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发育医学电子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承办并编辑出版的发育医学领域的国家级学术期刊。创刊于2013年1月30日,季刊,64页,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2095-5340,CNII-9335/R。2013年6月被《中国核
2016年05期 v.8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3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9 ] <正>《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创刊于2008年9月,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集光盘版、纸版、网络版、手机报、微博、微信等多位一体的出版形式,现为月刊,ISSN1674-7372,CN 11-9298/R,全国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2-136,光盘定价:20元/期,先后被中国科技核
2016年05期 v.8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2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 ] -
<正>尊敬的各位嘉宾、同道及朋友:第十届中国南方血管大会(SEC 2016)将于2016年7月7~10日在福州隆重召开,我们谨代表大会组委会,诚挚地邀请您参加此次盛会。中国南方血管大会(SEC)是由中山大学血管外科研究中心主办,自2006年创办至今已成功举行九届。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总结,SEC确立了"更高,更精,更好"的办会宗旨,其良好的学术声誉每年均吸引着
2016年05期 v.8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6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 ] <正>由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北京石景山区高血压联盟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016年中国高血压年会与第18届国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将于2016年9月22~24日在广州东方宾馆召开。预期将有全国高血压及相关领域专家代表300余人以及医师代表200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
2016年05期 v.8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3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2 ] -
<正>2016年世界心力衰竭大会(2016年WHFC)将与享誉国际的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共同举办,于2016年10月13~16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心力衰竭已经成为全世界性疾病,亟待全世界同仁共同关注,在过去的20年间,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取得了惊人的进步,药物研发、器械治疗及其病因学治疗的飞速发展均离不开科技的进步,行业同道
2016年05期 v.8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2 ] <正>《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具有标准国内刊号(CN11-9332/R)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ISSN2095-5316)的正式发行的国家级创伤与急诊专业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福建省立医院承办,国内急诊与灾害医学学科带头人林才经教授担任主编,季刊,全年4期、大16开。本刊采用光盘多媒体和纸版导读相结合,以图文声像多
2016年05期 v.8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4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 ] -
<正>《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的肝脏病学专业学术电子期刊,是一本在载体形式上与纸媒体相互补的多媒体光盘期刊(CD-ROM)。本刊以电子期刊特有的表现形式,运用影视语言和多媒体技术登载有关肝脏病的专业论著、专家讲坛、临床病例讨论及学术会议等,图文声像并茂,是广大肝脏病工作者了解当前学科前沿、掌握最新技术的有效工具。本刊内容
2016年05期 v.8 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6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4 ] <正>为系统总结201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系列期刊的工作,做好"十三五"期刊发展规划的顶层设计,准确把握新时期期刊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与新挑战,2016年4月9日,人民卫生出版社系列期刊管理委员会第6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宣传司巡视员王华宁,国家新闻
2016年05期 v.8 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4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7 ] -
<正>2015年12月2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联合主办的"心血管疾病合理用药系列指南定稿会"在北京人卫酒店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张耀华主任,人民卫生出版社总编辑杜贤编审,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韩雅玲院士,中华
2016年05期 v.8 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2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9 ] <正>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6(第十七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定于2016年9月22~25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本次会议为一类学术年会,与会代表预计5000余人。一年一度的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是国内呼吸病学界水平和规格最高的学术会议,也是
2016年05期 v.8 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7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 ]
- 高筱雅;陈晖;王慧杰;
目的分析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arterial thrombosis,CAT)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对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120例再发性CAT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颈动脉超声及颈部CT结果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伴易损斑块,40例)与对照组(非易损斑块,80例)。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糖化血红蛋白(Hb Alc)水平、血压、颈动脉易损斑块厚度及180天内复发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年龄、hs-CRP、纤维蛋白原、Hb Alc水平及高血压患者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后7、14及30天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各时间段复发率和入院后30天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重度及以上斑块患者的复发率及死亡率均显著高于轻、中度斑块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重度及以上斑块患者的复发率与轻、中度斑块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重度及以上斑块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轻、中度斑块患者(P<0.05)。结论再发性CAT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可较大程度地影响脑血管事件发生,临床应引起重视。
2016年05期 v.8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9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0 ] - 赵素平;唐鹏;李晓青;张玉莲;姚溪;张健;陈倩;
目的评价等速肌力训练仪结合康复训练对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150例脑血管疾病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等速肌力训练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4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 RS)和功能独立性评价量表(FIM)评分,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4天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4天m RS≤2分的患者比例及FIM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且治疗组增加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无骨折、肌肉拉伤、肌肉疼痛、皮肤损伤、皮疹等不适,耐受性良好。结论等速肌力训练仪结合康复训练可改善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安全性良好。
2016年05期 v.8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9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15 ] - 魏俊;黄磊;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中急性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IGF-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化脓性脑膜炎(组)30例,病毒性脑炎(组)30例,另选取30例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并比较三组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MMP-9、IGF-Ⅱ及IL-1β水平变化。结果化脓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炎组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MMP-9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化脓性脑膜炎组上述指标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性脑炎组(P<0.05);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脑脊液中IGF-Ⅱ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性脑炎组及对照组(P<0.05),但血清中IGF-Ⅱ水平明显低于病毒性脑炎组及对照组(P<0.05);化脓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炎组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IL-1β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血清中IL-1β水平与病毒性脑炎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MMP-9、IGF-Ⅱ及IL-1β参与了血-脑脊液屏障损伤的病理生理及神经保护过程,对患儿病情的评估和预测具有重要的提示意义。
2016年05期 v.8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3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93 ] - 李伟;张庚;王亮;
目的探讨引流管置入联合胆总管一期缝合在胆道探查术后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于本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切开探查术的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处理方式不同将入选患者分为T管组(62例)与缝合组(36例)。T管组患者常规放置T管引流,缝合组患者给予内置引流管联合胆总管一期缝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T管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缝合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T管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长于缝合组(P<0.05),术后输液量及住院费用均显著多于缝合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571,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均未发现胆总管结石复发、胆道狭窄等异常。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后内置引流管联合胆总管一期缝合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且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胆道引流方式。
2016年05期 v.8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2 ] - 杜卓姝;王理瑛;
目的评价呼吸功能训练联合益肠汤治疗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本院10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禁食、补液、胃肠减压、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呼吸功能训练与益肠汤胃管灌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血气分析、肺功能、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动脉血p H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肺活量、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行呼吸功能训练联合益肠汤治疗,对改善患者肺功能及胃肠功能具有积极影响。
2016年05期 v.8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8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0 ] - 刘悦;白耀武;
目的探讨不同靶控输注全身麻醉诱导方案对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拟行全身麻醉剖宫产术的84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28例。A组产妇靶控输注丙泊酚5μg/ml、瑞芬太尼4 ng/ml,B组产妇靶控输注丙泊酚3.5μg/ml、瑞芬太尼4 ng/ml,C组产妇靶控输注丙泊酚3.5μg/ml、瑞芬太尼3.4 ng/ml;2分钟后行气管插管并开始手术。比较三组产妇麻醉前(T_0)、气管插管即刻(T_1)、切皮后即刻(T_2)、术后拔管时(T_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新生儿剖出时间及新生儿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等。结果 T_0、T_1、T_2时刻三组产妇SBP、DBP、MAP、HR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T_3时刻B组产妇SBP、DBP、MAP、HR均显著高于同时间点A、C组产妇(P<0.05),A、C组产妇各血流动力学指标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三组新生儿脐血p H、新生儿剖出时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B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低于A、C组(P<0.05),三组新生儿5分钟Apgar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产妇行剖宫产术时靶控输注诱导剂量为丙泊酚3.5μg/ml、瑞芬太尼4 ng/ml,对产妇血流动力学干扰可能更小,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
2016年05期 v.8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1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7 ] - 刘芳;芮芳;
目的分析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中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32例行脑功能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治疗组(6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瑞芬太尼麻醉,治疗组患者接受舒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围术期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手术时间、唤醒时间、入住ICU时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4/68),对照组为17.2%(11/64),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中均具有较好的效果,其中舒芬太尼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2016年05期 v.8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4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8 ] - 高金勇;焦岩;田凤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对宫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麻醉起效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本院妇科收治的98例行宫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予生理盐水静脉泵注联合七氟烷吸入麻醉,研究组患者予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七氟烷吸入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期间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均明显低于麻醉前(P<0.05)。研究组患者泵注生理盐水/右美托咪后5分钟、意识消失时、置入喉罩后1分钟、置入喉罩后4分钟时的心率、MAP均显著低于泵注前(P<0.05);研究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及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镇静、清醒程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对宫腔镜手术患者循环系统影响较小,且麻醉诱导时间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2016年05期 v.8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6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0 ] - 汤娜;
目的分析不同血液净化方式的透析效果及对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2年4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单纯血液透析治疗,39例)和联合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40例),两组患者均规律治疗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透析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钙、尿素清除指数(Kt/V)、血磷及部分营养学指标的差异。结果透析后联合组患者BUN、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Kt/V、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透析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透析后联合组患者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效果较好,且有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态。
2016年05期 v.8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3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6 ] - 马涛;
目的分析终末期肾病患者透析治疗初期残余肾功能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于本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327例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透析治疗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5 ml/(min·1.73m2)的181例患者纳入A组,将e GFR>5 ml/(min·1.73m2)的146例患者纳入B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远期预后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原发性疾病构成、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体质指数(BMI)、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B组患者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血磷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P<0.05),尿肌酐、血红蛋白(Hb)、尿素清除指数(Kt/V)、血钙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P<0.05)。治疗随访5年,B组患者死亡率显著低于A组(χ2=14.200,P<0.05),B组患者5年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A组(χ2=5.379,P=0.020)。结论透析治疗初期,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残余肾功能与预后具有密切关系,应警惕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及感染性疾病。
2016年05期 v.8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3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6 ] - 李明鹏;张勇;王明莉;唐小琰;黄丽筠;胡艳华;陈德政;周岩;
目的探讨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血清脑钠肽(BNP)与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将简阳市人民医院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行腹膜透析治疗的60例老年患者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30例健康老年人纳入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BNP及NT-pro BNP水平。所有入组患者均随访至2015年4月。探讨血清BNP及NT-pro BNP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60例患者平均随访(41.5±7.8)个月,随访期间12例(20%)死亡。观察组患者血清BNP、NT-pro 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血清BNP、NT-pro BNP低水平患者相比,血清BNP、NT-pro BNP高水平患者的年龄较大,透析时间较长,收缩压高,且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高(P<0.05)。NT-pro BNP水平是老年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2.35,P<0.05)。结论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血清BNP与NTpro 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老年人群,高水平NT-pro BNP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6年05期 v.8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9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0 ] - 王剑;李学军;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老年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缓释茶碱胶囊,必要时以盐酸氨溴索片辅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两组患者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率(FEV1/FVC)、用力肺活量(FVC)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FEV1、FEV1/FVC、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79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IL-8、TNF-α、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216,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对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确切,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并降低血清CRP、IL-8和TNF-α水平,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2016年05期 v.8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1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85 ] - 董晓娜;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68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液p H、住院情况、气管插管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从而判断无创呼吸机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液p H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Pa CO_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aO_2、Sa O_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再次入院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死亡病例。观察组患者仅1例需气管插管,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6年05期 v.8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8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85 ] - 吴鸿涛;王海涛;凌敏;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耐药肺结核的发生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影响肺结核患者耐药的相关因素。方法调查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936例肺结核患者的基本情况,并对所有患者的菌株进行11种体外药敏试验,分析患者耐药肺结核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 936例肺结核患者总耐药率为29.06%,其中初治患者106例,总耐药率为18.00%;复治患者166例,总耐药率为47.84%。总体耐多药110例(11.75%)。272株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率顺位前五位依次为异烟肼(29.04%)、链霉素(21.69%)、利福平(18.01%)、氧氟沙星(16.54%)、左氧氟沙星(14.34%),初治患者中链霉素耐药率最高,复治患者中异烟肼耐药率最高。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人口性质(流动人口)、登记分类(复治)是肺结核耐药的危险因素,完成全部疗程是肺结核耐药的保护性因素,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乌鲁木齐市耐药肺结核的发生率较高,面临耐多药及广泛耐药肺结核的挑战,同时应重点关注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一线抗结核药物的使用,并针对耐药肺结核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
2016年05期 v.8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1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62 ] - 高楠;冯亮;李鹏;刘露;贾志静;曹宾涛;王洁;
目的分析尼可地尔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白细胞介素(IL)-10、IL-17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4例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调脂、抗血小板等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尼可地尔。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再狭窄发生率,IL-10、IL-17、CRP水平变化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再狭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治疗组患者IL-10、IL-17、CRP水平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尼可地尔能够改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减轻炎性反应,降低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2016年05期 v.8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7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1 ] - 刘红梅;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术对小儿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本院就诊的158例心律失常患儿为研究对象,经心电生理学检查确定心律失常类型并行射频消融术。观察并比较不同类型、不同年龄段患儿的手术成功率、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58例心律失常患儿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93例(58.86%),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36例(22.78%),室性心动过速14例(8.86%),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10例(6.33%),切口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5例(3.16%)。158例患儿手术成功率为94.94%,复发率为6.00%。其中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患儿复发率(22.22%)最高,与其他各类型患儿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1~3岁患儿手术成功率明显低于其他各年龄段患儿,平均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其他各年龄段患儿(P<0.05)。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心律失常,成功率高,复发率低,对于有适应证的心律失常患儿可作为首选治疗手段。
2016年05期 v.8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0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8 ] - 王南楠;魏东;黄斌;
目的分析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强化治疗(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尿酸、血脂、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transpetidase,GG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43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2周的CSII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胰岛β细胞功能及血尿酸、血脂、血清GGT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 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尿酸、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GG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短期CSII治疗能够降低T2DM患者血糖、血尿酸、血清GGT水平,改善血脂谱,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2016年05期 v.8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1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9 ] - 李兴梅;王艳妮;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与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于本院就诊的117例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试验组)和138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身高、体重、血糖、血脂、血清甲状旁腺激素、25-(OH)D_3水平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25-(OH)D_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相关分析发现,血清25-(OH)D_3水平与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呈正相关(P<0.05),与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呈负相关(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Hb A1c水平呈负相关,与血清25-(OH)D_3呈水平正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25-(OH)D_3水平明显低于单纯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D_3与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
2016年05期 v.8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7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79 ] - 殷智晔;侯永华;李素方;殷志晓;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本院内分泌科确诊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在糖尿病一般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α-硫辛酸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总体症状评分(total symptoms score,TSS),异常压力觉、温度觉、振动感觉阈值例数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TCSS及T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TCSS及T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压力觉异常者所占比例、温度觉异常者所占比例及振动感觉阈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良好,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6年05期 v.8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9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56 ] - 何义舟;钟鸣;吴威;宋洁琼;黄俊峰;诸杜明;
目的比较实时超声引导与体表标志两种方法在腋静脉置管中的优劣。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5年11月于本院接受腋静脉置管的2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实时超声引导置管126例(超声组),体表标志法置管102例(体表标志组)。记录两组术中操作时间、一次试穿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所有患者置管后均拍摄X线胸片以确认有无气胸发生。结果超声组一次试穿成功率显著高于体表标志组(92%︰80%,P<0.01)。超声组术中操作时间短于体表标志组[(6.63±0.66)分钟︰(9.26±1.05)分钟,P<0.01],术后并发症少。结论实时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置管可提高一次试穿成功率,明显缩短操作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了腋静脉置管的安全性。
2016年05期 v.8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5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5 ] - 郑润桃;闫晓芳;
目的探究血清γ-痕迹蛋白(Cys-C)及总胆汁酸(TBA)在判断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患儿肝肾功能损害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ABO-HDN新患儿55例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55例健康新生儿纳入对照组。检测两组新生儿血清Cys-C、TBA、β2-微球蛋白(β2-MG)、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并分别分析Cys-C、TBA、β2-MG水平与TBIL、ALT、AST、BUN、Scr水平的相关性。比较Cys-C、TBA、β2-MG检测ABO-HDN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各检测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Cys-C、TBA、β2-MG水平与TBIL、ALT、AST、BUN、Scr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观察组55例新生儿中,48例肝功能损害,50例肾功能损害。在ABO-HDN患儿肾功能损害中,Cys-C检测灵敏度为84.0%,特异性为60.0%;β2-MG检测灵敏度为70.0%,特异性为40.0%。在ABO-HDN患儿肝功能损害中,TBA检测灵敏度为83.3%,特异性为71.4%;ALT检测灵敏度为68.8%,特异性为42.9%;AST检测灵敏度为70.8%,特异性为57.1%。结论血清Cys-C与TBA在判断ABO-HDN患儿肝肾功能损害中较为敏感,有助于ABOHDN患儿肝肾功能损害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2016年05期 v.8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3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2 ] - 王维安;许珉;
目的探讨不同镫骨手术治疗鼓室硬化症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2月至2014年10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接受镫骨手术的鼓室硬化症患者415例(453耳)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随访半年以上且随访资料完整,其中,镫骨钻孔活塞术134例(147耳),镫骨切除术142例(155耳),镫骨撼动术139例(151耳),采用Stata 7.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分析。以气导听阈增加15 d B以上或达到应用听力水平为判定镫骨手术成功的标准。结果镫骨钻孔活塞术术后1、5年内气导平均听阈<15 d B的患者分别占97.3%、95.1%;镫骨切除术术后1、5年内气导平均听阈<15 d B的患者分别占96.8%、95.4%;镫骨撼动术术后1、5年内气导平均听阈<15d B的患者分别占97.4%、95.3%。三种镫骨手术术后0.5、1、2、5、10年以上总成功率分别为51.0%(231/453)、45.6%(197/432)、41.3%(158/383)、35.5%(94/265)、25.5%(35/143)。镫骨钻孔活塞术、镫骨切除术、镫骨撼动术术后半年成功率分别为62.6%、46.5%、44.4%。术后随访0.5~19年,各阶段语言频率气导平均听阈(以阈值30 d B为标准)10年内无明显下降,而10年后下降较显著(P<0.05);随访前10年各阶段气导听阈增进皆以镫骨钻孔活塞术最高,以镫骨撼动术最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随访10年以上各阶段气导听阈增进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镫骨手术治疗鼓室硬化症安全性高,对气导听阈的影响较小。由于三种镫骨手术术后10年的远期疗效皆有所下降,因此选择合适的镫骨手术方式对于维持患者术后远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05期 v.8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5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8 ] - 邓文;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与背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62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手术入路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行背侧双钢板内固定,对照组患者行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桡骨掌倾角、桡骨尺偏角、桡骨高度、腕关节活动度、术后早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桡骨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腕关节活动度(旋前、旋后、屈曲、背伸)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早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背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总有效率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但术后早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2016年05期 v.8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8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7 ] - 阚亮;张萌;何平;
目的探讨LRRC3B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2011年于本院就诊的101例NSCLC患者的组织标本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纳入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入选标本中LRRC3B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NSCLC患者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LRRC3B阳性信号定位于细胞质。LRRC3B在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及肺泡细胞中均为阳性表达。在肺癌组织中,LRRC3B高表达62例(61.4%),低表达39例(38.6%),且LRRC3B的表达特点在不同TNM分期以及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组织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LRRC3B在NSCLC中表达下调,并与肿瘤高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
2016年05期 v.8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6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