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重点号指南

  • 2019年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治疗及预防全球策略解读

    陈亚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全球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2019年修订版于2018年11月7日发布,相较于GOLD 2018,GOLD 2019最重要的改变是在慢阻肺稳定期章节增加了慢阻肺初始药物治疗方案和随访期药物调整策略,并强调了血嗜酸粒细胞作为慢阻肺患者吸入激素获益的生物标志物。本文对新增加内容进行介绍和解读。

    2019年01期 v.11 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5K]
    [下载次数:38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4 ] |[阅读次数:178 ]

重点号专题_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及合并症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表型与发生机制

    孙婉璐;陈亚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和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呼吸系统常见的具有临床异质性的两种疾病,二者同时存在为重叠综合征,具有不同的临床表型。OSAHS作为慢阻肺的合并症之一,对慢阻肺的病理生理变化、炎症、氧化应激、并发症及预后均有影响,但二者交互作用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在流行病学基础上,对慢阻肺和OSAHS重叠交互作用的发生机制和影响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2019年01期 v.11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0K]
    [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54 ]
  • 内源性硫化氢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贾国华;陈亚红;

    内源性硫化氢参与重要的生理过程,是机体重要的气体信号分子。近年研究发现,内源性硫化氢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内源性硫化氢的作用也备受关注。本文将对内源性硫化氢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性综述。

    2019年01期 v.11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6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14 ]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的研究进展

    冯浩珅;尹燕;康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常见的气道阻塞性疾病,易罹患多种并发症或合并症,显著影响患者预后,为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和健康负担,肺栓塞是其常见合并症之一。慢阻肺合并肺栓塞发病隐匿,症状缺乏特异性,易被忽视,预后不良。目前对慢阻肺合并肺栓塞的诊治缺乏建议或建议不足。本文将针对慢阻肺合并肺栓塞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预后及治疗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

    2019年01期 v.11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8K]
    [下载次数:4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5 ]
  • 呼出气一氧化氮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曾子航;李荷蕊;戴中上;陈燕;

    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检测是一种定量、非侵入性、简便安全的气道炎症测量方法,随着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学会指南对测量技术的标准化,FeNO作为哮喘的管理工具之一,已被广泛用于临床检测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气道炎症,评估吸入糖皮质激素的疗效。而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而言,虽然已开展了一些初步研究,但现有研究结论存在诸多争议和冲突,单一FeNO在慢阻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尚难定论。然而,通过模拟肺内NO气体交换构建的NO动力学模型对FeNO进行扩展分析能够获取更多信息,有助于定位气道炎症,为慢阻肺的评估和管理增加新的维度。本文回顾近年扩展FeNO分析在气道疾病中的相关研究,归纳总结FeNO参数在慢阻肺诊疗中的研究现况。

    2019年01期 v.11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4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1 ]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险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华剑兰;张静;

    本文回顾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贫穷和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及室内空气污染等独立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它们可能促进疾病发生的机制及其与其他危险因素之间的关联。

    2019年01期 v.11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0K]
    [下载次数:4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15 ]

信息窗

  •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征稿启事

    <正>《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创刊于2008年9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集光盘版、纸版、网络版、手机报、微博、微信等多位一体的出版形式,现为月刊,ISSN1674-7372,CN 11-9298/R,全国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2-136,光盘定价:20元/期,先后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等收录。

    2019年01期 v.11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6 ]
  •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在京发布

    <正>2018年12月19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联合主办、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编辑部策划、北京专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独家承办的《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发布会在京隆重举行。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兼中国药师协会会长张耀华先生,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兼中国药师协会秘书长孟丽华女士,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心血管药物专业组组长、《心血管疾病合理用药系列指南》总主编、北京大

    2019年01期 v.11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1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9 ]
  • 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在京成立王增武教授当选会长

    <正>2019年1月19日,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市民政局社团办和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经过精心筹备在北京胜利召开,世界高血压联盟前任主席、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终身名誉会长刘力生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顾东风教授,北京市民政局社团管理二处宋学懂处长,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文教授,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副会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吴兆苏教授,北

    2019年01期 v.11 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1 ]
  • 第22届ISMST国际医学冲击波治疗大会暨首届国际运动伤害防治与急救论坛会议通知

    邢更彦;

    <正>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同仁: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在这春意盎然的五月,迎来了第22届国际医学冲击波治疗大会暨首届国际运动伤害防治与急救论坛的召开。我谨代表第22届ISMST大会组委会欢迎各位同仁参加此次国际学术盛会。此次会议邀请了众多知名专家和教授齐聚一堂,重点针对冲击波医学及运动伤害等专业领域的热点问题、最新进展和治疗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将各专业领域相融合的同时,还将分别设立分会场。既有前沿热

    2019年01期 v.11 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1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8 ]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在京发布

    <正>2018年12月19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联合主办、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编辑部策划、北京专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独家承办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发布会在京隆重举行。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兼中国药师协会会长张耀华先生,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兼中国药师协会秘书长孟丽华女士,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心血管药物专业组组长、《心血管疾病合理用

    2019年01期 v.11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0K]
    [下载次数:5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0 ] |[阅读次数:86 ]
  • 第八届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通知

    <正>由《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创伤专家工作委员会、广东省医学会、中国香港骨科医学会、中国澳门骨科学会、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创伤网络学院、骨科在线主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中医院、广东省医学会创伤学分会承办,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伤骨科学组、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外固定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创伤感染专家委员会协办的"第八届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将于2019年3月1~3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2019年01期 v.11 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3 ]
  • 第二十二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会议通知

    <正>为响应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一带一路"战略号召,加强区域医疗发展和国际间学术交流合作,全面发展和提高我国介入心脏病学诊疗技术,把握国内外心脏病学新技术、新进展、新趋势,促进我国心脏病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助力欠发达、边远和边疆地区基层医院心脏病诊疗同质化发展,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心血管健康(苏州工业园区)研究院、《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主办,江西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西省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江西省康复医学会心

    2019年01期 v.11 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1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3 ]

中国循证指南共识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

    <正>1前言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及时有效的救治不仅能挽救患者的生命,而且能维持患者较高的生活和工作质量。STEMI的病理生理过程决定其治疗具有时间的迫切性和相关性,是机会性极强、时间有决定性意义的抢救性治疗。应特别强调,STEMI早期治疗才能挽救大片心肌,所以如何缩短心肌总缺血时间、尽早

    2019年01期 v.11 4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2K]
    [下载次数:44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97 ]

国际循证指南共识

  • 2019年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解读

    李成;周健;

    美国糖尿病学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制定的"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自1989年起发布至今,已成为指导临床医师、护理人员等进行糖尿病管理临床实践的权威指南之一。近日,ADA依据最新循证证据对指南进行了更新,并于Diabetes Care增刊上发布了《2019年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该诊疗标准继续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对于糖尿病的管理、治疗等方案进行了完善,同时对日新月异的糖尿病诊治新技术给予了更多关注。本文就其中热点问题及重要更新内容进行解读。

    2019年01期 v.11 6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8K]
    [下载次数:14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84 ]

论著

  • 高盐饮食对子痫前期大鼠动脉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

    盛望望;周秋明;王彬苏;杨宁;魏茂提;李玉明;

    目的使用高分辨超声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dilation,FMD)评价高盐饮食对子痫前期大鼠内皮功能的影响,为指导子痫前期孕妇合理膳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18只Sprague Dawley(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高盐饮食(high-salt diet,HS)组和正常盐饮食(normal-salt diet,NS)组,每组各9只,分别给予高盐饮食和正常盐饮食。8周后受孕,自妊娠第9天起每日在大鼠颈背部皮下注射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NG-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L-NAME),直至妊娠第19天建立子痫前期大鼠模型。测量大鼠基线、第4周、第8周、妊娠第8天及妊娠第19天的血压和24 h尿蛋白水平。在妊娠第19天使用高分辨率小动物超声实时分子影像系统检测大鼠股动脉FMD。结果两组大鼠的终末体重无显著差异(t=-1.65,P=0.12);HS组大鼠的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及24 h尿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NS组(F_(收缩压)=96.86,P <0.01;F_(平均动脉压)=47.75,P <0.01;F_(24h尿蛋白)=56.54,P <0.01)。两组大鼠的FMD均于300 s时达到峰值,HS组大鼠股动脉FMD峰值显著低于NS组(F=175.35,P <0.01)。结论高盐饮食大鼠股动脉血管舒张功能降低,提示高盐饮食可能对子痫前期内皮功能损害更大。

    2019年01期 v.11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8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7 ]
  • 标准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GH、PGⅠ、PGⅡ、IL、TGF-β_1水平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马耿;张丽贤;

    目的分析标准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患者血清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epsinogenⅡ,PGⅡ)、白介素(interleukin,IL)及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8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75例幽门螺杆菌阳性CAG患者纳入观察组,均给予标准四联疗法治疗,持续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观察组患者血清GH、PGⅠ、PGⅡ、IL及TGF-β_1水平。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6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检测其入组时上述血清指标水平并与观察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GH、PGⅠ、PGⅡ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_均<0.05),血清IL-10、IL-17、TGF-β_1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_均<0.05);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血清GH、PGⅠ、PG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5),血清IL-10、IL-17、TGF-β_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3)C尿素呼气试验转阴率为93.33%(70/75)。显效36例,有效23例,无效1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8.67%(59/75)。结论标准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CAG疗效确切,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满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反应、促进胃黏膜损伤修复有关。

    2019年01期 v.11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1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95 ]
  • 大剂量艾司奥美拉唑镁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分析

    陈丽萍;金雷;

    目的探讨大剂量艾司奥美拉唑镁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艾司奥美拉唑镁治疗剂量不同将其分为高剂量组(62例)和标准剂量组(58例),高剂量组患者予以40 mg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2次/d;标准剂量组患者予以20 mg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2次/d;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高剂量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标准剂量组(P <0.05);治疗后,高剂量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标准剂量组(P <0.05),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显著高于标准剂量组(P <0.05),复发率显著低于标准剂量组(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大剂量艾司奥美拉唑镁可显著改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幽门螺杆菌清除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2019年01期 v.11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5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6 ]
  • 辅以奥曲肽的内镜下治疗对慢性胰腺炎疼痛及预后的影响

    潘月;杨小莉;李罗红;陈丽;

    目的探讨辅以奥曲肽的内镜下治疗对慢性胰腺炎疼痛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胰腺炎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内镜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以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改善情况、血清淀粉酶水平变化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治疗有效率、住院天数及治疗后6个月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zbicki疼痛评分和血清淀粉酶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_均<0.05),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astrointestinal life quality index,GLQI)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_均<0.05);观察组患者Izbicki疼痛评分和血清淀粉酶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5),GLQI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辅以奥曲肽的内镜下治疗可减轻慢性胰腺炎患者疼痛及改善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2019年01期 v.11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6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9 ]
  • SAA、LPS及PCT对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分析

    陈祥飞;徐维田;程翌;陈小朋;范楷;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及降钙素原(procallcitonin,PCT)对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于本院确诊的肝硬化患者60例纳入对照组、肝硬化合并SBP患者60例纳入观察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SAA、LPS及PCT水平,并探讨三者联合检测对鉴别诊断肝硬化合并SBP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SAA、LPS及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当血清SAA临界值为30.96 mg/ml时,诊断肝硬化合并SBP的灵敏度为76.84%,特异度为85.11%,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1;当血清LPS临界值为68.24 pg/ml时,诊断肝硬化合并SBP的灵敏度为72.71%,特异度为80.30%,AUC为0.779;当血清PCT临界值为0.48 ng/ml时,诊断肝硬化合并SBP的灵敏度为84.26%,特异度为81.59%,AUC为0.862;联合检测血清SAA、LPS及PCT诊断肝硬化合并SBP的灵敏度为91.64%,特异度为95.77%,AUC为0.938。结论肝硬化合并SBP患者血清SAA、LPS及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肝硬化患者,三者联合检测对于鉴别诊断肝硬化合并SBP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2019年01期 v.11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7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8 ]
  • 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袁晓荣;欧阳辉;杨紫涓;

    目的分析150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 ease,CHD)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2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500例行PCI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1500例患者均完成1年随访,MACE发生率为16.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冠心病家族史、合并糖尿病、左室射血分数、血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N末端B型利钠肽原、高敏C反应蛋白均是影响PCI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_均<0.05)。结论行PCI的患者术后MACE发生风险高,应高度重视合并相关危险因素者,积极预防,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预后。

    2019年01期 v.11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5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63 ]
  • 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疲劳现状及认知状况调查分析

    高倩;黄晓莉;

    目的分析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疲劳现状及认知状况。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于本院住院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6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维疲劳量表(multidimensional fatigue inventory 20,MFI-20)评价患者疲劳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价患者睡眠质量,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i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评价患者焦虑和抑郁发生情况。统计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疲劳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疲劳患者PSQI评分、HADS焦虑和抑郁评分变化及疲劳与睡眠质量、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结果 600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中出现疲劳320例(53.33%)。疲劳组和无疲劳组中独居、有吸烟史、有高脂血症病史有心肌梗死病史患者占比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疲劳组中女性、年龄≥60岁、有高血压病史、有糖尿病病史、有心肌梗死病史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无疲劳组(P_均<0.05)。疲劳组患者平均PSQI评分、HADS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显著高于无疲劳组(P_均<0.001)。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疲劳与睡眠质量、焦虑及抑郁均呈线性正相关(P_均<0.001)。结论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疲劳发生率较高,疲劳与睡眠质量、焦虑及抑郁均呈正相关。

    2019年01期 v.11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7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6 ]
  • MMP-1、TIMP-1在不同年龄患者及不同退变程度椎间盘纤维环和髓核组织中的表达

    冯习坤;梅强;曾昭池;郭燕;

    目的探究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在不同年龄患者及不同退变程度椎间盘纤维环和髓核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行腰椎间盘切除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中40例中年患者纳入中年组,40例老年患者纳入老年组,40例青年患者纳入青年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并比较三组患者椎间盘纤维环和髓核组织中MMP-1、TIMP-1阳性表达率,同时比较各组内纤维环和髓核组织中MMP-1、TIMP-1阳性表达率。结果纤维环和髓核组织中MMP-1和TIMP-1阳性表达率均为老年组>中年组>青年组(P_均<0.05),且三组患者髓核组织中MMP-1、TIMP-1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其在纤维环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P_均<0.05)。三组患者髓核及纤维环组织中MMP-1、TIMP-1阳性表达率均为游离型>脱出型>突出型(P_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MMP-1和TIMP-1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年龄、椎间盘退变程度均呈正相关(P_均<0.05)。结论 MMP-1和TIMP-1在退变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及椎间盘退变程度均呈正相关,且在髓核处较纤维环处变化更明显,MMP-1和TIMP-1可作为判断椎间盘退变程度的重要标志物。

    2019年01期 v.11 104-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7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4 ]
  • 早期系统康复介入治疗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王莹;聂琨;

    目的分析早期系统康复介入治疗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90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早期系统康复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早期均行常规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各个时间点的Neer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早期系统康复介入治疗能有效提高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的肩关节功能,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术后康复。

    2019年01期 v.11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5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08 ]
  • 高流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溶质的清除效果

    夏明清;孙玲;

    目的探讨高流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溶质的清除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于宿州市立医院就诊的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高流量血液透析,对照组患者采用低流量血液透析,对比两组患者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2M)、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血清钙和磷水平。结果透析5次时,两组患者BUN、Scr、β_2M、MDA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透析前(P_均<0.05);观察组患者透析5次时Scr、β_2M、MDA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_均<0.05)。透析12周,两组患者iPTH、血清磷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透析前(P_均<0.05),血清钙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透析前(P_均<0.05);观察组患者透析12周时iPTH、血清磷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_均<0.05),血清钙水平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 <0.05)。结论高流量血液透析能够降低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iPTH、BUN、Scr、β_2M、MDA、血清磷水平,升高血清钙水平。

    2019年01期 v.11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8 ]
  • 乳腺癌根治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分析

    赵怡;贾香美;

    目的探究乳腺癌根治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行乳腺癌根治术的女性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探究乳腺癌根治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入组的152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50.62±12.85)岁;随访6个月,慢性疼痛发生率为21.05%(32/152);疼痛主要分布于患侧腋窝处[43.75%(14/32)],疼痛性质主要为麻木[78.12%(25/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前焦虑抑郁、手术方式是乳腺癌根治术后慢性疼痛的独立影响因素(P_均<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出现慢性疼痛的概率较高,且高龄患者、术中行腋窝淋巴节清扫、术前焦虑抑郁及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更易于术后出现慢性疼痛,术前做好评估,选择合理术式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01期 v.11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4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80 ]
  • 地佐辛联合右美托咪定在肾移植术后镇痛镇静中的效果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莫珊;李青;罗远国;唐黎明;

    目的探究地佐辛联合右美托咪定在肾移植术后镇痛镇静中的效果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拟行肾移植手术的70例患者纳入此次前瞻性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均给予右美托咪定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组患者麻醉药物加用地佐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评价两组患者镇痛镇静效果;检测两组患者围术期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水平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变化,分析两种镇痛方案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平均泌尿时间、术中输液量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术后6、12、24、48 h,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5),Ramsay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术后24、48、72 h,两组患者BUN、Cr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麻醉前(P_均<0.05),Ccr均显著高于本组麻醉前(P_均<0.05)。术后24、48、72 h,观察组患者BUN、Cr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_均<0.05),Ccr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_均<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215,P=0.643)。结论地佐辛联合右美托咪定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良好,且能够在不加剧镇静深度的前提下保证镇痛的安全性,促进患者肾功能的恢复。

    2019年01期 v.11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0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0 ]
  • 家庭无创通气联合营养支持对稳定期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探究

    赵红斌;代汝芬;胡蕊;

    目的探究家庭无创通气联合营养支持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60例稳定期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均给予支气管扩张剂、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改善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及家庭无创通气,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动脉血气指标、营养指标、年住院次数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动脉血pH、动脉血氧分压(PaO_2)、体重、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_均<0.05),皮褶厚度、上臂肌围均显著大于治疗前(P_均<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_均<0.05),年住院次数均显著少于治疗前(P_均<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1年动脉血pH、PaO_2、体重及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上臂肌围、皮褶厚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_均<0.05),PaCO_2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5),年住院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家庭无创通气能够有效改善稳定期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和营养指标,减少年住院次数,联合营养支持能够更为有效地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2019年01期 v.11 12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6 ]
  • MRI与CT对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诊断效能分析

    铁位有;陈玥;

    目的探讨MRI和CT对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本院100例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疑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和MRI检查,对比分析CT和及MRI对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效能。结果以临床最终诊断作为金标准,MRI诊断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的灵敏度为97.53%、特异度为100.00%、准确度为98.00%,CT诊断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的灵敏度为76.54%、特异度为100.00%、准确度为81.00%,MRI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均显著高于CT(P_均<0.05)。CT诊断骨皮质骨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为100.00%;MRI诊断骨皮质骨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1.82%、70.59%、87.34%;CT诊断骨皮质骨折的准确度显著高于MRI(P <0.05)。结论 MRI诊断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的准确度高于CT,但CT诊断骨皮质骨折更具优势;对于疑诊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MRI可作为首选筛查方法,联用CT有助于提高诊断效能。

    2019年01期 v.11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5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75 ]
  • 实时血糖监测辅助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脆性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朱沁芳;杨历新;李永桂;刘晓莉;李小鸾;

    目的探究实时血糖监测辅助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脆性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90例脆性糖尿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CSII联合西格列汀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实时血糖监测辅助CSII联合西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平均血糖(mean blood glucose,MBG),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血糖波动指标[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plasma glucose,MAGE),高血糖曲线下面积(AUC_(10),血糖水平≥10 mmoL/L的AUC)、低血糖曲线下面积(AUC_(3.9),血糖水平≤3.9 mmoL/L的AUC)]及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BG和FPG水平、MAGE、AUC_(10)及AUC_(3.9)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5)。研究组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实时血糖监测辅助CSII联合西格列汀可有效改善脆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血糖波动,明显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2019年01期 v.11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6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5 ]
  • 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许海琦;

    目的分析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确诊为T2DM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单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西格列汀单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和血脂指标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体质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显著下降(P_均<0.05),研究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5)。治疗1年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能够有效降低T2DM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

    2019年01期 v.11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7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5 ]
  • 卵巢癌组织中mi R-144-3_p和SGK3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张明铭;黄晶;白华;

    目的检测卵巢癌组织中miR-144-3_p与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3(serum and glucocorticoid-inducible protein kinase 3,SGK3)的表达水平,并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本院手术切除的64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12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及12例正常卵巢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卵巢癌组织中miR-144-3_p的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卵巢癌组织中SGK3的表达水平,分析卵巢癌组织中miR-144-3_p、SGK3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卵巢癌组织中miR-144-3_p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良性肿瘤组织(P_均<0.05)。卵巢癌组织中SGK3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良性肿瘤组织(P_均<0.05)。卵巢癌组织中miR-144-3_p表达水平与SGK3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 <0.05)。卵巢癌组织中miR-144-3_p、SGK3表达水平与患者的肿瘤直径、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分化程度均有关(P_均<0.05),与患者的年龄、有无腹水及组织学类型均无关(P_均> 0.05)。入选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40个月,术后1、3、5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6.56%、53.13%、25.00%。miR-144-3_p低表达患者术后1、3、5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67.57%、37.84%、10.81%;miR-144-3_p高表达患者术后1、3、5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8.89%、74.07%、44.44%;miR-144-3_p低表达和高表达患者的生存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SGK3高表达患者术后1、3、5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68.29%、39.02%、9.76%;SGK3低表达患者术后1、3、5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1.30%、78.26%、52.17%;SGK3低表达和高表达患者的生存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01)。结论 miR-144-3_p、SGK3表达异常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有望成为临床治疗及评估预后的新靶点。

    2019年01期 v.11 141-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2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8 ]
  • 合并妊娠糖尿病的高龄孕产妇并发妊娠高血压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羊超;曾泽英;唐书勤;

    目的探讨合并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高龄孕产妇并发妊娠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诊治的107例GDM并发HDCP的高龄孕产妇纳入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于本院诊治的150例仅合并GDM的高龄孕产妇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合并GDM的高龄孕产妇并发HDC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中有吸烟史、孕前肥胖、多胎妊娠、有高血压家族史、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的3项均异常、有低钙血症、焦虑、抑郁的高龄孕产妇占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孕前肥胖(OR=3.166,95%CI:1.186~8.452)、OGTT的3项均异常(OR=3.330,95%CI:1.131~9.805)、抑郁(OR=4.633,95%CI:1.332~16.115)均为合并GDM的高龄孕产妇并发HDCP的独立危险因素(P_均<0.05)。结论对于合并GDM的高龄孕产妇而言,孕前肥胖、OGTT的3项均异常、抑郁均为其并发HDCP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针对高危因素者给予重点防控。

    2019年01期 v.11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6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98 ]
  • 全身与局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窒息所致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疗效分析

    王锋;姚宝珍;

    目的比较全身与局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窒息所致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70例窒息所致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等距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局部亚低温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全身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自主吮奶时间、住院天数、神经行为测定评分、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血清学指标及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观察组患儿自主吮奶时间和住院天数均略短于对照组(P_均>0.05),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72 h,两组患儿心率、呼吸频率及收缩压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治疗后24、48、72 h,观察组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高迁移率族蛋白-1、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_均> 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窒息所致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安全性较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2019年01期 v.11 15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5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81 ]
  • rhG-CSF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吴萍;李萍;刘海宁;王慧丽;朱丽伟;刘姗姗;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G-CSF)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CHOP方案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rhG-CSF联合CHOP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ANC)以及简明健康状况调查(36-item short-form general health survey,SF-36)量表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0.0%︰23.5%,P <0.05)。治疗过程中,研究组患者ANC持续≤1.0×10~9/L、≤2.0×10~9/L及恢复至≥2.0×10~9/L所需天数均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_均> 0.05)。研究组患者ANC持续≤0.5×10~9/L及恢复至≥1.0×10~9/L所需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_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P_均<0.05),且研究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结论 rhG-CSF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可以有效缩短化疗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缺乏时间,降低继发性感染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19年01期 v.11 15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1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55 ]
  •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超声声像图特征的关系

    沙娅·衣利亚斯;范雪;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超声声像图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116例乳腺癌患者纳入观察组,其中浸润性导管癌70例,浸润性小叶癌38例,浸润性筛状癌8例;同时选取乳腺导管上皮增生性疾病患者97例纳入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PEDF的表达水平,分析PEDF表达水平与超声声像图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PEDF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中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及浸润性筛状癌患者PEDF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诺丁汉预后指数(Nottingham prognostic index,NPI)3级患者PEDF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NPI 1级和2级患者(P_均<0.05);NPI 2级患者PEDF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NPI 1级患者(P <0.05);血流分级Ⅱ~Ⅲ级、肿瘤直径≥2 cm患者PEDF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血流分级0~Ⅰ级、肿瘤直径<2 cm患者(P_均<0.05)。结论 PEDF在乳腺癌组织中呈低表达,与患者预后有一定关系;超声声像图特征与PEDF表达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2019年01期 v.11 159-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3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0 ]

稿约

  •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稿约

    <正>《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的学术性电子期刊,创刊于2008年9月,现为月刊,CN11-9298/R,ISSN 1674-7372,邮发代号:82-136。采取光盘版、网络版、手机报、微博、微信等多位一体的出版形式,紧密结合国内外医学学科的前沿进展,充分发挥电子出版物的互动性和多媒体优势,是现有纸版专业期刊的有益补充。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国内外临床科研工作的前沿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2019年01期 v.11 163-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4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