菪碱联合治疗的效果分析

    陈柱荣;

    目的研究维生素K联合消旋山莨菪碱治疗小儿黄疸型肝炎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50例黄疸型肝炎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在常规黄疸型肝炎治疗基础上加用消旋山莨菪碱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K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相关指标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治愈19例(76.00%),显效4例(16.00%),有效2例(8.00%),无效0例(0.00%),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患儿治愈14例(56.00%),显效4例(16.00%),有效4例(16.00%),无效3例(12.00%),总有效率为88.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儿各种症状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但仅乏力和纳差的改善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PLT)水平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以上各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维生素K联合消旋山莨菪碱治疗小儿黄疸型肝炎的疗效及患儿肝功能、凝血功能改善均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11期 v.6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4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5 ]
  • 克拉霉素治疗小儿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曾德海;林枫;

    目的观察和分析克拉霉素治疗小儿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5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116例慢性胃炎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克拉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胃黏膜修复情况、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腹痛、食欲不振及大便不调等症状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胃黏膜修复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55%(56/58),与对照组[87.93%(51/58)]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患儿3例轻度呕吐,观察组患儿2例腹痛,均未经处理,症状自行消失。本研究出现的轻微症状均未对治疗结果产生影响,两组患儿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克拉霉素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慢性胃炎患儿腹痛等临床症状,促进患儿胃黏膜修复,提高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11期 v.6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1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3 ]
  • 奥曲肽联合电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动力及胃肠激素的影响

    张葆;武侠;吴萍;

    目的研究分析奥曲肽联合电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动力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3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禁食水、胃肠减压、抗生素、抑制胰液分泌药物等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奥曲肽联合电针治疗。治疗1周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胃肠激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显效率为83.4%,明显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胃动素、胆囊素的增加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胃泌素的增加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电针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胃肠动力,缓解患者腹胀、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同时能够增加胃动素和胆囊素水平,降低胃泌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11期 v.6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8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4 ]
  • 慢性肝病中医辨证四季用药施治的临床研究

    李庭辉;贾丽英;

    目的分析应用中医辨证四季用药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0例慢性肝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及B组,每组各25例。A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联合四季用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肝功能改善情况、睡眠状态自评量表(SRS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及非结合胆红素(IBI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B组改善程度较A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SRSS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2个月后SRSS评分及S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B组改善程度较A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组患者腹泻5例(20.00%),心悸1例(4.00%),尿频2例(8.00%),肾功能不全1例(4.00%);B组患者腹泻4例(16.00%),心悸1例(4.00%),尿频1例(4.00%),肾功能不全3例(12.00%),两组患者经药物减量后不良反应均得到缓解,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辨证四季用药治疗慢性肝病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11期 v.6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9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3 ]

稿约

  •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稿约

    <正>《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的学术性电子期刊,创刊于2008年9月,现为月刊,CN11-9298/R,ISSN 1674-7372,邮发代号:82-136。采取光盘版、印刷版、网络版、手机报、微博、微信等多位一体的出版形式,紧密结合国内外医学学科的前沿进展,充分发挥电子出版物的互动性和多媒体优势,是现有纸版专业期刊的有益补充。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

    2014年11期 v.6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