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海霞;吕华;姚惠青;赵永祥;谭烨;冯敏;
目的探讨参蛤河车胶囊辅助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免疫功能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本院门诊就诊的COPD稳定期患者12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64例)和对照组(63例)。试验组患者给予参蛤河车胶囊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CD4~+水平、CD4~+/CD8~+比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_均<0.05),CD8~+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_均<0.05),6 min步行距离均显著长于治疗前(P_均<0.05),平均住院频次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_均<0.05),且试验组患者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_均<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参蛤河车胶囊可有效调节COPD稳定期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增强免疫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2019年05期 v.11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6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8 ] - 李霞;李容华;徐林;陈小雪;
目的探讨高强度间歇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于本院就诊的62例老年COPD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强度持续训练,观察组患者给予高强度间歇训练,训练周期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前后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CPET)、肺功能、骨质疏松及生活质量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训练后,观察组患者各CPET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率、血清碱性磷酸酶、骨钙素、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均显著升高(P_均<0.05),且观察组患者以上各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训练后,观察组患者圣·乔治医院呼吸问题调查问卷(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SGRQ)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降低(P_均<0.05),且观察组患者SGRQ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5)。随访1年,观察组COPD急性加重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高强度间歇训练能显著改善老年COPD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运动能力,提高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急性加重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年05期 v.11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04 ] - 易小洪;刘芳;吉其胜;林洋洋;
目的分析产前系统超声检查对胎儿肝脏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7年10月于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检出的11例肝脏肿瘤胎儿的临床资料,通过产前系统超声检查记录胎儿发生肝脏肿瘤时的胎龄、病灶部位、形态特点、病灶大小、回声及血流分布情况,并通过随访结果证实产前系统超声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11例胎儿的肝脏肿瘤均为单发且经病理检查证实,其中8例为肝海绵状血管瘤,3例为肝母细胞瘤。肝海绵状血管瘤中,6例病灶位于肝左叶,2例病灶位于肝右叶;1例不均匀强回声,1例混合性回声,其他均为低回声,且边界均较清晰;7例血流信号丰富,1例血流信号较少。3例肝母细胞瘤均位于肝右叶,边界均十分清晰,且血流信号丰富。结论产前系统超声检查能够有效检出孕中期和孕晚期的胎儿肝脏肿瘤,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其不能明确区分肿瘤类别。
2019年05期 v.11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0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0 ] - 张辰阳;曹志强;
目的分析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2例肱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住院天数、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_均<0.05),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Mayo肘关节功能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干粉碎性骨折,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促进骨折愈合,改善患者肩关节和肘关节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治疗效果良好。
2019年05期 v.11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8 ] - 魏芳远;曲峰;王显军;张建中;
目的探讨应用富含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注射治疗慢性跖筋膜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于本院治疗的慢性跖筋膜炎患者19例(21足)纳入本研究。每例患者均采集自体静脉血制备PRP,胫后神经阻滞后行跖筋膜穿刺,均匀注入2 ml PRP。记录患者注射后不良反应,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患者足踝部疼痛及功能改善情况,采用改良Roles and Maudsley评分系统评价患者治疗满意度。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6个月、12个月VAS评分均显著下降(P_均<0.001),AOFAS踝-后足评分均显著上升(P_均<0.001);治疗后12个月,患者治疗满意8例(42.1%),良好8例(42.1%),不满意3例(15.8%)。注射PRP后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跖筋膜穿刺注射PRP治疗慢性跖筋膜炎安全有效,能有效改善患者足部疼痛及活动受限。
2019年05期 v.11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6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4 ] - 汪洋;高可;褚超;严瑜;胡佳文;王科科;马琼;郑文玲;徐先静;吕永波;陈晨;袁悦;牟建军;
目的探讨高血压前期人群每日摄盐量与尿酸之间的关系。方法从既往建立的汉中儿童研究队列中选取842名高血压前期受试者(男534人,女308人),平均年龄为43.0(40.0~45.0)岁。检测受试者晨尿中尿钠浓度,应用Kawasaki公式估算其24 h尿钠量,计算每日摄盐量,按日摄盐量四分位数将受试者分为四组:Q1组:摄盐量<10.65 g/d,Q2组:摄盐量10.65~13.07 g/d,Q3组:摄盐量为13.08~15.44 g/d,Q4组:摄盐量> 15.44 g/d。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摄盐量与尿酸之间的关系。结果 Q4组受试者尿中尿酸/肌酐比值明显高于其他三组,随着盐摄入量的增加,受试者尿中尿酸/肌酐比值也随之增加。每日摄盐量与尿中尿酸/肌酐比值呈显著正相关(r=0.496,P <0.001),而与血尿酸无相关性(r=0.026,P=0.23)。多元线性回归显示,校正多种混杂因素后,尿中尿酸/肌酐比值与每日摄盐量独立相关(β=0.488,P <0.001)。结论高血压前期人群每日摄盐量与尿中尿酸排泄显著相关,而与血尿酸水平无相关性。
2019年05期 v.11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9 ] - 封晓荣;张岁龙;黄春春;
目的探究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清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76例拟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纳入研究组,将同期于本院门诊健康体检者65例纳入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及血清BNP检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超声心动图指标及血清BNP水平的差异,并分析二者联合检测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与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_均<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小于对照组(P <0.001),血清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01)。研究组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最终确诊急性心肌梗死50例。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清BNP水平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准确度明显高于二者单独检测(P <0.05),而特异度、灵敏度均无明显差异(P_均> 0.05)。结论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清BNP水平检测可以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准确性,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
2019年05期 v.11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9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4 ] - 王瑞芬;杨悦青;肖敏;郭彬芳;刘伟力;王海燕;
目的探究耳、咽拭子细菌培养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转运中发生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有高危感染因素的338例新生儿纳入观察组,将本院同期无高危感染因素的100例新生儿纳入对照组。根据是否发生感染将观察组新生儿再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所有新生儿均于娩出时和娩出后6 h采集耳拭子和咽拭子进行细菌培养,并记录新生儿感染情况。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感染发生情况,以及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新生儿耳、咽拭子细菌阳性检出率,并对感染组新生儿进行细菌菌群鉴定。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90.396,P <0.001)。感染组新生儿娩出时和娩出后6 h的细菌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_均<0.001),且感染组新生儿娩出后6 h的细菌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娩出时(P <0.001)。感染组新生儿共检出病原菌39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52株,革兰阳性菌141株,真菌3株,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居多,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为主。结论在进行耳、咽拭子细菌培养时,新生儿娩出后6 h转运至NICU后,细菌阳性检出率更具有价值。
2019年05期 v.11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8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6 ] - 刘圣烜;李雪松;黄志华;董琛;
目的观察益生菌联合大黄对胆汁淤积性肝病婴儿肠道菌群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96例胆汁淤积性肝病婴儿(<1周岁)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顺序奇偶数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均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加用益生菌治疗,观察组患儿加用益生菌联合大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炎性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肠道菌群分布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ALT、ALP、TBA、DBIL、TBIL、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_均<0.05),且观察组患儿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_均<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大肠杆菌数量均显著少于本组治疗前(P_均<0.05),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均显著多于本组治疗前(P_均<0.05),B/E值均显著大于本组治疗前(P_均<0.05);且观察组患儿大肠杆菌数量均显著少于同期对照组(P <0.05),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均显著多于同期对照组(P_均<0.05),B/E值显著大于同期对照组(P <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484)。结论益生菌联合大黄可有效改善胆汁淤积性肝病婴儿肠道菌群,减轻患儿炎性反应,促进其肝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良好。
2019年05期 v.11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7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2 ] - 黄蓓;郑义雪;谢丽;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联合蓝光照射对黄疸新生儿免疫功能和黄疸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黄疸新生儿16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1例,观察组患儿采取微生态制剂联合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患儿采取单纯蓝光照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和黄疸指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5 d后,两组患儿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P_均<0.05),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及黄疸指数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_均<0.05);且观察组患儿IgA、IgG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_均<0.05),CRP水平及黄疸指数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_均<0.05)。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34)。结论微生态制剂联合蓝光照射可以明显改善黄疸新生儿的免疫功能,降低黄疸指数,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2019年05期 v.11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7 ] - 李娜;付红平;夏凡;闫萍;
目的分析新生儿下肢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并探讨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066例行下肢PICC置管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按照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将其分别纳入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比较两组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穿刺次数、留置时间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新生儿下肢PICC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1066例新生儿中,共有72例发生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6.75%;以导管相关血行感染最为常见,占63.8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重<2500 g、基础疾病为感染性疾病均为影响新生儿下肢PICC相关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_均<0.05)。结论新生儿下肢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与出生体重、感染性疾病有关,临床上应重视高危新生儿的识别与干预。
2019年05期 v.11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3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0 ] - 钟少晖;胡敏;
目的观察康复期乳腺癌患者体力活动状况及相关症状,探讨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90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ies questionnaire,IPAQ)、记忆症状评估量表(memorial symptom assessment scale,MSAS)评价患者体力活动及相关症状情况。按照患者体力活动水平,将其分别纳入低、中、高体力活动组,比较三组患者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研制的生活质量调查问卷第3版评分,分析IPAQ评分与整体生活质量(general quality of life,GQL)的相关性;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计算患者相关症状对其GQL的影响。结果 590例患者中,低体力活动248例,中体力活动271例,高体力活动71例。患者相关症状以缺乏活力、脱发、精神紧张、出汗、焦虑不安为主,发生率分别为90.00%、88.47%、87.46%、85.42%、81.02%。高体力活动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领域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中体力活动组和低体力活动组(P_均<0.05),中体力活动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领域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低体力活动组(P_均<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康复期乳腺癌患者各项相关症状与其GQL均呈负相关(P_均<0.05),上述症状可共同解释康复期乳腺癌患者GQL评分总变异的81.83%。结论康复期乳腺癌患者体力活动普遍不足,缺乏活力、脱发等相关症状明显,显著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应加强体力锻炼并重视患者相关症状的干预。
2019年05期 v.11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9 ] - 徐洋;曹蔚;车瑾;秦婷婷;洪帆;
目的分析射频消融联合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8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射频消融联合TACE治疗,89例)和对照组(手术治疗,9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9),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01)。治疗后1、2、3年,两组患者复发率及死亡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结论射频消融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与手术相当,但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患者康复快、生活质量高的优势。
2019年05期 v.11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4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7 ] - 赵珣;张海静;王萌;
目的分析术中及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老年胃癌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3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97例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后化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术中及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术后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_均<0.05),但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结论术中及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老年胃癌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患者治疗耐受性较好,且不增加化疗相关不良反应。
2019年05期 v.11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6 ] - 苏小玉;周桔丰;梁丽丽;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对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子宫腺肌症患者早期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62例拟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子宫腺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术期干预,包括术前肠道准备、术中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术后给予止痛药物等;观察组患者接受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综合围术期干预,包括超前镇痛、限制性补液、早期下床活动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两种方案对患者早期康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气管导管拔除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_均<0.05),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术后6、12、24 h VAS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后3 h(P_均<0.05),且于术后12 h达到峰值;观察组患者术后6、12、24 h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_均<0.05)。术后3 d,除精神病性评分外,观察组患者SCL-90中其他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前和同期对照组(P_均<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206,P=0.650)。结论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术期干预能够有效减轻子宫腺肌症患者子宫全切术后疼痛,缩短恢复时间,优化心理状态,对于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2019年05期 v.11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8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52 ] - 林丽媛;高丽;徐凤莲;陆露;黄燕;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s,Bregs)、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宫颈癌患者纳入宫颈癌组,并将同期于该院诊治的8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纳入CIN组。比较两组患者病变组织中Bregs亚群(Br1和Br3细胞)分布及外周血IL-10、TGF-β的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宫颈癌组织中Bregs亚群分布与外周血IL-10、TGF-β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组患者病变组织中Br1细胞和Br3细胞占比及外周血IL-10、TGF-β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CIN组(P_均<0.05)。宫颈癌组中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为Ⅲ期、有淋巴结转移、低分化、深间质浸润患者病变组织中Br1细胞占比及外周血IL-10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FIGO分期Ⅱ期和Ⅰ期、无淋巴结转移、高分化、中分化及无深间质浸润者(P_均<0.05),且FIGO分期Ⅱ期、中分化患者病变组织中Br1细胞占比及外周血IL-10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FIGO分期Ⅰ期、高分化者(P_均<0.05)。宫颈癌组中FIGO分期Ⅰ期、高分化、无深间质浸润患者组织中Br3细胞占比及外周血TGF-β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FIGO分期Ⅲ期、中分化、低分化、深间质浸润者(P_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宫颈癌组织中Br1细胞占比与外周血IL-10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01,P <0.05),宫颈癌组织中Br3细胞占比与外周血TGF-β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56,P <0.05)。结论宫颈癌组织中Bregs占比显著升高,其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并与IL-10、TGF-β的分泌有关。
2019年05期 v.11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89 ] - 许勇;官众;李永霞;王波;陈峰;
目的比较经骶1骶髂(S_1 alar iliac,S_1AI)螺钉与经骶2骶髂(S_2 alar iliac,S_2AI)螺钉内固定对腰骶段脊柱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S_1AI螺钉内固定,对照组患者采用S_2AI内固定,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翻修率。结果术后7 d,两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水平、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前(P_均<0.05),且观察组患者ODI评分和翻修率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_均<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结论 S_2AI螺钉内固定和S_1AI螺钉内固定对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当,但S_1AI螺钉内固定能够降低患者翻修率,减轻患者功能障碍。
2019年05期 v.11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6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7 ] - 关碧;李玉英;敖永琼;代义春;侯艳玲;冯惠;
目的分析影响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院行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的1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后发生DVT的21例患者纳入DVT组,术后未发生DVT的165例患者纳入非DVT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kg/m~2患者占比、合并高血压患者占比、合并糖尿病患者占比、病灶位置、手术时间、术中肝血流阻断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血小板计数、术后白细胞计数、有肝切除史患者占比、肝切除量、术后第3天D-二聚体(D-dimer,D-D)水平、术后第7天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住ICU天数、术后住院天数的差异,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后D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BMI≥25 kg/m~2患者占比、合并高血压患者占比、合并糖尿病患者占比、手术时间、术中肝血流阻断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血小板计数、肝切除量、术后第3天D-D水平、住ICU天数、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第7天血清ALT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差异(P_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肝血流阻断时间> 14.39 min、术中失血量≥1000 ml、肝切除量≥35%、术后第3天D-D水平≥0.5μg/ml、术后第7天血清ALT水平> 231.42 U/L均为影响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后出现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_均<0.05)。结论术中肝血流阻断时间> 14.39 min、术中失血量≥1000 ml、肝切除量≥35%、术后第3天D-D水平≥0.5μg/ml、术后第7天血清ALT水平>231.42 U/L的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后患者出现DVT的风险相对较高,重视上述情况并及时予以低分子肝素等预防措施对降低DVT发生风险有一定帮助。
2019年05期 v.11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7 ] - 程华;龙书美;王喆攀;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3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该院接受原发性肝癌切除术,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患者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 300例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共180例存在睡眠障碍,发生率为60.00%,其入睡时间、睡眠时间、主观睡眠质量、催眠药物、睡眠效率、睡眠障碍以及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均明显高于无睡眠障碍患者(P_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焦虑、抑郁、文化程度、医疗负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肿瘤转移数与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发生睡眠障碍相关(P_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焦虑、抑郁、文化程度及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为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发生睡眠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_均<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睡眠障碍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应针对相关影响因素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术后睡眠质量。
2019年05期 v.11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6 ] - 王为;贾光;隋新华;
目的分析自膨式金属支架(self-expandable metallic stent,SEMS)联合外科手术对结肠癌合并急性完全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2例结肠癌合并急性完全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急诊外科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行SEMS置入术联合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手术资料、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血清炎症指标变化,分析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 <0.05),术后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根治性手术患者占比、一期切除率及一期吻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造口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10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前(P_均<0.05),且术后24 h试验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5)。结论 SEMS置入联合外科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急性完全肠梗阻的效果确切,安全性高,能够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减轻手术创伤和应激所致炎症指标大幅波动,值得推广应用。
2019年05期 v.11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7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7 ] - 胡明;杨晗;覃晓;
目的比较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与开放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以指导临床医生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156例AA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腔内治疗组(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99例)和开放组(开放手术治疗,57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BREF,WHOQOL-BREF)评价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并比较手术相关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开放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均明显多于腔内治疗组(P_均<0.05),手术时间明显长于腔内治疗组(P <0.05)。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死亡率及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腔内治疗组患者术后WHOQOL-BREF生理领域和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均显著低于开放组(P_均<0.05),其中,腔内治疗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朋友支持评分均显著低于开放组(P_均<0.05)。结论 AAA患者行开放手术治疗后,其在生理领域和社会关系领域的生存质量均优于腔内治疗。
2019年05期 v.11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7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1 ] - 聂娜;吴小翎;俞慧宏;宁波;刘波;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神经纤毛蛋白(neuropilin,NRP)1和NRP2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8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术中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上述组织中NRP1、NRP2的表达情况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分析NRP1、NRP2表达情况与MVD和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NRP1和NRP2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_均<0.001)。NRP1和NRP2阳性表达患者的MVD均显著大于NRP1和NRP2阴性表达患者(P_均<0.001),NRP1和NRP2阳性表达患者TNMⅢ期占比均显著高于NRP1和NRP2阴性表达患者(P_均<0.05)。结论 NRP1和NRP2可能参与了胃癌组织血管生成和胃癌细胞的生长过程。
2019年05期 v.11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1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