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轶;李向阳;单琳;
目的建立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病理生理特征相似的慢性间歇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动物模型,探究动物模型小脑和海马组织中谷氨酸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称重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只,每日白天将观察组大鼠放入低氧仓内,并向内循环输入压缩空气和氮气。记录并比较两组大鼠的体重、小脑和海马重量及其组织中谷氨酸水平。结果第7、14、21、28、35天,观察组大鼠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5);观察组大鼠小脑和海马重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5),大鼠小脑重量/大鼠体重、海马重量/大鼠体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大鼠小脑和海马组织中谷氨酸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5)。结论 OSAHS与机体代谢功能紊乱密切相关,CIH动物模型大鼠体重、小脑和海马重量及小脑和海马组织中谷氨酸水平均下降。
2018年12期 v.10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新静;陆小威;苏佳;朱际平;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拟诊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采用伊曲康唑治疗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伏立康唑治疗的40例患者纳入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时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10、IL-4及IL-12]水平,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各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TNF-α和IL-1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5),IL-10和IL-4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结论伏立康唑治疗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在严格控制不良反应的情况下,适合推广使用。
2018年12期 v.10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0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韩静;张红梅;赵立森;孟宪聪;王秀军;
目的探究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心身状态、心理控制源、心理痛苦状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142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61例合并胸腔积液的患者纳入观察组,81例未合并胸腔积液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身状态、心理控制源及心理痛苦评分,并分析心身状态与心理控制源、心理痛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社会维度、心理维度、躯体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有势力的他人控制量表(powerful others health locus of control,PHLC)评分和心理痛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内控性量表(internality health locus of control,IHLC)和机遇量表(chance health locus of control,CHLC)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5)。观察组存在心理痛苦源中睡眠问题及呼吸困难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观察组患者心身状态各维度评分和总分与心理痛苦评分均呈正相关(r_(社会维度)=0.336,r_(心理维度)=0.477,r躯体维度=0.258,r_(心理行为可塑性维度)=0.486,r_(总分)=0.562;P_均<0.05);心理维度、心理行为可塑性维度、心身状态总分与PHLC评分均呈正相关(r_(心理维度)=0.612,r_(心理行为可塑性维度)=0.642,r_(总分)=0.478;P_均<0.05),与IHLC评分均呈负相关(r_(心理维度)=-0.680,r心理行为可塑性维度=-0.681,r_(总分)=-0.566;P_均<0.05);心身状态总分与CHLC评分呈正相关(r_(总分)=0.246,P <0.05)。结论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心理状况较差,其心身状态与心理控制源、心理痛苦均有显著相关性,在治疗过程中需予以心理干预。
2018年12期 v.10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8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虎盘林;赵海平;张琳;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对急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北京博爱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用的血液净化治疗方案将其分为CRRT组(45例)和间歇性血液透析(intermittent hemodialysis,IHD)组(37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_2)、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电解质指标(Na~+、K~+)、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UN、Scr、Na~+、K~+水平、LVEF、CO、SV、SaO_2、PaO_2、MAP、HR、RR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0.05)。治疗后,CRRT组患者BUN、Scr、Na~+、K~+水平及HR、RR、MAP均显著低于IHD组(P_均<0.05),SV、LVEF、CO、PaO_2、SaO_2均显著高于IHD组(P_均<0.05)。结论 CRRT能够有效改善急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肾功能与心功能,并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和水电解质平衡。
2018年12期 v.10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8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潘旭阳;李文华;江杰;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预防效果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24例行PCI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2例。两组患者均根据实际病情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前行常规水化,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 d的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血浆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及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死亡率及CIN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Scr、BUN、CRP、CysC水平及Ccr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0.05)。术后2 d,两组患者Scr、BUN、CRP及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前(P_均<0.05),而Ccr显著低于本组术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Scr、BUN、CRP及CysC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_均<0.05),Ccr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CIN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肾功能,且可有效预防CIN的发生。
2018年12期 v.10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7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夏碧桦;李冀;周小钰;喻川;韩克跃;何明菊;杨菲;冉群钗;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及内脂素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短期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影响,为筛查PCI术后高危人群和制订AMI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成功行PCI的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3个月,根据PCI术后是否发生MACE,将入选患者分为MACE组(26例)和非MACE组(74组),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24 h血清VEGF、cTnI及内脂素水平,以及上述指标对于MACE的影响。结果 MACE组患者PCI术后24 h血清VEGF、cTnI及内脂素水平均显著高于非MACE组(P_均<0.05);VEGF(OR=1.368)、cTnI(OR=1.231)、内脂素(OR=1.812)均为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_均<0.05),VEGF、cTnI及内脂素水平越高,PCI术后发生MACE的风险越高。结论血清VEGF、cTnI及内脂素水平升高对于评估AMI患者PCI术后短期内发生MACE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上述指标水平显著升高应引起警惕,可能有并发MACE的风险。
2018年12期 v.10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5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伟;范卫泽;傅向华;郝国贞;姜云发;谷新顺;
目的探讨预防性冠状动脉内应用不同剂量山莨菪碱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cute inf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AIMI)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心肌灌注水平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炎症机制。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4月至2015年11月AIMI发病12小时内行直接PCI的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四组:A组(阿托伐他汀20 mg+山莨菪碱1500μg),B组(阿托伐他汀20 mg+山莨菪碱3000μg),C组(阿托伐他汀40 mg+山莨菪碱1500μg),D组(阿托伐他汀40 mg+山莨菪碱3000μg),每组各28例。以术后心肌梗死溶栓(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心肌灌注分级(TIMI myocardial perfusion grades,TMPG)(TMPG)3级的比例作为主要终点。以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MB,CK-MB)、心脏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cTnI)峰值水平评估心肌梗死面积。术前及术后24 h各检查1次炎性反应标志物[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介素-6(interleukin,IL-6)、P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入院时及术后90 min各查心电图1次,记录各组患者完全ST段回落(ST-segment resolution,STR)的情况。随访术后30 d及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探讨有助于直接PCI术后达TMPG 3级的独立因素,阐明山莨菪碱和阿托伐他汀各自的主效应及交互作用。结果直接PCI术后,D组TMPG 3级患者占比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11),TIMI 3级和完全STR的患者占比均有高于其他组的趋势(P分别为0.073和0.051)。D组患者CK-MB、cTnI峰值水平最低,术后3 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最高。山莨菪碱联合阿托伐他汀具有降低CK-MB峰值水平的协同效应(P=0.001),仅具有升高LVEF的协同效应趋势(P=0.284)。给予山莨菪碱后,四组患者术中、术后均未见严重的过缓/过速心律失常发生。血栓积分3~4分、冠状动脉舒张压降低均为AIMI患者行直接PCI术后心肌灌注不良(表现为TMPG <3级)的独立危险因素(P_均<0.05),而预防性冠状动脉内应用山莨菪碱3000μg则为其保护性因素(P <0.05)。行直接PCI术后24 h,D组患者hs-CRP、IL-6、P选择素、ICAM-1水平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均<0.05)。各组患者随访30 d及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预防性冠状动脉内应用高剂量山莨菪碱(3000μg)联合高剂量阿托伐他汀(40 mg)可更有效地改善AIMI患者行直接PCI术后的心肌灌注水平,减少无复流的发生,缩小梗死面积,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2018年12期 v.10 49-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7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冯月英;戴蓉芳;施惠华;曹国良;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就诊的22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纳入观察组(118例),单纯冠心病患者纳入对照组(110例),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ApoB水平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结果观察组患者TC、TG、LDL-C、BUN、Scr、FPG、HbA1c、Apo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eGFR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ApoB预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肾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743。结论 ApoB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肾损伤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2018年12期 v.10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韩友建;张湘瑜;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治疗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112例难治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左西孟旦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每组各56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肾功能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脏指数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P_均<0.05),且研究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血清肌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左西孟旦能够有效改善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肾功能,且安全性好。
2018年12期 v.10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0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彭城;祁春梅;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变化与其心室重塑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住院的94例CHF患者纳入研究组,采用Holter检查系统检测其HRV时域各指标和超声心动图指标,选取本院同期94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和ROC曲线分析HRV各指标与心室重构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患者24 h内正常R-R间期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 of intervals for 24hours,SDNN)、24 h内每5 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averages of intervals,SDANN)、24 h内每5 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mean of standard deviation of intervals for 5 minutes,SDNNI)、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 of difference of successive intervals,rMSSD)及正常R-R间期标准差≥50 ms的百分数(the proportion of intervals differing more than 50 ms,PNN50)、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早期与舒张末期血流充盈速度比值(E/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心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T)、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wall thickness,IVS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LVEDD与HRV时域各指标均呈明显负相关(P_均<0.05),LVESD与r MSSD、PNN50均呈明显负相关(P_均<0.05),LVEF、E/A与r MSSD、PNN50均呈明显正相关(P_均<0.05),IVST、LVPWT与SDNN、SDNNI均呈明显负相关(P_均<0.05)。采用ROC曲线分析评价HRV各指标对心室结构改变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732~0.820,特异度为70.5%~80.2%,敏感度为65.3%~74.7%。结论 CHF患者HRV与心室重塑具有相关性,且HRV时域各指标对预测心室结构改变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2018年12期 v.10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2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邵英;杨永芳;秦明芳;肖义泽;许雯;石青萍;唐娴;文洪梅;段婧;
目的了解云南省≥18岁居民糖尿病流行及分布现况。方法 2013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云南省≥18岁常住人口6000人,通过问卷调查、空腹血糖及服糖后2 h血糖检测,分析调查对象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患病及分布情况。结果共获得5828例有效样本,云南省≥18岁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6.7%(男性为6.2%,女性为7.2%),男性与女性糖尿病患病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408,P=0.523);调查对象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χ~2=93.511,P<0.001);城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农村居民(χ~2=37.145,P<0.001)。调查对象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患病率为3.1%(男性为3.4%,女性为2.7%),IFG患病率呈现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的趋势(χ~2=8.042,P=0.005),回族居民IFG患病率高于其他民族(χ~2=15.442,P=0.004)。调查对象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患病率为3.1%(男性为3.0%,女性为3.3%),男性与女性IGT患病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1.246,P=0.264)。调查对象IGT患病率呈现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的趋势(χ~2=60.320,P<0.001);回族居民IGT患病率高于其他民族(χ~2=46.178,P<0.001),城市居民IGT患病率高于农村居民(χ~2=7.205,P<0.001)。调查对象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6.2%(男性为6.4%,女性为6.0%),男性与女性糖尿病前期患病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2.136,P=0.144)。调查对象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呈现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的趋势(χ~2=60.548,P<0.001);回族居民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高于其他民族(χ~2=55.094,P<0.001),城市居民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高于农村居民(χ~2=19.635,P<0.001)。结论云南省≥18岁居民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总体患病率低于全国多数地区水平,但≥60岁老年人及城市地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较高。
2018年12期 v.10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7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 ] - 高广华;王军;郭华贤;
目的比较经鼻间歇气道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4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呼吸困难新生儿7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采用NIPPV的患儿纳入NIPPV组(32例),采用NCPAP的患儿纳入NCPAP组(38例)。比较两组患儿抢救结局、呼吸机使用时间、有创通气比例、平均住院天数及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变化,统计患儿死亡率和死亡时间,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抢救成功率和死亡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0.05)。NIPPV组患儿氧疗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NCPAP组(P_均<0.05),有创通气比例显著低于NCPAP组(P<0.05)。治疗后1 h,NIPPV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PaO_2)显著高于NCPAP组(P<0.05);治疗后12 h,NIPPV组患儿PaO_2、pH均显著高于NCPAP组(P_均<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显著低于NCPAP组(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两组患儿病死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NIPPV能够缩短呼吸困难新生儿氧疗时间和住院天数、降低有创通气比例、改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可作为NCPAP的替代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2018年12期 v.10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6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业军;康淑红;王萌萌;徐元芹;
目的探究匹多莫德口服液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5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118例RRTI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及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持续3个月。观察组患儿在上述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口服,持续6周。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水平变化,记录患儿随访1年期间呼吸道感染次数、症状消失时间,评价两种方案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血清IgG和IgA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_均<0.05),且观察组患儿血清IgG和Ig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血清IgM水平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两组患儿均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期间,观察组患儿呼吸道感染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抗生素使用时间、咳嗽时间、发热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_均<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见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用药依从性良好。结论匹多莫德口服液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儿童RRTI的安全性较好,可有效提高患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RRTI发作频次,值得推广应用。
2018年12期 v.10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燕;顾建全;孙溪溪;
目的探讨限制性会阴侧切对初产妇产后6~8周性功能、盆底功能及盆底肌肌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均行会阴侧切的阴道分娩且于产后6~8周复查的194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中行限制性会阴侧切的97例产妇纳入观察组,行常规会阴侧切的97例产妇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住院天数、性功能、盆底功能及盆底肌肌力变化。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01),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01),产后疲劳程度异常率、阴道压力异常率、Ⅰ类肌肌力异常率及Ⅱ类肌肌力异常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01),性欲、性满意度、性高潮、阴道润滑、性交疼痛、性唤起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01)。结论限制性会阴侧切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和盆底肌肌力影响小,产妇性功能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借鉴。
2018年12期 v.10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4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仰晨;王东红;谈静;
目的探讨阴道镜活检联合宫颈环形电刀(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锥切术在宫颈微小型浸润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本院行LEEP锥切术并经术后病理确诊的120例宫颈微小型浸润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不同阴道镜活检结果分组患者术后切除组织厚度、浸润深度及面积,比较术后不同切缘阳性和不同间质浸润深度患者重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situ,AIS)、微小型浸润癌残留率及总体病变残留率。分析宫颈微小型浸润癌患者LEEP锥切术术后病变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术后不同切缘阳性组、不同间质浸润深度组患者HSIL/AIS、微小型浸润癌残留率及总体病变残留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阴道镜活检诊断宫颈微小型浸润癌的灵敏度为5.0%(6/120),特异度为100.0%(120/120),漏诊率为95.0%(114/120)。活检诊断为HSIL/AIS时,浸润深度和面积均显著大于LSIL和微小型浸润癌(P_均<0.05)。年龄(OR=1.652)、切缘阳性(OR=2.157)及浸润深度(OR=1.835)均为宫颈微小型浸润癌患者LEEP锥切术后病变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P_均<0.05)。结论阴道镜活检联合LEEP锥切术可提高宫颈微小型浸润癌的诊断率,为制订后续治疗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2018年12期 v.10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李娜;刘西玲;刘鹏;种莉;侯辰;
目的对比家系型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与散发型VM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之间的差异,以明确家系型VM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于本院眩晕门诊就诊的所有VM患者共386例,根据是否有家族聚集性将其分为家系型VM和散发型VM,对比两类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结果 (1)所有VM患者中,23.06%(89/386)为家系型。(2)家系型VM男女患者发病比例为1∶1.41,散发型VM为1∶2.57,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3)家系型VM患者平均起病年龄为(20.35±4.18)岁,散发型VM为(28.27±5.50)岁,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4)家系型VM患者VM发作频率高于散发型VM(P <0.05),平均每次发作持续时间长于散发型VM(P <0.05);两类患者均以眩晕为最常见表现,头晕及前庭视觉症状较少见,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但家系型VM患者主要症状的严重程度较散发型VM患者严重(P <0.05);出现典型伴随症状的比例均高于散发型VM(P_均<0.05)。结论相比散发型VM,家系型VM患者的起病年龄更小,症状更典型,病情更严重,提示基因因素可能影响了VM的相关症状,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2018年12期 v.10 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康春梅;张丹铃;余丽萍;陈圣;
目的分析泉州地区不同分子分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为判断泉州地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分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8年3月于福建省泉州地区经病理确诊的54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资料,按照分子分型将患者分别纳入Luminal A型组(32例)、Luminal B型组(332例)、HER-2过表达型组(127例)及三阴型组(51例),比较四组患者超声声像图特征,总结不同分子分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判断依据。结果不同分子分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声像图特征中,病灶最大直径、纵横比、形态、边界、分叶、毛刺、微钙化、后方回声、高回声晕特征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_均<0.05),血流特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泉州地区不同分子分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超声声像图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能够为临床乳腺癌分子分型的早期评估与判断提供一定参考。
2018年12期 v.10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胡光亮;马振华;徐迈;类婷婷;
目的研究骨关节炎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COMP)、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7(a disint egrin and metalloprotease with thrombospondin motifs-7,ADAMTS-7)及mRNA表达水平。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统计三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患者关节液中TNF-α、IL-17及COMP水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患者滑膜组织中ADAMTS-7 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滑膜组织中ADAMTS-7表达水平,分析骨关节炎病变程度与上述指标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重度病变组患者年龄均明显大于轻度病变组和中度病变组(P_均<0.05),病程均明显长于轻度病变组和中度病变组(P_均<0.05),Lysholm评分均明显低于轻度病变组和中度病变组(P_均<0.05)。重度病变组患者关节液中TNF-α、IL-17及COMP水平均显著高于中度病变组和轻度病变组(P_均<0.05),中度病变组患者TNF-α、IL-17及COMP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病变组(P_均<0.05)。ADAMTS-7蛋白表达强度和ADAMTS-7 mRNA表达水平在不同病变程度患者的滑膜组织中表达强度比较:重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轻度病变组。骨关节炎病变程度与滑膜组织ADAMTS-7蛋白、ADAMTS-7 mRNA表达及关节液中COMP、IL-17及TNF-α表达均呈正相关(P_均<0.05),与Lysholm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骨关节炎患者TNF-α、IL-17、COMP、ADAMTS-7及m RNA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2018年12期 v.10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1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张先莉;朱利峰;
目的比较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with fusion,ACCF)、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with fusion,ACDF)及Hybrid三种手术方案对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88例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ACCF组(28例)、ACDF组(37例)及Hybrid组(23例),比较三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围术期资料与随访结果。结果三组患者基线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引流量及住院天数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操作,围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一例死亡。所有患者术后随访48~10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78个月,ACCF组、ACDF组、Hybrid组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80.1个月、78.6个月、77.2个月。组内比较:末次随访时,三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均<0.05),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 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_均<0.05),颈椎生理曲度Cobb角均显著大于术前(P_均<0.05),且ACCF组和ACDF组患者颈椎整体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和手术节段ROM均显著低于术前(P_均<0.05),相邻节段ROM均显著高于术前(P_均<0.05);Hybrid组患者手术前后ROM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组间比较:末次随访时,三组患者VAS评分、JOA评分、Odom's分级标准、邻近节段退变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Hybrid组患者颈椎生理曲度Cobb角均显著大于ACCF组和ACDF组(P均<0.05),颈椎整体ROM与手术节段ROM均显著高于ACCF组和ACDF组(P均<0.05),相邻节段ROM均显著低于ACCF组和ACDF组(P_均<0.05),且ACDF组患者颈椎生理曲度Cobb角显著大于ACCF组(P <0.05)。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融合节段均实现骨性融合。结论 ACCF、ACDF、Hybrid三种手术方案对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中远期疗效相当,其中Hybrid手术能够更好地重建患者颈椎曲度,保持手术节段与颈椎整体的ROM,减少邻近节段的活动代偿。
2018年12期 v.10 104-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5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王静;苏红梅;蒋琳;曹静;
目的分析老年多发性创伤骨折患者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EDVT)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2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273例老年多发性创伤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围术期有无LEDVT,将其分为LEDVT组和非LEDVT组。统计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病程、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创伤类型、骨折部位、骨折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抗凝药物使用情况、术后卧床时间、合并症、吸烟史、饮酒史等资料。对以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多发性创伤骨折患者围术期LE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73例患者中,61例(25.95%)发生LEDVT。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骨折类型、手术时间、术后是否使用抗凝药物、术后卧床时间、是否合并糖尿病、有无吸烟史均为老年多发性创伤骨折患者围术期LEDVT的影响因素(P_均<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BMI> 30 kg/m~2、手术时间≥2 h、术后卧床时间≥5 d、合并糖尿病、有吸烟史均为老年多发性创伤骨折患者围术期LE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_均<0.05)。结论老年多发性创伤骨折患者围术期LEDVT较为常见,临床上需根据患者年龄、BMI、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合并糖尿病及吸烟史等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尽量避免LEDVT的发生。
2018年12期 v.10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2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 ] - 马玉龙;彭涛;杨毅军;
目的分析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儿童先天性皮肤并指畸形的效果及皮瓣成活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12月本院门诊收治的先天性皮肤并指畸形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辅助手术操作,对照组患儿在放大镜下手术操作。比较两组患儿皮瓣成活情况、整体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医生和家属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皮瓣存活率、医生和家属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畸形均得到矫正,指蹼长度良好,功能及外观与健侧手指十分接近;对照组患儿9处畸形矫正不理想,外观和功能与健侧手指差异较大。结论显微外科技术辅助治疗儿童先天性皮肤并指畸形,能够达到较理想的治疗结果,患儿患指功能和外观与健侧手指接近,并发症少,皮瓣存活率高,医生和家属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高。
2018年12期 v.10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9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黎小花;刘阿静;邢娟;张晓赞;宁沛雯;颜辉;
目的探讨高分辨CT增强扫描联合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检测对磨玻璃样病变(ground glass opacity,GGO)患者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西安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高分辨CT检查发现的GGO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采用飞利浦Brilliance 16排螺旋CT进行高分辨增强扫描,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CTC检测,分析良/恶性病变患者的CT征象,对比高分辨CT增强扫描、CTC检测及联合检查诊断早期肺癌的特异度、灵敏度、诊断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67例患者中41例为单纯GGO结节,26例为混合GGO结节;根据病理检查结果显示,67例患者中共有39例为恶性病变,28例为良性病变。恶性病变患者毛刺、分叶、胸膜凹陷征的CT征象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P_均<0.05)。高分辨CT增强扫描诊断早期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低于CTC检测及联合检查(P_均<0.05);联合检查的特异度、灵敏度、诊断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C检测,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_均> 0.05)。结论高分辨CT增强扫描和CTC检测对GGO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有效鉴别病变的良/恶性,二者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诊断的特异度和灵敏度,为早期发现、诊断、治疗肺癌提供参考依据。
2018年12期 v.10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2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傅彩红;徐新;鲍莹;
目的分析关节功能状态对血友病患儿生存质量的影响,探究改善患儿生存质量的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94例血友病患儿为研究对象,使用中文版血友病关节健康评估表2.1(haemophilia joint health score 2.1,HJHS 2.1)评估其关节功能状态,使用中文版儿童生活质量测定量表4.0版(pediat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version 4.0,Peds QL 4.0)、血友病功能独立性评分(functional independence score in haemophilia,FISH)评估其生存质量。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血友病患儿HJHS 2.1评分与PedsQL 4.0评分、FISH的相关性,分析关节功能状态对患儿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 94例患儿平均HJHS 2.1评分为(19.55±2.30)分,平均PedsQL 4.0评分为(1.82±0.63)分,平均FISH为(25.26±5.17)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PedsQL 4.0评分总分及各功能项评分与HJHS 2.1评分总分及各项目评分均呈正相关(P_均<0.05),FISH总分与HJHS 2.1评分总分及各项目评分均呈负相关(P_均<0.05)。结论血友病患儿关节功能状态普遍较差,随着患儿关节功能的恶化,其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下降,是影响患儿生存质量的重要原因,应考虑早期干预。
2018年12期 v.10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孙莉萍;王芳;谢秀华;
目的探讨重症细菌性肺炎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本院ICU收治的196例重症细菌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AAD将其分为AAD组和非AAD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抗生素使用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重症细菌性肺炎患者发生AA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96例重症细菌性肺炎患者中33例发生AAD,总发生率为16.8%。AAD组患者抗生素使用天数显著长于非AAD组(P <0.05),多种抗生素联合应用及应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非AAD组(P_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机械通气、多种抗生素联合应用、应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均为重症细菌性肺炎患者发生AAD的独立危险因素(P_均<0.05)。结论 AAD是重症细菌性肺炎患者抗生素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其中年龄、机械通气、抗生素联用和抗生素种类与AAD的发生有关,临床需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重点防控。
2018年12期 v.10 12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8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 ] - 黄昊;唐芳;白琛;刘亚斌;何明杰;
目的分析128层螺旋CT体层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对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临床高度怀疑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128层螺旋CTA检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分析128层螺旋CTA的影像特点、图像质量及其评估的血管狭窄程度,并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估128层螺旋CTA的诊断效能。结果 80例患者均完成128层螺旋CTA检查,共检查颅内血管165根,其中轻度狭窄32根(19.39%),中度狭窄14根(8.48%),重度狭窄6根(3.64%),闭塞3根(1.82%),正常110根(66.67%);128层螺旋CTA对165根血管中1级、2级、3级可评价血管的显示率分别为86.67%、10.91%、2.42%,均显著高于DSA(75.16%、19.39%、5.45%)(P_均<0.05);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128层螺旋CTA诊断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值分别为96.23%、96.43%、96.36%、92.73%、98.18%、0.917。结论 128螺旋CTA诊断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可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能够准确评估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情况。
2018年12期 v.10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3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开慧;王莉莉;伍焱;杜艳鸣;潘俊;
目的探讨早期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水肿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术后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采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上肢水肿发生情况、肩关节活动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上肢水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肩关节前屈、外旋、内旋和外展活动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_均<0.05),环境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心理领域、生理领域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结论早期功能锻炼可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水肿发生率,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2018年12期 v.10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2K] [下载次数:5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孙兴成;孙小丹;华立波;梅冰;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外周循环系统mi R-126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冠心病诊断及冠心病进程研究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于本院确诊的64例冠心病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病例组和对照组,病例组中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22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22例。调查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浆mi R-126水平,采用高灵敏度间接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浆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水平。结果病例组患者外周循环系统miR-126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且miR-126表达水平与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AMI亚组患者血浆miR-126表达水平降低且血浆PLGF水平升高更明显,血浆miR-126表达水平与血浆PLGF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65,P <0.05)。结论 miR-126可以作为冠心病诊断和冠心病进程研究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2018年12期 v.10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2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