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冶亚平;王晓丹;黄祯;陈彦君;
目的研究基于计算机信息的远程诊疗技术在组织病理学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242例行国际远程会诊的病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于广州华银医学检验中心行组织病理制片,然后进行数字切片制作,通过计算机上传至美国、英国、日本等医院进行专家会诊,并根据专家要求进一步对特定部位图像进行细致描绘,上传1天后通过远程会诊平台进行专家意见的总结、归类、打印,并将其交予主治医生。评价会诊结果,并对会诊结果不符合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经远程病理会诊后,242例病例诊断结果符合率高达88.02%(213/242),不符合率为11.98%(29/24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诊断结果不符合影响因素中,标本图像选择疏漏、图像不清晰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资料不完整、诊断结果不统一,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基于计算机信息的远程诊疗技术在组织病理学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在目前临床应用中仍存在一定问题,需不断完善远程组织病理学诊断流程,构建更为完善的远程诊疗平台,为组织病理学远程诊疗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018年06期 v.10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4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5 ] - 钟成;赵亚亚;赵卫红;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5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和非认知功能障碍组,探讨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功能的危险因素。结果105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55例Mo CA评分<26分,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2.38%。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血钙、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和空腹C肽水平降低及透析前后体重变化过快均是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较高,而中度贫血、胰岛素抵抗、透析过程中体重明显变化与老年患者认知功能减退关系密切。
2018年06期 v.10 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4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9 ] - 蔡寸;李茵;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 flux hemodialysis,HFHD)对老年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与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本院首次拟行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治疗的86例老年ESR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HD、HFHD治疗[超滤系数分别为50 ml/(h·mm Hg)与9.8 ml/(h·mm Hg)],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前后的钙磷代谢水平、甲状旁腺功能及透析充分性。结果透析6、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磷、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 PTH)与β_2微球蛋白(β_2 microglobulin,β_2-MG)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透析前及同期对照组(P_均<0.05),其总变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对照组患者透析12个月后的血磷与i PTH水平均显著低于透析前(P_均<0.05)。结论与常规HD相比,HFHD能显著提高对老年ESRD患者血磷的清除效果,更好地纠正钙磷代谢紊乱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且透析充分性更强。
2018年06期 v.10 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9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62 ] - 李佳;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纳美芬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心肌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163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9例)和研究组(9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纳美芬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纳美芬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心肌标志物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显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_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MB,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 Tn I)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_均<0.05),且研究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_均<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8.94%︰88.41%,P_均<0.05)。结论纳美芬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具有明显的心肌保护作用,安全性较高。
2018年06期 v.10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2 ] - 伏媛;许姗姗;张杰;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重症监护期内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本院接受异体肾移植手术的患者242例为研究对象,将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内出现医院感染的38例患者纳入感染组,将未出现ICU内医院感染的204例患者纳入未感染组。对感染患者的血液、痰液、中段尿等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对可能影响肾移植患者在重症监护期内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42例患者在重症监护期共出现38例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5.7%,感染部位主要是泌尿道和呼吸道。共分离出45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占71.1%,其中肺炎克雷伯菌10株(22.2%)、大肠埃希菌13株(28.9%);革兰阳性菌占28.9%,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17.8%)、肠球菌5株(1.1%)。药敏试验结果提示,肾移植术后ICU医院感染的致病菌耐药程度整体较高,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对米诺环素、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较敏感,耐药率分别为10.0%、30.0%、30.0%;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米诺环素、美罗培南较敏感,耐药率均为7.7%;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利福平较敏感,耐药率均为25.0%;肠球菌对大多抗生素耐药性均较高;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的菌株。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住ICU时间长、血糖高、留置导尿管>4天、排斥反应、术前血液透析时间≤1年是影响肾移植术后重症监护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肾移植术后,应加强对高血糖、出现排斥反应及术前血液透析时间≤1年的易感染患者的预防控制,并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时拔管或转入普通病房,积极降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对于已出现感染的患者,应根据病原学特点选择合理的抗生素治疗方案,提高医疗质量。
2018年06期 v.10 146-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8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9 ] - 马春剑;
目的探讨早期免疫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SAP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谷氨酰胺、鱼油及精氨酸等免疫制剂。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指标、炎症指标、免疫指标及疾病后期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营养支持第14天,研究组患者血清清蛋白和前清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303,P=0.023;t=2.336,P=0.012),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2.431,P=0.016)。研究组患者营养支持第7天及第14天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2.628,P=0.010;t=3.508,P=0.001)。营养支持第14天,研究组患者血清Ig A和Ig 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124,P=0.036;t=3.096,P=0.002)。虽然两组患者感染性胰腺坏死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未见明显差异(P_均>0.05),但研究组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脓毒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086,P=0.024;χ~2=5.191,P=0.023),研究组患者入住ICU天数及总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t=2.494,P=0.014;t=2.183,P=0.031)。结论免疫肠内营养可以更有效地降低SAP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维持患者机体营养状态,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2018年06期 v.10 151-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3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3 ] - 胡颖;冯驸;刘华;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咪达唑仑对困难气道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患者的镇静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于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拟行纤维支气管镜插管的困难气道患者13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69例)和对照组(69例)。在常规麻醉基础上,研究组患者采用咪达唑仑联合右美托咪定辅助,对照组患者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麻醉满意后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0)、插管前(T1)、插管时(T2)、插管后1分钟(T3)及插管后5分钟(T4)的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脉博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 O_2)以及Ramsay镇静评分,在T0、T2及T4时采集患者的动脉血检测患者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及血糖水平变化情况,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T1~T4时的HR、MA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T2~T4时Ramsay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均<0.05)。两组患者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血糖水平在T2时显著升高而在T4时显著降低(P均<0.05),研究组患者在T2时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在T4时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均<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咪达唑仑对于困难气道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患者的镇静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机体的应激反应程度,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2018年06期 v.10 156-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2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3 ] - 何亚妮;曾苹;徐娟;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与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PEWS)评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131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入院后均采取积极对症治疗,包括治疗创伤、控制感染、呼吸支持、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将患儿入院且诊断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作为研究起点,患儿痊愈出院或死亡作为终点。根据预后情况将入选患儿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APACHEⅡ评分和PEWS评分评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预后。结果存活组患儿入院后第3天APACHEⅡ评分低于第1天,死亡组患儿入院后第3天APACHEⅡ评分高于第1天,均具有显著差异(P_均<0.05);存活组患儿入院后第1天和第3天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死亡组(P_均<0.05)。存活组患儿入院后第3天PEWS评分低于第1天,死亡组患儿入院后3天PEWS评分高于第1天,均具有显著差异(P_均<0.05);存活组患儿入院后第1天和第3天PEWS评分均低于同期死亡组(P_均<0.05)。入院后第1天,APACHEⅡ评分变量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0,PEWS评分变量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6;入院后第3天,APACHEⅡ评分变量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2,PEWS评分变量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3。结论 APACHEⅡ评分与PEWS评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预后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值得临床借鉴。
2018年06期 v.10 161-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2 ] - 刘才华;严虹;王世英;张鲲;袁莉莉;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整体抽样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武汉市中心医院行股骨颈骨折根治术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血清中白细胞分类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术后6、12、24、48小时,两组患者机械痛阈值均显著高于术前(P_均<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机械痛阈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比率、单核细胞比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术后尿潴留、恶心、呕吐、低氧血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5)。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疼痛阈值均呈正相关(r=0.452、0.538、0.526、0.234;P<0.05),与淋巴细胞比率呈负相关(r=-0.634;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对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镇痛效果较好,且可减轻炎性反应。
2018年06期 v.10 165-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6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2 ] - 黄迪佳;包永健;陈林;陆怡安;
目的观察抗菌药降阶梯方案对老年重症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老年重症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的方式分将其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降阶梯方案进行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呼吸力学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控制时间和入住ICU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_均<0.01),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吸气峰压(peak inspiratory pressure,PIP)、动态顺应性(dynamic compliance,Cdyn)、吸气阻力(airway resistance,Raw)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1),血清脑钠肽、C反应蛋白、白介素-6、降钙素原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1)。结论抗菌药降阶梯方案对老年重症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疗效较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2018年06期 v.10 169-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7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6 ] - 杨晶晶;聂秀红;魏兵;畅怡;张霖;
目的通过比较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一般情况、症状评估、肺功能参数、肌力、运动耐力、人体成分,探讨体重差异对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75例已确诊的稳定期COPD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全球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Ⅱ~Ⅳ级]为研究对象,按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将其分为正常体重组、超重组、肥胖组,所有入组患者在1天内完成一般资料的采集,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BMI;完成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会(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 MRC)问卷,6分钟步行试验(six minutes walk test,6MWT);完成肺功能检查及最大吸气压(maximal inspiratory pressure,MIP)和最大呼气压(maximal expiratory pressure,MEP)的测定;完成握力测量和人体成分测量。结果(1)肥胖组和超重组患者既往1年COPD急性发作(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次数均明显少于正常体重组(P_均<0.05)。(2)肥胖组患者握力、MEP、6分钟步行距离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P_均<0.05)。(3)超重组和肥胖组患者脂肪质量、去脂体重指数、脂肪质量指数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P_均<0.05)。(4)COPD患者BMI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率(FEV1/FVC)、去脂体重、脂肪质量、去脂体重指数、脂肪质量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257,P=0.026;r=0.453,P=0.000;r=0.921,P=0.000;r=0.756,P=0.000;r=0.870,P=0.000),与AECOPD次数、功能残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FRC)、补呼气量(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ERV)呈显著负相关(r=-0.350,P=0.002;r=-0.293,P=0.010;r=-0.442,P=0.000)。(5)COPD患者脂肪质量与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残气量(residual volume,RV)、FRC、ERV呈显著负相关(r=-0.303,P=0.008;r=-0.262,P=0.023;r=-0.380,P=0.001;r=-0.435,P=0.000)。COPD患者去脂体重指数与6分钟步行距离、握力、MEP呈显著正相关(r=0.251,P=0.030;r=0.571,P=0.000;r=0.353,P=0.002),与MIP、AECOPD次数呈显著负相关(r=-0.249,P=0.031;r=-0.306,P=0.008)。结论在性别、年龄、气流受限程度无明显差异的条件下,合并肥胖的COPD患者可能具有较好的肌力、运动耐力及预后。随着BMI的增加,COPD患者人体成分发生了改变,去脂体重及脂肪质量均明显增加,去脂体重及脂肪质量与BMI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2018年06期 v.10 173-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8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9 ] - 张红侠;贾健安;芮兵;
目的分析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fPSA)及f PSA/tPSA对急性前列腺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解放军105医院和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前列腺炎患者96例纳入观察组,另将同期两院门诊健康体检的正常健康男性5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其血清tPSA、fPSA水平,计算f PSA/tPSA比值并比较其差异,分析tPSA+fPSA、前列腺磁共振及直肠超声在急性前列腺炎诊断中的符合率、敏感性及特异性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tPSA和fPS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而fPSA/tPSA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fPSA和tPSA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_均<0.05),而f PSA/tPSA比值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fPSA+tPSA+前列腺磁共振+直肠超声联合检测诊断急性前列腺炎的符合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显著高于fPSA+tPSA、前列腺磁共振及直肠超声单独检测(P_均<0.05)。结论 tPSA、fPSA水平及fPSA/tPSA比值在急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应联合传统的前列腺磁共振和直肠超声检测以提高其符合率、敏感性和特异性。
2018年06期 v.10 179-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3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8 ] - 杨美华;庞利;李慧;马又嘉;袁顺琼;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结直肠息肉患者573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观察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情况,按照是否发生迟发性出血分为出血组(26例)和未出血组(547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573例结直肠息肉患者发生术后迟发性出血26例,发生率为4.54%。两组患者性别、术前服用阿司匹林/华法林/氯吡格雷例数、血红蛋白水平、吸烟例数、息肉数量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0.05);出血组中年龄≥50岁、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术中出血、追加镇静药物、息肉直径≥0.9 cm的患者均显著多于未出血组(P_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合并高血压、术中出血、追加镇静药物为影响结直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结直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受多种因素影响,为预防其发生,应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
2018年06期 v.10 182-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8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52 ] - 白璐;刘海霞;陈必良;
目的分析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联合检测预测2型糖尿病围绝经期女性外周血管病变(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PVD)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134例2型糖尿病围绝经期女性纳入观察组,其中合并PVD 67例(PVD组),未合并PVD 67例(无PVD组),另选择于本院行健康体检的67例围绝经期女性纳入对照组。调查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病程、糖尿病病史、药物使用等相关情况,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SOD及MDA水平,分析SOD和MDA与2型糖尿病围绝经期女性PVD的相关性。结果无PVD组与PVD组患者的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_均>0.05);无PVD组和PVD组患者SO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5),MD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且PVD组患者SOD水平显著低于无PVD组(P<0.05),MDA水平显著高于无PVD组(P<0.05);2型糖尿病围绝经期女性PVD与SOD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473,P<0.01),与MDA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461,P<0.01)。结论 SOD与MDA与2型糖尿病围绝经期女性PVD具有明显相关性,二者联合检测对预测2型糖尿病围绝经期女性PVD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018年06期 v.10 185-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9 ] - 黄晶;白华;张明铭;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血清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1q/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protein-9,CTRP9)的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于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确诊的59例PCOS患者纳入观察组,按照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8 kg/m~2定义为肥胖)将其分为观察A组(非肥胖,28例)和观察B组(肥胖,31例);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行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女性纳入对照组,根据BMI分为对照A组(非肥胖,31例)和对照B组(肥胖,29例)。检测并对比四组受检者血清Vaspin、CTRP9水平,分析其一般情况及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Vaspi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TR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COS患者Vaspin水平与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120~180分钟葡萄糖代谢率(M120-180)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20、-0.18;P_均<0.05),与BMI、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睾酮水平及腰围、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21、0.19、0.20、0.20、0.19、0.21、0.19、0.21;P_均<0.05)。PCOS患者CTRP9水平与HDL-C、M120-180呈正相关(r分别为0.20、0.18;P_均<0.05),与BMI、TC、LDL-C、FINS、TG、总睾酮水平及腰围、HOMA-IR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21、-0.19、-0.20、-0.20、-0.19、-0.21、-0.19、-0.21;P_均<0.05)。结论与健康人群相比,PCOS患者血清Vaspin水平较高,CTRP9水平较低;BMI、TC、HDL-C、腰围、FINS、TG、总睾酮、HOMA-IR、LDL-C、M120-180与血清Vaspin、CTRP9水平均密切相关。
2018年06期 v.10 188-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2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9 ] - 王瑞;郭乐峰;王昊;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h)22、Th17、白介素(IL)-17、IL-22表达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分析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54例纳入宫颈癌组,选择同期本院门诊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50例纳入CIN组,选择同期本院体检中心各项体检指标正常的健康体检者50例纳入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三组研究对象的IL-17、IL-22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Th22、Th17比例。结果宫颈癌组患者Th17比例和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CIN组和对照组(P_均<0.05),其中CIN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_均<0.05);宫颈癌组患者Th22比例和IL-22水平均明显高于CIN组和对照组(P_均<0.05),其中CIN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_均<0.05)。结论 Th17、Th22、IL-17、IL-22直接或间接参与了宫颈癌细胞增殖、侵袭及淋巴结转移,在宫颈癌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8年06期 v.10 192-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2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9 ] - 刘娟;李竞;
目的探讨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hyerosmolar nonketotic diabetic coma,HNDC)影响因素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内分泌科2014年6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66例HNDC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入院后2周内是否发生MCI为因变量,其他影响因素为自变量,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HNDC患者并发MCI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纳入的66例患者中,16例于入院2周内发生MCI,其余50例患者无认知功能异常。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8年、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4、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16.3 ng/ml、合并休克为HNDC患者发生MCI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中及以上学历、胰岛素持续注射治疗为HNDC患者发生MCI的保护因素。结论对于糖尿病病程>8年、HOMA-IR>4、NSE水平>16.3 ng/ml、合并休克的HNDC患者,应尽早干预,以避免MCI的发生,改善其预后。
2018年06期 v.10 196-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6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9 ] - 刘艳;王丽丽;施光南;
目的分析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4月至2017年9月确诊并救治的88例高位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观察组患者行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VAS评分和ODI评分、手术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切口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_均<0.01)。术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_均<0.01),手术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降低术后疼痛评分及功能障碍评分,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2018年06期 v.10 201-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8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93 ] - 伍晟赟;吕蔡;
目的比较3D腹腔镜与传统2D腹腔镜经腹腔入路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因复杂性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于海口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3D组和2D组,每组各32例。3D组患者行3D腹腔镜手术,2D组患者行传统2D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耗时和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3D组患者总手术时间明显短于2D组(P<0.05)。3D组在输尿管显露切开、双J管置入和输尿管缝合步骤的耗时均明显短于2D组(P_均<0.05)。3D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2D组(P<0.05),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显著短于2D组(P<0.05)。2D组患者术后发生2例漏尿,经持续引流1周后好转。两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感染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肾积水均有改善,均未出现肾萎缩。结论 3D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使患者在微创治疗中获益更多,值得推广。
2018年06期 v.10 205-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4 ] - 岑运光;李伟;张旭日;吴多智;谢方遒;崔晓燕;廖卫;
目的分析曲美他嗪联合β受体阻滞剂对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心功能及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研究组患者给予曲美他嗪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β受体阻滞剂治疗,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NT-pro BNP水平及运动耐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达到运动终点的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运动试验阳性例数少于对照组,最大心率小于对照组,6分钟最大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_均<0.01);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LVEDV和NT-pro BN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5),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曲美他嗪联合β受体阻滞剂能提高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有效降低NT-pro BNP水平,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运动耐量。
2018年06期 v.10 208-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9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5 ] - 杨今言;王玉;卢娟;陈赵慧;宋珍珍;
目的探究神经性皮炎患者心理状态与其血清Ig E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本院治疗的神经性皮炎患者126例纳入神经性皮炎组,选择本院同期12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组。测量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ve scale,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及血清IgE水平。结果神经性皮炎组患者SDS和SAS评分、血清IgE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_均<0.05)。且不同抑郁程度的神经性皮炎患者血清IgE水平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F=9.7856,P<0.0001);血清Ig E水平与抑郁程度呈正相关(r=0.0315,P<0.05)。不同焦虑程度神经性皮炎患者血清IgE水平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F=22.8784,P<0.0001);血清IgE水平与焦虑程度呈正相关(r=0.0473,P<0.05)。结论神经性皮炎患者血清IgE水平随焦虑、抑郁程度加重而升高,检测血清Ig E水平有助于判断患者的心理状态。
2018年06期 v.10 212-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6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3 ] - 赵刚;廖翠薇;颜小杭;
目的探究双源CT对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怀疑为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双源CT组与超声心动图组,每组各145例。比较双源CT与超声心动图对心脏内部畸形、心脏与大血管连接处畸形、心脏外部大血管畸形的检出率,以及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290例患者经手术证实均为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双源CT组患者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超声心动图组(97.24%︰79.31%,P<0.05)。双源CT组患者心脏内部畸形、心脏与大血管连接处畸形的检出率分别为95.12%和95.00%,超声心动图组分别为100.00%和90.00%,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_均>0.05);双源CT组患者心脏外部大血管畸形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超声心动图组(98.81%︰64.94%,P<0.05)。结论双源CT是一种无创、安全、经济、便捷的高质量客观影像检查方式,对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能够弥补超声心动图在心脏外部畸形诊断方面的不足。
2018年06期 v.10 216-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2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