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重点号专题_足踝外科诊疗进展

  • Müller-Weiss 病的临床诊疗进展

    曹乐;苗旭东;吴永平;张强;

    Müller-Weiss 病也称为 Müller-Weiss 综合征,为成人中足部位比较少见的病变,表现为足舟骨的异常形态,舟骨外侧碎裂,与邻近关节形成骨性关节炎。其病因不明,中老年女性多见,以中后足部慢性疼痛、足舟骨压缩碎裂及后足进行性畸形为特点。根据临床表现、Maceira 分期和影像学表现可以选择行距舟关节、距舟-舟楔关节及三关节融合等治疗。本文就 Müller-Weiss 病的临床诊疗进展进行综述。

    2018年05期 v.10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6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

    曲峰;王显军;张建中;

    踝关节作为主要的承重关节,其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并不低。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表现为疼痛和功能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不同病理阶段的踝关节骨性关节炎,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早期的骨关节炎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理疗、支具、关节腔内注射、冲击波等。冲击波、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富血小板血浆等疗法已显示了短期内的良好效果,而关节腔内注射皮质类固醇则多用于类风湿和痛风患者。非手术治疗无效,关节功能受限,症状加重时,可考虑行手术治疗,首选关节镜清理、外固定架牵张、自体骨软骨移植、组织工程技术及踝上截骨等方法。对于终末期踝关节骨性关节炎,踝关节融合术及全踝关节置换术各有优缺点,临床工作中需权衡选择。

    2018年05期 v.10 6-1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0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足踝部创伤的研究进展

    陈文欢;杨晓豪;曾宪铁;

    足踝部创伤临床种类繁多,常见的创伤类型主要包括踝关节骨折、Pilon骨折、距骨骨折、跟骨骨折、中足骨折脱位及跟腱断裂等,结合丰富的影像学辅助检查和临床查体,明确诊断并不困难。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是足踝部创伤的治疗原则,但在具体固定方式、手术时机、康复训练等方面仍存在许多争议,本文回顾分析了近30年足踝部创伤相关文献,并分别对目前存在争议的部分进行阐述。

    2018年05期 v.10 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1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足踝疾病康复进展

    陈亚平;胡志伟;

    近年来,足踝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保守治疗与术后康复对足踝疾病患者足部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针对康复治疗在足踝疾病中的应用和效果仍无统一意见。本文对几种常见足踝疾病的康复治疗研究结果进行总结。跖腱膜炎的康复治疗包括跖腱膜牵伸技术、夜间支具及冲击波治疗,均被认为是有效治疗方法,肌力训练和物理因子治疗仍具争议。急性跟腱损伤,建议穿戴合适的支具早期负重行走,跟腱牵伸和踝关节活动度训练仍是康复治疗的常用技术。对于踝关节骨折患者而言,单纯物理因子治疗和单纯牵伸治疗对踝关节的功能无明显改变。常用的方法是术后制动期间定时行关节松动术和肌力训练,待拆除外固定后开始渐进性负重训练,完全负重后行平衡训练。慢性踝关节不稳的康复治疗主要是本体感觉的训练、肌力训练、手法治疗和支具的应用,短期效果明显,但远期效果仍不确定。外翻手术后的康复治疗增加了第一跖趾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对患者的步态有很好的帮助。总之,康复治疗在足踝疾病中的应用仍需普及,各种康复治疗技术的有效性也需进一步研究来证实,康复治疗的时间、频率及持续时间需要大样本数据支持。

    2018年05期 v.10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0K]
    [下载次数:7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中国循证指南共识

  • 2018加拿大高血压指南:成人和儿童高血压的诊断、风险评估、预防和治疗——摘译

    喜杨;孙宁玲;

    <正>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在加拿大,约2%的儿童和青少年~([1,2])、7%的妊娠女性、25%的成人受其影响~([3]),高血压与肥胖(从童年时期到成年期)~([3,4])、慢性肾脏病、心血管疾病及死亡相关,因此对加拿大居民的健康具有广泛影响。加拿大高血压指南(既往称为加拿大高血压教育计划)每年更新。2018年,成人和儿童高血压指南合并在一个文件中~([5]),而另外公布了2018妊娠期高血压指南。

    2018年05期 v.10 2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0K]
    [下载次数:8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信息窗

  • 第二十九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亚太心脏大会2018、国际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会议2018通知

    <正>尊敬的各位同道、各位嘉宾:第二十九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亚太心脏大会2018、国际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会议2018将于2018年10月11日至10月14日在中国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我们期盼与您共同分享这一饕餮盛宴!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也通过了全国人大的审议。这是我国卫生与健康领域为推动和保障

    2018年05期 v.10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征稿启事

    <正>《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创刊于2008年9月,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集光盘版、纸版、网络版、手机报、微博、微信等多位一体的出版形式,现为月刊,ISSN1674-7372,CN 11-9298/R,全国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2-136,光盘定价:20元/期,先后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等收录。

    2018年05期 v.10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6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美国心脏病学会亚洲区大会会议通知

    <正>尊敬的各位专家:美国心脏病学会与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荣幸地邀请您参与并支持富有开创性与创新性的会议——美国心脏病学会亚洲区大会,会议将于2018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隆重举行。本次大会将秉承首届美国心脏病学会亚洲区会议的成功理念,由美国心脏病学会与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联合主

    2018年05期 v.10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5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2018年第27届国际高血压学会科学会议

    <正>时间:2018-09-20地点:北京由国际高血压学会(ISH,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ypertension)主办、第20届国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暨2018年中国高血压(CHL)年会和第13届亚太高血压学术会议(APSH)联合举办的第27届国际高血压学会科学会议(以下简称ISH 2018),将于2018年9月20~23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这将是一场丰富多彩,并具有多种参与形式的学术盛宴。如大会学术报告、专家面对面、口头和壁报交流、专题研讨会及行业座谈会等,学术内容将探讨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及其相关疾病与危险因素等科学进展。

    2018年05期 v.10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6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论著

  • 3D 腹腔镜在前列腺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尿流动力学的影响

    蔡成宽;韶云鹏;支运来;王鲲鹏;孙方浒;

    目的观察 3D 腹腔镜在前列腺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尿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60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 3D 腹腔镜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尿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引流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膀胱顺应性值、逼尿肌不稳定发生率、残余尿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最大尿流率、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普通腹腔镜手术相比,3D 腹腔镜手术治疗前列腺癌,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和术中出血量少等优势,有助于改善患者尿流动力学。

    2018年05期 v.10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6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切术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分析

    黄玉良;江敦勤;陆兆祥;娄彦亭;方勇;陈弓;刘修恒;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切术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观察组患者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切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安全性及PSA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腺体切除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SA水平和残余尿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最大尿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切术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PSA水平和尿流动力学,且并发症少。

    2018年05期 v.10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6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NLRP3 炎性体表达水平在冠心病患者心室重塑中的作用

    吴杰华;韦永强;赵春丽;赵敏军;黄颖;

    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 3 (nucleotide-binding oligmerization domain 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containing 3,NLRP3)炎性体表达水平在冠心病患者心室重塑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8例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108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NLRP3、凋亡相关微粒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CARD,ASC)、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白介素(IL)-1β、IL-18表达水平及平均室壁应力、左室心肌质量指数、左室收缩末容积、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容积,分析NLRP3炎性体、ASC、caspase-1、IL-1β、IL-18表达水平与平均室壁应力、左室心肌质量指数、左室收缩末容积、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容积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NLRP3炎性体、ASC、caspase-1蛋白质相对表达量、IL-1β和IL-18表达水平、平均室壁应力、左室心肌质量指数、左室收缩末容积、左室舒张末容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NLRP3炎性体、ASC、caspase-1、IL-1β、IL-18表达水平与平均室壁应力、左室心肌质量指数、左室收缩末容积、左室舒张末容积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NLRP3炎性体通路被激活,与心室重塑有关。

    2018年05期 v.10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4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瑞舒伐他汀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刘久田;孙国华;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老年CHF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连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氧化-抗氧化系统指标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low mediated dilation,FMD)及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脂质过氧化物(lipid hydroperoxide,LPO)、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ADMA)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肱动脉FMD及血清NO、NOS、ADMA、SOD、CAT、GSH-Px、LPO、MDA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显著改善老年CHF患者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2018年05期 v.10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9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希氏束起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估

    李晓枫;李超;冯天捷;方丕华;唐闽;张浩;刘俊;夏雨;任晓庆;张澍;

    目的通过回顾性配对比较希氏束起搏与右室间隔部起搏患者的手术相关并发症、起搏参数及超声心动图等指标,评估希氏束起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希氏束起搏患者(29例)及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患者(29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感染、电极脱位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径、QRS波宽度改变等指标。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1±1.4)年,希氏束起搏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平均提高(1.5±0.7)%,而间隔部起搏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平均减低(3.2±2.1)%。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径均没有明显变化。末次随访希氏束起搏组患者QRS波宽度[(116±24)ms]窄于间隔部起搏组[(141±20)ms](P<0.05),但希氏束起搏组患者起搏阈值[(1.8±0.5)mv/0.4ms]高于间隔部起搏组[(0.9±0.4)mv/0.4ms](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和植入器械相关感染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相比,希氏束起搏同样安全而有效。

    2018年05期 v.10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6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治疗前后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变化分析

    韩佩荣;刘文利;

    目的观察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治疗前后24小时动态心电图(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DCG)改变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0例纳入病毒性心肌炎组,将本院同期健康体检儿童80例纳入健康对照组,记录病毒性心肌炎组患儿治疗前后24小时(全程)正常窦性心搏间期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normal number of intervals,SDNN)、相邻窦性心搏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values of the standard deviation between adjacent normal number of intervals,RMSSD)、24小时窦性心搏间期差值>50毫秒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数的百分率(percentage of differences exceeding 50 ms between adjacent normal number of intervals,PNN50)、每5分钟窦性心搏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per-5 min averages normal number of intervals,SDANN)、低频(low frequency,LF)、高频(high frequency,HF)及LF/HF比值。结果病毒性心肌炎组患儿DCG检查中房性期前收缩(28.75%∶18.75%,P=0.028)、室性期前收缩(41.25%∶32.40%,P<0.00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18.75%∶7.50%,P=0.035)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ECG检查。而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三度房室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ECG并未检出。治疗前病毒性心肌炎组患儿SDNN、SDANN、RMSSD、PNN50、LF、HF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LF/HF比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45天,病毒性心肌炎组患儿SDNN、SDANN、RMSSD、PNN50、LF、HF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LF/HF比值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45天,病毒性心肌炎组患儿SDNN、SDANN、RMSSD、PNN50、LF、HF及LF/HF比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SDNN(OR=2.21)、SDANN(OR=2.53)、RMSSD(OR=2.83)、PNN50(OR=3.19)、LF(OR=1.87)、HF(OR=3.82)均为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LF/HF比值(OR=0.73)是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DCG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早期心律失常检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在一定程度上对疾病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临床数据支持。

    2018年05期 v.10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9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英夫利西单抗与 IVIG 治疗 IVIG 初治无效川崎病效果比较

    张鹏宇;汤楚中;潘绪;迟海涛;孙文婷;屈素清;

    目的比较英夫利西单抗与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VIG)治疗 IVIG 初治无效川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本院儿科诊断的88例 IVIG 初治无效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22例患儿接受英夫利西单抗治疗(英夫利西单抗组),66例患儿追加 IVIG 治疗(IVIG复治组)。比较两组患儿持续发热时间、不同时间点的退热率、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s)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英夫利西单抗组患儿平均持续发热时间[(16.8±2.9)小时]显著短于 IVIG 复治组[(56.3±8.6)小时](P<0.001),不同时间点退热率均显著高于 IVIG 复治组(P<0.05)。治疗后第10天,英夫利西单抗组1例患儿出现CALs,治疗后第56天恢复正常; IVIG 复治组9例患儿出现CALs,治疗后第56天病变仍存在。 IVIG 复治组1例患儿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后3周川崎病复发);英夫利昔单抗组患儿便秘发生率显著低于 IVIG 复治组(P<0.05),治疗期间无一例患儿发生支气管炎; IVIG 复治组8例患儿发生支气管炎。两组患儿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英夫利西单抗能加速川崎病患儿退热,缩短患儿持续发热时间,且安全性良好,可有效治疗 IVIG 初治无效川崎病。

    2018年05期 v.10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8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及其对术后神经损伤和炎性反应的影响

    赖伟强;陈楚群;殷炜聪;孙春汉;李胜发;郑剑平;谢登辉;

    目的探讨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神经损伤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8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研究组(42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和伤椎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kine protein-1,MCP-1)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用时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无失访患者,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伤椎Cobb角均显著小于术前(P<0.05),但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且研究组患者上述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即刻,两组患者血清MCP-1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GFAP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且研究组患者血清MCP-1、GFA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小时及8小时,研究组患者血清MCP-1水平逐渐降低,GFAP水平逐渐升高,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可取得良好效果,能够减少手术创伤,缓解患者疼痛,促进机体功能恢复,且手术操作所致炎性反应较轻,可缓解神经损伤,术后并发症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2018年05期 v.10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6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分析

    阿海;关炳瑜;王晓锋;朱斌;贺元;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本院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患者8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试验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试验组患者采用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下地时间、住院天数和随访期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前、术后次日和术后1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和末次随访时改良 Macnab 疗效评分。试验组患者根据椎间盘突出分型分为突出型、轻度脱垂游离型及重度脱垂游离型,比较不同分型患者术前、术后次日和术后1个月 VAS 评分、ODI 评分和末次随访时改良 Macnab 疗效评分。结果术后次日和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 VAS 评分和 ODI 评分对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试验组患者末次随访时改良 Macnab 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下地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重度脱垂游离型患者的改良 Macnab 疗效优良率显著低于突出型和轻度脱垂游离型患者(P<0.05),而三者间 ODI 评分和 VAS 评分对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可显著减少出血量、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针对椎间盘重度脱垂游离型病变其治疗效果仍有待提高。

    2018年05期 v.10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4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伤椎磷酸钙骨水泥填充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及迟发性渗漏原因分析

    梅国龙;万趸;熊小明;石华刚;邓轩赓;侯伟;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伤椎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填充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分析CPC填充治疗导致迟发性渗漏的可能原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本院接受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伤椎CPC填充治疗的无脊髓、神经功能损害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21例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术前、术后3天及术后6个月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评分。探讨该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总结并分析CPC导致迟发性渗漏的可能原因。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无脊髓、神经损害表现,且均进行6个月的随访。20例患者术后X线片及CT均显示CPC填充良好,4例患者出现椎旁渗漏,无一例椎管内渗漏,仅1例患者发生迟发性椎旁渗漏。术后3天,患者Cobb角、ODI评分、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及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3天,患者Cobb角、ODI评分、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及VA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伤椎CPC填充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手术成功率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和功能恢复,对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治疗意义重大。

    2018年05期 v.10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2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保守治疗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张雷;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行单纯保守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40例纳入对照组,另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行保守治疗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40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骨痂形成时间、关节功能及髋部骨密度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骨痂形成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优良率和治疗6、12个月时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12个月时髋部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守治疗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可以增加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髋部骨密度,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2018年05期 v.10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6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耐药型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张燕;张丰林;刘志;

    目的探究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耐药型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本院治疗的80例耐药型进展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每组各40例。单药组患者采用阿帕替尼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及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的水平。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MMP-9、MMP-2、CEA及CA19-9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血清MMP-9、MMP-2、CEA及CA19-9水平均明显低于单药组(P<0.05);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单药组(P<0.05)。结论在耐药型进展期胃癌的治疗中,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较阿帕替尼单药治疗更有效,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

    2018年05期 v.10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6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调节性T细胞浸润情况及临床意义

    丁海斌;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NSCLC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中取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检测不同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CD4+T细胞及CD8+T细胞表达水平,并分析不同临床特征的NSCLC患者上述指标的表达差异。结果 NSCLC患者癌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和CD4+T细胞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CD8+T细胞表达水平在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无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相比,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癌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和CD4+T细胞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的NSCLC患者相比,Ⅲ~Ⅳ期的患者调节性T细胞和CD4+T细胞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肿瘤细胞为中/高分化的NSCLC患者相比,低分化的患者癌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鳞癌与非鳞癌、年龄≥60岁和<60岁的NSCLC患者癌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CD4+T细胞及CD8+T细胞表达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调节性T细胞在NSCLC患者癌组织中聚集,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中晚期患者癌细胞转移有关。

    2018年05期 v.10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0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治疗中青年乳腺癌的效果研究

    徐昕;吕勇刚;

    目的探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治疗中青年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210例中青年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采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并进行前哨淋巴结及腋窝淋巴结活检的110例患者纳入试验组,将仅采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10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肩关节外展角度变化情况、两侧上臂臂围差、肩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前哨淋巴结活检灵敏度为81.82%,特异度为100.00%;肿瘤部位、TNM分期及病理类型与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均无相关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两侧上臂臂围差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大(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对临床诊断和预测中青年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部分乳腺癌患者可因此避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明显减少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018年05期 v.10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6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盆底康复疗法对再生育妇女产后盆底肌康复的效果分析

    吴红芳;何志慧;

    目的探讨不同盆底康复疗法对再生育妇女产后盆底肌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96例再生育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A组、B组与C组,每组各32例。在常规康复模式下,A组、B组、C组产妇分别接受盆底康复操、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及两者的联合治疗。比较干预前后三组产妇盆底Ⅰ类与Ⅱ类肌纤维肌力、阴道肌电电压、夜尿次数、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和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发生率。结果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C组产妇盆底Ⅰ类与Ⅱ类肌纤维肌力为0~Ⅱ级的比例显著降低(P<0.05)。干预后6个月,A组产妇Ⅰ类肌纤维肌力为0~Ⅱ级的产妇比例显著高于C组(P<0.05)。干预后,三组产妇的阴道肌电电压均显著升高(P<0.05),夜尿次数均显著减少,且干预后6个月C组产妇的POP发生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三组产妇的阴道肌电电压、夜尿次数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阴道肌电电压:A组<B组<C组,夜尿次数:A组>B组>C组。结论对于再生育产后妇女而言,盆底康复操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能显著促进其盆底肌的康复,提高阴道肌电电压,减少夜尿次数及POP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8年05期 v.10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3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徐州地区学龄前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徐红;魏娟;周琳;

    目的分析徐州地区学龄前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TI)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学龄前儿童543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中诊断为RRTI的患儿131例纳入观察组,将健康体检儿童412例纳入对照组,分析观察组儿童的RRTI分布情况,并通过问卷调查及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入选儿童的一般情况及可能存在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43例学龄前儿童中发生RRTI 131例,发生率为24.1%;其中3~5岁患儿主要以扁桃体炎(47.8%)和肺炎(27.5%)为主,而5~7岁患儿主要以扁桃体炎(32.3%)、感冒(24.2%)及肺炎(24.2%)为主。新生儿窒息、佝偻病、哮喘、挑食、爱吃零食、被动吸烟是影响RRT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徐州地区学龄前儿童RRTI的发生率较高,新生儿窒息、佝偻病、哮喘、挑食、爱吃零食、被动吸烟是影响RRT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针对危险因素进行积极干预,预防RRTI的发生。

    2018年05期 v.10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9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美托洛尔联合普罗帕酮对儿童心律失常心电图及心率变异指数的影响研究

    刘琦;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普罗帕酮对儿童心律失常心电图及心率变异指数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于本院儿科住院的90例心律失常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嘱两组患儿卧床休息,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包括抗病毒、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解热、吸氧及保护心功能等,并注意定期复查心电图。对照组患儿在上述基础治疗基础上采用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电图及心率变异指数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3%∶73.33%,P=0.032);治疗后两组患儿房性期前收缩、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以及短阵室性心动过速频次均显著小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儿上述指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24小时所有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24小时每隔5分钟窦性心搏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24小时每隔5分钟所有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24小时相邻窦性心搏RR间期差值>50毫秒百分率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儿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普罗帕酮可显著改善心律失常症状、降低心律失常的发作频率,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普罗帕酮,值得推广应用。

    2018年05期 v.10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6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MRI与增强CT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效果评估的对比

    林志东;范龙;文宠佩;王宾;

    目的比较MRI与增强CT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效果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于本院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6个月行MRI、增强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将MRI、增强CT检查结果与DSA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MRI与增强CT检查对肝癌TACE术后效果评估的价值。结果 MRI检查对术后肿瘤残余或复发病灶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增强CT检查(χ~2=4.9306,P=0.0062);MRI检查对于发现术后肿瘤残余或复发病灶的灵敏度及符合率均显著高于增强CT检查(P<0.05)。MRI检查对术后肿瘤包膜病灶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增强CT检查(χ~2=6.3030,P=0.0121)。结论 MRI检查对肝癌TACE术后肿瘤残余或复发病灶的检出率优于增强CT检查,并可较好地显示肿瘤包膜病灶情况。

    2018年05期 v.10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6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

    索质君;郑永彬;刘利平;王甫誉;李琴;徐菲;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行ERCP手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51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ERAS组(n=67)和对照组(n=84),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4小时及次晨7点的白细胞计数、血淀粉酶、血红蛋白、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ERAS组患者的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4小时及次晨7点血淀粉酶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ERAS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腹胀、急性胰腺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ERAS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4小时及次晨7点白细胞计数、术后4小时及次晨7点血红蛋白水平、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ERAS理念在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中应用安全、有效。

    2018年05期 v.10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ICU 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探究

    沈志娟;周萍;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ICU出现深部真菌感染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感染的真菌分布、药敏情况及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院ICU收治的1005例患者中共有120例出现深部真菌感染,包括肾衰竭、心脑血管疾病、重症糖尿病、外伤患者等,感染发生率高达11.9%;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51.7%)和泌尿道(29.2%)。120例深部真菌感染患者共检出129株真菌,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44.2%)、光滑假丝酵母菌(21.7%)、热带假丝酵母菌(11.6%)及无名假丝酵母菌(12.4%)。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白色假丝酵母菌对5种抗菌药物均较为敏感;光滑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较为敏感;无名假丝酵母菌除对氟康唑不敏感外,对其余4种抗菌药物均较敏感;热带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应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机械通气、持续肠外营养是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最常见,主要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和泌尿道;准确选择敏感抗菌药物,减少有创操作,规范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提高患者免疫力,可以降低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风险。

    2018年05期 v.10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7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利拉鲁肽对老年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血清趋化素、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及内脂素水平影响分析

    刘凌琳;章陈晨;熊玮;

    目的分析利拉鲁肽对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肥胖患者血清趋化素、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serum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1,FGF-21)及内脂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84例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不佳的老年T2DM肥胖患者纳入治疗组,同时选取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及单纯T2DM患者各84例分别纳入对照组和单纯T2DM组,记录三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及治疗组患者采用利拉鲁肽治疗20周后体重、血压、腰围、臀围等指标,计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臀比、血清趋化素、FGF-21、内脂素水平变化,分析血清趋化素、FGF-21、内脂素水平与代谢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体重、腰围、臀围、BMI、腰臀比、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 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血清趋化素、FGF-21及内脂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单纯T2DM组(P<0.05),胰岛β细胞功能(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R-β,HOMA-β)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单纯T2DM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体重、BMI、腰围、腰臀比、FPG、SBP、DBP、Hb A1c、HOMA-IR、TC、LDL-C、TG、血清趋化素、内脂素及FGF-21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HOMA-β和HDL-C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臀围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趋化素、FGF-21、内脂素水平与、FPG、Hb A1c、HOMA-IR及TG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HOMA-IR和TG为影响血清趋化素、FGF-21、内脂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利拉鲁肽能够降低老年T2DM肥胖患者血清趋化素、FGF-21及内脂素水平,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肥胖患者内脏脂肪堆积。

    2018年05期 v.10 11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6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及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预后的意义

    朱玉清;张莉萍;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s,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诊断及预后的意义,为RA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89例RA患者纳入RA组,59例其他疾病患者纳入其他疾病组,另外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105名健康者纳入健康对照组。检测三组患者的RF、抗CCP抗体、TNF-α、肿胀关节计数(swollen joint count,SJC)、压痛关节计数(tender joint count,TJC)、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度(disease activity score 28,DAS28),计算RF、抗CCP抗体及TNF-α诊断RA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RA患者血清RF、抗CCP抗体及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疾病患者及健康人群(P<0.05)。RF、抗CCP抗体及TNF-α对RA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83.15%、79.78%、76.40%,特异度分别为76.22%、92.68%、90.85%。RF的敏感度高于TNF-α及抗CCP抗体,而TNF-α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高于RF,联合检测的敏感度有所下降,但特异度高于单独检测。RF、抗CCP抗体与DAS28呈显著正相关(P<0.05),TNF-α与SJC、TJC、DAS28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RF、抗CCP抗体及TNF-α在RA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

    2018年05期 v.10 12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1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手术对宫颈癌患者应激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冷少华;王延洲;赵小兰;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对宫颈癌患者应激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本院行宫颈癌手术的113例早期宫颈癌(≤Ⅱb)患者纳入研究,并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下宫颈癌手术,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腹宫颈癌手术。分别于术前1天及术后第1天、第7天采集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皮质醇(cortisol,Cor)、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及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Th2细胞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6及IL-10水平。结果术后第1天和第7天,两组患者血清Cor、AngⅡ及GH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第1天(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Cor、AngⅡ及GH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血清Cor、AngⅡ及GH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后第7天(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外周血TNF-α、IL-6及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第1天(P<0.05),Th1/Th2细胞比例均显著低于术前第1天(P<0.05),观察组患者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h1/Th2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外周血TNF-α、IL-6及IL-10水平均降低,与术前第1天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Th1/Th2细胞比例均有所上升,对照组患者Th1/Th2细胞比例与术前第1天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Th1/Th2细胞比例与术前第1天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Th1/Th2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方式能够在有效切除宫颈癌病灶的同时,减轻对患者机体的创伤,降低手术应激反应强度,且对患者免疫系统影响较小,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2018年05期 v.10 128-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4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稿约

  •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稿约

    <正>《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的学术性电子期刊,创刊于2008年9月,现为月刊,CN11-9298/R,ISSN 1674-7372,邮发代号:82-136。采取光盘版、网络版、手机报、微博、微信等多位一体的出版形式,紧密结合国内外医学学科的前沿进展,充分发挥电子出版物的互动性和多媒体优势,是现有纸版专业期刊的有益补充。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国内外临床科研工作的前沿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2013年9月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2018年05期 v.10 13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