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海涛;穆俊晌;张璞;王欣;张勋;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内耳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组,每组各24只。对照组大鼠普通饲养;糖尿病组大鼠高脂、高糖饲养,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5 mg/kg,当空腹血糖>16.65 mmol/L时显示造模成功,分别于0、4、8、12周时取出实验大鼠耳蜗进行免疫组化观察。结果 0、4、8、12周,糖尿病组大鼠血管壁厚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大鼠VEGF和ICAM-1表达水平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VEGF和ICAM-1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931,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内耳血管壁增厚;VEGF和ICAM-1在糖尿病大鼠内耳的表达增强,两者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2018年02期 v.10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593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7 ] - 石琴琴;李菊香;刘誉;
目的探讨mi R-183及Akt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切除的60例子宫内膜癌标本及癌旁组织标本,术后均经病理学确诊。培养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株,采用LipofectamineTM2000脂质体转染试剂进行转染,将其分为A组(转染mi R-183的特异性抑制剂反义寡核苷酸)、B组(转染无关mi R-183的特异性抑制剂核苷酸序列)、C组(转染LipofectamineTM2000脂质体转染试剂)、D组(空白对照,不转染)。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四组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的凋亡情况,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中mi R-183及Akt1m 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中Akt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 R-183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Akt1蛋白m 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A组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早期凋亡率和晚期凋亡率均显著低于B、C、D组(P<0.05),B组早期凋亡率和晚期凋亡率均显著高于A、C、D组(P<0.05)。A组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中mi R-183表达水平低于B、C、D组(P<0.05)。A、B组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中Akt1m 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C、D组(P<0.05)。A组Akt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B、C、D组(P<0.05),B组Akt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C、D组(P<0.05)。结论 mi R-18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呈低表达,Akt1蛋白呈高表达;在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中mi R-183通过抑制Akt1蛋白的表达影响癌细胞增殖和凋亡,进而影响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发展。
2018年02期 v.10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2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9 ] - 宋娟;郑存玲;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中、重度颅脑损伤后睡眠障碍伴焦虑和抑郁患者的疼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中、重度颅脑损伤后睡眠障碍伴焦虑和抑郁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由精神科医生会诊后根据其睡眠障碍及焦虑和抑郁严重程度采用常规药物及心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采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功能评定量表(Loewenstein occupational therapy cognitive assessment,LOTCA)评价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天及10天后的疼痛程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LOTCA总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者LOTCA总分和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天和10天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不仅可保护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还可减轻中、重度颅脑损伤后睡眠障碍伴焦虑和抑郁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其认知功能和预后。
2018年02期 v.10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5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3 ] - 曹会芳;王玉凤;张万增;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08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简单随机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予以早期康复治疗)和观察组(予以早期康复联合高压氧治疗),每组各54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心理状况及治疗后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感觉症状、肌力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感觉症状、肌力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ugl-Meyer assessment of motor function,FMA)评分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us estimate,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和欧洲卒中评分量表(European Stroke Scale,E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FMA评分和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和E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体健康、活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联合高压氧治疗可有效恢复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2018年02期 v.10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7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79 ] - 李玉辉;赵开;赵国栋;
目的探讨多靶点射频毁损术治疗药物难治性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本院采用多靶点射频毁损术治疗的12例药物难治性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根据头部MRI扫描定位选择多个毁损靶点;术前、术后采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ale global tic severity scale,YGTSS)评估患者症状改善程度,包括运动抽动评分、发声抽动评分、严重程度总评分及YGTSS减分率。结果 12例患者随访6个月,手术切口均愈合良好。患者术后随访期内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均明显改善;术后2周、术后6个月,患者YGTS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患者术后减分率均高于60%,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多靶点射频毁损术是治疗药物难治性抽动秽语综合征安全、有效的方法。
2018年02期 v.10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6 ] - 吴庆波;王丽;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并发感染性肺炎的病原学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185例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入选新生儿出生后1个月内的临床资料,判断其是否并发感染性肺炎,探讨新生儿窒息并发感染性肺炎的病原学分布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特征的窒息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 185例窒息新生儿中发生感染性肺炎55例(29.7%)。检出致病菌5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9株(73.6%),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革兰阳性菌8株(15.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真菌6株(11.3%),均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及清蛋白水平的窒息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自然分娩、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膜早破、贫血、Apgar评分为0~3分、气管插管的窒息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体重<1.5 kg、胎膜早破、Apgar评分为0~3分、气管插管是新生儿窒息后并发感染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感染性肺炎是新生儿窒息的常见并发症,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的革兰阴性菌常见,出生体重<1.5 kg、胎膜早破、Apgar评分为0~3分、气管插管是新生儿窒息后并发感染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8年02期 v.10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7 ] - 陈显薇;张丽群;邹红英;
目的探究间歇无氧运动对正常体重及超重哮喘患儿呼吸功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为制订针对性的运动处方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本院就诊的2640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将入选患儿分为超重组(BMI>24 kg/m~2,1176例)和正常体重组(BMI≤24 kg/m2,1464例),均进行8周间歇无氧运动。比较两组患儿运动前后呼吸功能和运动能力的变化、无氧运动训练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训练完成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χ~2=0.346,P=0.852;χ~2=2.711,P=0.100)。与训练前比较,两组患儿训练后呼气流量峰值(peak expiratory flow,PEF),峰值功率、平均功率及疲劳指数(fatigue index,FI)均显著升高(P<0.05),正常体重组患儿PEF和FI均显著高于超重组(P<0.05),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1)及FEV1/FVC训练前后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间歇无氧运动可明显改善哮喘患儿的呼吸功能和运动能力,尤其对正常体重患儿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2018年02期 v.10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4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45 ] - 陈崎;秦练;李名武;陈又年;周赤兵;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与后路椎间盘镜对老年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273例老年单节段LDH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37例)和对照组(13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后路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老年单节段LDH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且术后15天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观察组(P<0.05),术中透视次数显著少于观察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多于观察组(P<0.05),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显著长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但术前及术后组间ODI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复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与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老年单节段LDH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且经皮椎间孔镜造成的创伤更小,患者恢复更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但复发率较高,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2018年02期 v.10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9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87 ] - 吕嘉;王海龙;唐黎明;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肾结石患者行组合式输尿管软镜碎石术(modular flexible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M-FURL)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采用M-FURL治疗的268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58例合并糖尿病患者纳入糖尿病组,其余210例未合并糖尿病者纳入非糖尿病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基线资料、结石相关资料、围术期资料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糖尿病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草酸钙结石和尿酸结石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住院天数显著长于非糖尿病组(P<0.05)。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结石位置、结石最大直径、结石数量、肾盂结石和鹿角形结石患者占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一次结石清除率、结石总清除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围术期死亡,呕吐、疼痛、高热、术后大量出血的发生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患者安全出院。结论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肾脏草酸钙结石和尿酸结石,M-FURL在糖尿病合并肾结石患者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均较高,合并糖尿病不会影响手术效果。
2018年02期 v.10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9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7 ] - 史颖;李晓娟;陈庆;
目的分析宫颈癌患者行卵巢移位术对其卵巢功能、血流以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114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无需行卵巢移位术者纳入对照组(38例),需行卵巢移位术者纳入观察组(76例),并将术后未行放疗者设为观察1组(38例),术后予以放疗者设为观察2组(38例),比较各组患者术后卵巢功能、卵巢血流情况、性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观察1组、观察2组及对照组患者孕酮(progesterone,P)、雌二醇(estradiol,E_2)、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及促卵泡成熟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卵巢动脉血流参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对照组与观察1组患者P、E_2、LH、FSH、卵巢动脉血流参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2组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P、E_2、LH及FSH水平与对照组和观察1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观察2组患者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高于观察1组和对照组(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患者女性性功能指数(female sexual function index,FSF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2组患者FSFI评分低于观察1组(P<0.05)。观察组1组和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行卵巢移位术后仍可保留卵巢功能,性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但患者术后易并发腹痛;卵巢移位术后放疗s可对患者卵巢功能和性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2018年02期 v.10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7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8 ] - 李爱军;白艳辉;张世明;
目的探讨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应用罗库溴铵对肌肉松弛效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行结直肠手术的糖尿病患者45例纳入糖尿病组,另外选取该院同期行结直肠手术的非糖尿病患者45例纳入非糖尿病组。麻醉诱导为单次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g,观察两组患者罗库溴铵起效时间,30分钟至4小时内静脉滴注速率;并持续进行肌肉松弛监测至手术结束,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肌肉松弛恢复指数和恢复时间。结果糖尿病组患者30分钟至4小时持续静脉滴注速率逐渐下降,且与非糖尿病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罗库溴铵持续静脉滴注后起效时间和恢复指数T_(1 25%~75%)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停止输注后,糖尿病组患者T1恢复至90%的时间长于非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应用罗库溴铵对肌肉松弛效应均有影响,但糖尿病患者的肌肉松弛效果更加明显。
2018年02期 v.10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7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5 ] - 邓硕曾;罗京;张金华;韩福旺;
目的调查老年髋关节置换术输血的合理性,为患者血液管理积累经验。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于本院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均于腰硬联合麻醉下完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中常规使用血液回收机,将采集的自体红细胞于手术结束后输回患者体内。由骨科医师决定患者术后是否输注红细胞和输注单位数。麻醉科医师根据患者术后24小时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测定结果将其分为零输血组(免输血手术)、合理输血组(Hb水平80~100 g/L)及欠合理输血组(Hb水平>100 g/L)。分别记录并比较三组患者术前Hb基础水平,术中自体红细胞回收量、术后异体红细胞输入量及术后24小时引流量和Hb水平。结果零输血组有10例(33%)患者,合理输血组14例(47%)患者,欠合理输血组6例(20%)患者。三组患者术中回收自体红细胞量和术后24小时引流量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零输血组患者年龄显著低于合理输血组和欠合理输血组(P<0.01,P<0.05),术前和术后24小时Hb水平均显著高于合理输血组(P<0.01),欠合理输血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4小时Hb水平均显著高于合理输血组(P<0.05,P<0.01)。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Hb水平>80 g/L是安全的,术后测定Hb水平有助于评估输血的合理性。
2018年02期 v.10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6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9 ] - 张曦;雷光焰;强准;
目的分析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其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19-fragment,CYFRA21-1)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本院接诊的进展期NSCLC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采取常规化疗的患者29例纳入对照组,采取~(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患者29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及肺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肿瘤总体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EA、CYFRA21-1、糖类抗原125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和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均有所上升,观察组患者各指标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各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125)I粒子植入治疗进展期NSCLC,能提高肿瘤的总体控制率,改善肺功能。
2018年02期 v.10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2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52 ] - 耿丽欣;张丽萍;周方茹;
目的分析残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残胃癌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7年4月于本院行腹腔镜辅助残胃癌切除术治疗的患者240例,采用系统性回顾队列研究,详细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否合并糖尿病或低蛋白血症、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1)占FVC百分比(FEV1/FVC)、实测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理论MVV、术中出血量、淋巴结转移、手术时间及术后其他并发症,并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存在统计学差异的相关单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40例患者腹腔镜辅助残胃癌切除术后共有63例发生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26.25%,以肺部感染和胸腔积液为主。有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合并低蛋白血症、实测MVV/理论MVV<60%、FEV1/FEV<50%及手术时间≥2小时是腹腔镜辅助残胃癌切除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残胃癌切除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因此,详细了解术后肺部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02期 v.10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3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95 ] - 段秋艳;徐东妮;陈策;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于本院心血管内科确诊为ACS并成功行PCI的15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患者的一般资料、PCI手术情况、术后服药情况及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对可能影响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进一步选择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PCI术后随访1年期间,44例(29.3%)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OR=2.579)、合并高脂血症(OR=2.621)、术后慢血流(OR=3.000)、服用替格瑞洛(OR=0.334)、服用β受体阻滞剂(OR=0.344)均为老年ACS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ACS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是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术后慢血流,保护因素是服用替格瑞洛和β受体阻滞剂。
2018年02期 v.10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9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1 ] - 王丽;
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血压对更年期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及肾功能损害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220例更年期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24小时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变化幅度将入选患者分为A组[24小时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变化幅度≤60 mm Hg]和B组[24小时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变化幅度>60 mm Hg]。比较24小时动态血压对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及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MAU)、尿肌酐、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各项指标的影响及相关性。结果 A组患者日间平均收缩压显著高于B组(P<0.05),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MAU水平及UACR均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尿肌酐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Ds)、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um thickness,IVST)、左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T)、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arly peak flow velocity,EPFV)、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dvanced peak flow velocity,APFV)、A/E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射血时间、左室收缩期主动脉瓣口的平均峰值流速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24小时动态血压与MAU、UACR、LVDd、LVDs、IVST、LVPWT、APFV、A/E均呈正相关(r_(MAU)=0.526、r_(UACR)=0.802、r_(LVDd)=0.254、r_(LVSd)=0.317、r_(IVST)=0.406、r_(LVPWT)=0.369、r_(APFV)=0.344、r_(A/E)=0.361,P<0.05),与EPFV呈负相关(r_(EPFV)=-0.248,P<0.05)。结论 24小时动态血压与左室舒张功能下降、肾功能损害密切相关,可作为更年期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及肾功能损害的预测因子。
2018年02期 v.10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0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04 ] - 毛艳;
目的探讨多感官刺激(multisensory stimulation,MSS)对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66例老年期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锻炼(包括日常生活能力、记忆力、智力及语言能力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MSS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阿尔茨海默病行为病理学评定量表(behavioral pathology in Alzheimer's disease rating scale,BEHAVE-AD)、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 quality of life-bref,WHOQOL-BREF)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EHAVE-AD、MoCA、WHOQOL-BREF各领域的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6周和12周,两组患者BEHAVE-AD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MoCA、WHOQOL-BREF各领域的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周和12周BEHAVE-A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周Mo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周和12周WHOQOL-BREF各领域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锻炼的基础上联合MSS干预能有效缓解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2018年02期 v.10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2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81 ] - 井远方;唐湘凤;
目的对比分析无关供者(unrelated donor,URD)与同胞相合供者(type matching sibling donor,MSD)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p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5年3月于本院行allo-HSCT治疗的ALL患儿5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供者来源将入选患儿分为URD组(24例)和MSD组(34例),比较两组患儿移植后造血重建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患儿造血重建率、血小板重建时间、中性粒细胞重建时间、移植后相关并发症[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肺部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出血性膀胱炎、EB病毒感染]发生率、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URD allo-HSCT治疗儿童ALL的疗效与MSD allo-HSCT相当,可将其作为无同胞人类白细胞抗原匹配ALL患儿的治疗选择。
2018年02期 v.10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8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5 ] - 刘艳;美克拉依;肖东;
目的分析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开胸术后并发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4年12月于本院住院并行开胸术的89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低氧血症将其分为低氧血症组与非低氧血症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并发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89例患者中发生低氧血症42例(47.2%),死亡7例(7.9%),其中低氧血症组患者死亡率(11.9%)高于非低氧血症组(4.3%),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开胸术后并发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体质指数>25 kg/m~2(OR=2.643)、术中及术后输血量≥8 U(OR=3.083)、术后血糖水平>11.1 mmol/L(OR=2.973)、术前氧合指数≤300 mm Hg(OR=3.193)、深低温停循环(OR=2.863),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超重、肥胖及术前氧合指数较低的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术前应给予早期干预,术中及术后应避免输注过多的血液制品,积极控制术后应激性高血糖,以减少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
2018年02期 v.10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4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4 ] - 王晓春;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接诊的甲状腺结节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诊断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入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触诊法进行诊断,研究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判断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性。计算两种诊断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误诊率及漏诊率,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诊断敏感度为95.45%(21/22),特异度为69.23%(9/13),误诊率为30.77%(4/13),漏诊率为4.5%(1/22)。对照组患者诊断敏感度为56.25%(9/16),特异度为57.89%(11/19),误诊率为42.11%(8/19),漏诊率为43.75%(7/16)。研究组患者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误诊率和漏诊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出现皮下水肿的患者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出现出血的患者例数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但出血仍无法避免。
2018年02期 v.10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9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3 ] - 许建;张浩;俞小炯;
目的探讨并比较开腹肝癌切除术与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对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血清生物学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肝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入选患者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每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和预后、手术前后血清生物学指标[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cid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a F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及免疫功能(CD3~+、CD4~+、CD8~+T细胞水平)。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P<0.05),手术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开腹组(P<0.05),禁食时间、绝对卧床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率、预后(局部复发率、1年生存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3天,腹腔镜组患者血清VEGF、a FGF、b FGF水平及外周血CD8+T细胞水平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外周血CD3~+、CD4~+T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结论与开腹肝癌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禁食时间、绝对卧床时间及住院天数,对局部复发率和1年生存率无影响,同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小。
2018年02期 v.10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9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