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湍;帅建军;蔡斌;晋婉露;文智;
目的分析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女性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腺体分型差别及其对乳腺癌诊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乳腺X线摄影的维吾尔族、汉族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Selenia数字化乳腺摄影系统,全自动曝光控制模式下摄影,分析维吾尔族、汉族女性乳腺腺体分型,并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二者乳腺分型是否有差异及其对乳腺癌诊断的影响。结果维吾尔族女性全数字化乳腺X线腺体分型:脂肪型1812例,占23.59%;散在纤维腺体型3994例,占52.01%;不均匀致密型1331例,占17.33%;极度致密型543例,占7.07%;维吾尔族女性乳腺腺体分型与年龄有关,差异有显著性(P <0.05)。汉族女性全数字化乳腺X线腺体分型:脂肪型2078例,占7.87%;散在纤维腺体型5712例,占21.62%;不均匀致密型12 261例,占46.73%;极度致密型6369例,占24.11%。汉族女性乳腺腺体分型与年龄有关,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维吾尔族、汉族女性脂肪型、散在纤维腺体型、极度致密型在各年龄段差异均有显著性(P_均<0.05);除60岁及以上年龄段,不均匀致密型在各年龄段均有差异(P_均<0.05)。在维吾尔族女性与汉族女性中,不同全数字化乳腺X线腺体分型发生乳腺癌的相对危险度不同(P_均<0.05),其中不均匀致密型(OR_(维吾尔族)=1.55,OR_(汉族)=1.10)、极度致密型(OR_(维吾尔族)=1.69,OR汉族=1.56)为乳腺癌的高危类型;脂肪型、散在纤维腺体型为乳腺癌的低危类型,差异均有显著性(P_均<0.05)。结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女性乳腺腺体分型与年龄有关,且相同年龄段的乳腺腺体分型也有差异;维吾尔族、汉族女性腺体分型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可为乳腺癌诊断提供一定临床依据。
2019年02期 v.11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9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秀芳;杨静;郑薇薇;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7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血流信号和血流动力学参数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41例,其中,宫颈癌分期Ⅱ期32例、Ⅲ期7例、Ⅳ期2例。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91.11%(41/45),敏感度为97.37%(37/38),特异度为87.50%(28/32)。在有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中,血流丰富患者占29.27%,高回声患者占21.95%;而在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中,血流丰富患者仅占3.45%,无高回声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_均<0.05);有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阻力指数显著低于无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P <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清晰显示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范围和侵犯程度,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2019年02期 v.11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4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巍巍;高云云;丁芳芳;杨素君;
目的研究MRI在癫痫海马硬化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且经术后病理确诊的癫痫海马硬化患儿54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行常规MRI扫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序列扫描、快速自旋回波T_1加权成像(fast spin echo T_1 weighted imaging,FSE T1WI)及快速自旋回波T_2加权成像(fast spin echo T_2 weighted imaging,FSE T2WI)序列扫描。结果 MRI成像显示患儿海马结构清晰;FLAIR序列成像显示54例患儿病变侧海马信号均增强;FSE T1WI序列成像显示:54例患儿海马体积均出现萎缩,其中单侧海马体积萎缩45例(左侧25例,右侧20例),双侧海马体积萎缩9例;FSE T_2WI序列成像显示:病变侧海马信号增强44例,无明显变化10例;病变侧海马头部浅沟明显消失43例,病变侧颞叶萎缩5例,病变侧颞角扩大2例,病变侧白质萎缩6例。结论 MRI各序列扫描成像直观显示了海马硬化区域,可为进一步了解癫痫病灶的生理病理改变与手术定位提供影像学基础。
2019年02期 v.11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0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齐宏宇;吕朝阳;安广宇;封国生;
目的探讨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在青年、中年、老年乳腺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且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患者43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青年组(年龄<40岁)130例,中年组(年龄40~59岁)150例,老年组(年龄≥60岁)150例,分别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摄影、MRI检查在不同分组中对肿物的检出率、准确率及淋巴结转移准确率,并计算上述3种影像学检查两两联合应用的准确率。结果①在判断肿物良恶性方面,MRI在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中均具有显著优势;青年组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显著高于钼靶X线摄影(P <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钼靶X线摄影联合检查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单一检查准确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中年组和老年组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摄影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_均> 0.05)。②在判断淋巴结转移准确率方面,MRI在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中均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P_均<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均优于钼靶X线摄影(P_均<0.05)。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X线摄影检查较单一检查均无显著优势(P_均>0.05)。结论不同检查方法在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存在较大差异,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年龄选择适合的检查方式,既能提高检查的准确率,又能减少不必要的检查。
2019年02期 v.11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1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罗彦妮;覃冬华;陈浪;韦英海;
目的探讨盐酸多奈哌齐联合丁苯肽对老年血管性痴呆的治疗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丁苯肽软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血液流变学、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简易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及NO水平、ADL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_均<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MMSE各项评分及MMSE总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_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DA、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及NO水平、ADL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5),SOD水平、MMSE各项评分及MMSE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盐酸多奈哌齐联合丁苯肽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效果优于单用丁苯肽,且用药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借鉴。
2019年02期 v.11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6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岳成松;资文杰;邱忠明;李凤利;杨峻;刘瀚圣;刘文华;黄文国;时忠华;杨世泉;邱涛;张帅;曾国勇;周宏斌;王琰;艾志斌;刘勇;胡伟;万跃;温昌明;田喜光;周志明;王振;李冰;陈忠伦;吴德平;陈路明;余鹏霄;罗伟东;刘帅;龚自力;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或血管支架补救治疗对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机械取栓治疗失败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综合卒中中心和其他19家综合卒中中心80例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机械取栓治疗失败并行补救治疗达到闭塞血管血流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modi?ed 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 score,m TICI)≥2b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补救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球囊扩张组(30例)和血管支架植入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90 d改良Rankin量表(mod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血管再闭塞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球囊扩张组中90 d mRS评分0~2分患者占比明显高于血管支架植入组(P <0.05);两组患者血管再闭塞率、死亡率及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卒中病史(OR=8.968,95%CI:1.162~69.196,P=0.035)、补救治疗方式(OR=0.243,95%CI:0.066~0.894,P=0.033)、侧支循环(OR=3.873,95%CI:1.029~14.576,P=0.045)及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OR=0.809,95%CI:0.701~0.934,P=0.004)均为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取栓失败后行补救治疗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_均<0.05)。结论机械取栓联合球囊扩张能够有效改善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并未增加手术风险,且补救治疗方式是影响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9年02期 v.11 7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2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秋华;王静;李静;杨玉玲;李阳;谢凤春;何静;李婷;闵腊英;
目的探究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肿瘤微转移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92例远端进展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各46例,分别接受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和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开始时和手术结束前腹腔冲洗液中多巴脱羧酶(dopa decarboxylase,DDC)、癌胚抗原(carcinoe 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变化,分析胃癌微转移状态;并检测患者术前和术后12周血清肿瘤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水平变化,总结两种术式对患者肿瘤复发转移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P <0.05),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开腹组(P_均<0.05)。手术结束前,两组患者腹腔冲洗液中DDC、CEA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手术开始时(P_均<0.05);腹腔镜组患者手术结束前腹腔冲洗液中DDC、CEA水平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_均<0.05)。术后12周,两组患者血清CEA、糖类蛋白(carbohydrate antigen,CA)724、CA50、MMP-2、MMP-9、MMP-11、VEGF-A、VEGF-C、VEGF-D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前(P_均<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12周血清MMP-2、MMP-9、MMP-11及VEGF-D水平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_均<0.05)。结论较开腹术式而言,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对患者肿瘤复发转移相关指标具有更为积极的影响,且能降低术后肿瘤微转移风险。
2019年02期 v.11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6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姗姗;韩琳琳;吕阳;
目的比较地佐辛与舒芬太尼联合颈神经丛阻滞在老年颈椎间盘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于本院择期行C_(4~5)或C_(5~6)椎间盘切除术的85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地佐辛组(44例)和舒芬太尼组(41例)。两组患者均行颈神经丛阻滞,地佐辛组患者术前15 min给予地佐辛强化麻醉,舒芬太尼组患者术前15 min给予舒芬太尼强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变化情况、手术前后血糖和血浆皮质醇水平变化情况以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切皮时、术中及术毕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前(P_均<0.05),且舒芬太尼组患者切皮时、术中及术毕MAP、HR均显著高于同期地佐辛组(P_均<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脉搏血氧饱和度均无显著变化(P_均> 0.05)。术后1 h、4 h、8 h,地佐辛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舒芬太尼组(P_均<0.05)。术毕两组患者血糖、血浆皮质醇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前(P_均<0.05),且术毕舒芬太尼组患者血糖、血浆皮质醇水平均显著高于地佐辛组(P_均<0.05)。舒芬太尼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地佐辛组(χ~2=4.877,P <0.05)。结论地佐辛联合颈神经丛阻滞用于老年颈椎间盘切除术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有助于稳定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机体应激反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2019年02期 v.11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4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海燕;刘杰;宋健;王姜;肖海燕;徐锋;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联合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cell spot of tuberculosis test,T-SPOT·TB)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疑似活动性肺结核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纤维支气管镜、T-SPOT·TB及纤维支气管镜联合T-SPOT·TB检查,评价不同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T-SPOT·TB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纤维支气管镜(P <0.05)。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灵敏度为84.71%,特异度为70.00%。T-SPOT·TB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灵敏度为96.47%,特异度为75.00%。纤维支气管镜联合T-SPOT·TB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灵敏度显著高于纤维支气管镜(P <0.05);其诊断灵敏度也高于T-SPOT·TB,但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纤维支气管镜联合T-SPOT·TB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特异度均显著高于纤维支气管镜和T-SPOT·TB(P_均<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联合T-SPOT·TB可显著提高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值得临床借鉴。
2019年02期 v.11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4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程绩;周人杰;尤再春;吴小程;苏晴;蔡新宇;曾方政;
目的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igh volume hemo?ltration,HVHF)、血液灌流联合血浆置换对严重创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8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入选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严重创伤逐步进展至MODS的120例患者,排除其中24例合并感染患者,最终纳入9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HVHF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HVHF联合血液灌流和血浆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IL-8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系统(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及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_均<0.05),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死亡、植物生存、残疾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5),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但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HVHF、血液灌流联合血浆置换有助于降低严重创伤后并发MODS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2019年02期 v.11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8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汪雁博;王士敏;王深荣;张立松;傅向华;
目的通过回顾深泽县医院胸痛中心认证前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救治效果,探讨基层版胸痛中心在STEMI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深泽县医院收治并上报胸痛中心数据库的STEMI病例96例。根据胸痛中心通过认证的时间(2018年1月),将上报病例分别按认证前后STEMI救治流程进行诊断、治疗和转运。比较胸痛中心认证前后收治患者胸痛中心质量控制的核心数据: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rst medical contact,FMC)时间、通过120急救车入院比例、FMC至首份心电图时间、心电图确诊时间、心电图传输比例、肌钙蛋白I(troponin I,cTnI)检测时间、FMC至抗凝和抗血小板时间、再灌注治疗比例、进门-溶栓时间、溶栓患者进门-出门时间、2~24 h转院比例等。随访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1个月时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 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累计收治STEMI患者96例,胸痛中心认证前45例,认证后51例。胸痛中心认证后STEMI患者心电图传输比例增加,FMC至首份心电图时间有缩短趋势,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_均> 0.05),cTnI检测时间[(20.79±9.26)min∶(15.70±2.11)min,P <0.001]及FMC至抗凝和抗血小板时间较认证前均明显缩短(P_均<0.05)。溶栓患者进门-溶栓时间[(32.71±15.44) min∶(21.78±8.66)min,P <0.001]、溶栓后2~24 h内转运比率(47.4%∶94.3%,P <0.001)以及进门-出门时间[(8.31±6.95)h∶(2.81±2.40)h,P <0.001]均明显缩短。认证后经协作医院造影确认的溶栓再通比率为91.3%。胸痛中心认证前后收治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峰值、左心室射血分数、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MACE发生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_均> 0.05)。结论胸痛中心建设可以显著改进基层医院STEMI救治流程,但是对STEMI救治效果的影响尚待进一步观察。
2019年02期 v.11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6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王伟;张国平;张宇宸;任立中;吕亚军;
目的探讨改良后路手术与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脊髓型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78例脊髓型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9例。研究组患者行颈后路保留一侧肌肉韧带复合体联合椎间孔切开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颈椎功能残障指数表(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同时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术后VAS、JOA及NDI评分均明显优于本组术前(P_均<0.05),研究组患者术后VAS、JOA及NDI评分、JOA改善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_均<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690,P=0.006)。结论颈后路保留一侧肌肉韧带复合体联合椎间孔切开治疗脊髓型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可有效减轻颈部疼痛,改善脊髓功能,促进颈椎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
2019年02期 v.11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9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徐洁;徐治波;
目的分析Caprini模型预测肺癌患者伴发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诊断效能,并探讨影响肺癌患者伴发VTE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673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VTE发生情况,将其分别纳入发生组(84例)和未发生组(589例),比较两组患者Caprini模型评分,计算Caprini评分预测肺癌患者伴发VTE的诊断效能。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肺癌患者伴发VTE的危险因素,寻求Caprini评分的优化策略。结果发生组患者Caprini评分[(5.17±0.49)分]显著高于未发生组[(1.21±0.33)分](t=5.089,P=0.001)。以Caprini评分≥3分为肺癌患者伴发VTE的诊断标准,其灵敏度为90.48%,特异度为88.6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指数≥35 kg/m~2、腺癌、化疗、靶向治疗、血红蛋白水平<100 g/L均为肺癌患者伴发VTE的独立危险因素(P_均<0.05),临床分期Ⅰ~ⅢA期、血小板计数<350×10~9/L、D-二聚体水平<1.44 mg/L、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53.1μg/L均为其保护因素(P_均<0.05)。结论 Caprini评分能够为肺癌患者伴发VTE风险评估提供可靠参考,在此基础上,结合患者病理分型、临床分期评估其VTE发生风险,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02期 v.11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6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李满意;黄海平;程付伟;胡晓清;刘济生;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锌指蛋白反义链1(zinc?nger antisense 1,ZFAS1和核仁小RNA宿主基因5(small nucleolar RNA host gene 5,SNHG5)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09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鼻咽活检且经病理检查证实为鼻咽癌。采用实时定量PCR和荧光定量PCR检测并比较鼻咽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不同预后患者ZFAS1和SNHG5的相对表达量。结果鼻咽癌组织中ZFAS1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 <0.05),而SNHG5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 <0.05)。不同性别、年龄患者ZFAS1和SNHG5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TNM分期Ⅲ~Ⅳ期患者ZFAS1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P <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ZFAS1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 <0.05);TNM分期Ⅲ~Ⅳ期患者SNHG5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Ⅰ~Ⅱ期患者(P <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SNHG5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 <0.05)。107例患者完成随访,随访率为98.17%。随访3年,死亡19例,存活90例。死亡患者ZFAS1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存活患者(P <0.05),且SNHG5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存活患者(P <0.05)。结论在鼻咽癌组织中,lncRNA ZFAS1表达上调,且预后越差,其表达水平越高;lncRNA SNHG5表达下调,且预后越差,其表达水平越低。lncRNA ZFAS1和SNHG5在评估鼻咽癌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2019年02期 v.11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5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京;刘香;徐华;陈凡;
目的分析双眼视觉短塑性训练联合调节功能训练对8~12岁儿童近视性弱视的临床疗效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眼科门诊接受治疗的8~12岁近视性弱视儿童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传统弱视治疗,观察组患儿在传统弱视治疗基础上给予双眼视觉短塑性训练联合调节功能训练,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视力和屈光状态变化状况、临床疗效及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最佳矫正视力与屈光状态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最佳矫正视力与屈光状态改善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_均<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和治疗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结论双眼视觉短塑性训练联合调节功能训练可显著改善8~12岁近视性弱视患儿的视力和屈光状态,提高临床疗效及治疗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2019年02期 v.11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8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小英;刘云;方向明;叶文春;谯艳;漆晓玲;刘红梅;
目的探究利拉鲁肽对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体脂及血糖控制的影响,以期对临床制订防治对策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144例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将入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利拉鲁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外膜脂肪组织(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厚度、肝脏脂肪含量(liver fat content,LFC)、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所需天数、体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_(1c),HbA_(1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EAT厚度均显著小于本组治疗前(P_均<0.05),LFC及TC、TG、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_均<0.05),HDL-C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P_均<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EAT厚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 <0.05),LFC及HbA1c、TC、TG、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5),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研究组患者胰岛素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血糖达标所需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体重和BMI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P_均<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和BMI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超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利拉鲁肽具有良好的减重、调脂作用,且对血糖控制更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年02期 v.11 117-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1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雷永华;薛炜;桑楠;王禾;赵致广;邱建新;张志明;
目的探讨经腹腔和经后腹膜途径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7年9月于本院接受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经腹腔组(30例)和经后腹膜组(26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有无输血、中转开腹及术中并发症)及术后相关指标(包括入ICU例数、开始进食时间、住院天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后腹膜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开始进食时间均显著短于经腹腔组(P_均<0.05),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_均> 0.05)。结论经腹腔和经后腹膜入路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均安全可行,经验丰富的术者应于术前充分评估患者具体情况和手术难度,合理把握适应证,选择最有利于患者的手术方式。
2019年02期 v.11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5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周黎;汪丽;夏爽;刘光;
目的分析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术术后感染的临床特点,并探究其预防对策。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7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疑似前列腺癌需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2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和细菌培养鉴定、药敏试验结果,分析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和危险因素。结果术后7 d内35例(13.06%)患者出现感染症状,以尿路感染(20例,7.46%)为主,所有术后感染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未出现死亡案例。35例感染患者均进行了血、尿标本检测,其中34份血标本和33份尿标本细菌培养阳性,67份细菌培养阳性标本中共发现大肠埃希菌59份(88.06%)、脆弱拟杆菌及克雷伯杆菌各4份(5.97%)。药敏试验显示细菌培养阳性样本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敏感性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术前留置导尿管、进行二次穿刺及穿针次数多均为患者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术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P_均<0.05)。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术术后感染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细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较强敏感性。密切关注合并糖尿病、术前留置导尿管患者,适当应用喹诺酮类药物可预防感染发生,同时减少穿针次数、避免二次穿刺对预防患者术后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02期 v.11 12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锋;彭德伟;王梦桥;季超;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谷氨酰胺强化联合肠内营养对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免疫功能、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院行全胃切除术的13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其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混悬液(SP),观察组患者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混悬液(SP)联合谷氨酰胺强化低氮、低热量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前后营养指标(清蛋白、转铁蛋白、前清蛋白、氮平衡)、免疫功能指标(辅助性T细胞CD4~+、CD4~+/CD8~+、IgG、C反应蛋白)、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降钙素原、二胺氧化酶、D-乳酸)、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特异性问卷(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stomach cancer-speci?c module,QLQ-STO22)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营养支持治疗后,两组患者清蛋白、转铁蛋白、前清蛋白、CD4+、IgG水平及氮平衡、CD4~+/CD8~+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P_均<0.05),降钙素原、二胺氧化酶、D-乳酸、C反应蛋白水平显均著低于本组营养支持治疗前(P_均<0.05),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_均<0.05)。营养支持治疗后1周和1个月,两组患者QLQ-STO22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患者QLQ-STO22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_均<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术后早期谷氨酰胺强化联合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术后免疫功能、营养状态、肠黏膜屏障功能及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9年02期 v.11 130-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8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李建丽;岳婧婧;张琪;李鑫;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对老年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运动耐力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94例老年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两组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患侧肢体肩关节活动度、运动耐力、生命质量各量表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患侧肢体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外展活动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_均<0.05),运动后最大心率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 <0.05),运动后心率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运动距离长于对照组(P <0.05),生命质量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术后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有助于促进老年乳腺癌患者运动耐力和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研究。
2019年02期 v.11 135-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4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蒲文娟;石梅;董明亮;
目的比较宫腔镜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f endometrium,RFAE)和内科治疗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功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刮宫术,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取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RFA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激素(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素、雌二醇、孕酮、睾酮)水平以及MMP-1/TIMP-1比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MP-1、TIMP-1、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素、孕酮、睾酮水平及MMP-1/TIMP-1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5),雌二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RFAE可调节功血患者机体MMP-1、TIMP-1水平,对卵巢分泌功能影响较小,治疗效果优于常规内科治疗。
2019年02期 v.11 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5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熊佳易;陈蕾;魏燕;圣娟娟;钱桂兰;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4,PDCD4)对卵巢癌细胞生长、凋亡及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phosphorylated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p-STAT3)、磷酸化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p38 mitogen activation protein kinase,p-p38MAPK)表达的影响。方法卵巢癌细胞SKO-V3转染PDCD4过表达载体(pDsRes2-N1-PDCD4)和对照载体(pDsRes2-N1),分别记为过表达组和阴性组,同时以不转染的细胞作为对照组。以下列方法对三组细胞进行检测和比较:以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PDCD4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以噻唑蓝比色法和细胞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p38MAPK、p-STAT3水平。结果阴性组和对照组细胞中PDCD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细胞克隆形成数目、凋亡率、p-p38MAPK和p-STAT3表达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过表达组细胞中PDCD4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阴性组(P_均<0.01),细胞OD和克隆形成数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阴性组(P_均<0.01)。过表达组细胞p-STAT3/STAT3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p-p38MAPK/p38MAPK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 PDCD4抑制卵巢癌细胞生长,促进卵巢癌细胞凋亡,这可能与其抑制STAT3信号通路激活和促进p38MAPK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2019年02期 v.11 14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8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