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中国循证指南共识

  • 抗体药物偶联物治疗恶性肿瘤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版)

    王佳玉;孙永琨;朱铁楠;宋玉琴;

    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是一类通过连接头将细胞毒性药物连接到单克隆抗体的靶向生物药剂,使单克隆抗体作为载体将小分子细胞毒性药物以靶向方式高效地运输至目标肿瘤细胞中。深入了解ADC药物的分子特征和机制特点,并在ADC药物临床应用过程中根据其适应证合理用药,选择合适的剂量和疗程,有效管理不良反应,对临床医生而言十分重要,甚至可能影响患者的生存转归。因此,本共识旨在对市面可及的ADC药物进行系统概述,从而为临床医生更好地应用和管理ADC药物提供切实有效的建议和参考。

    2021年01期 v.13 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下载次数:16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1 ]

国际循证指南共识

  • 2021年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治疗及预防全球策略解读

    陈亚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全球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2021年修订版于2020年11月17日发布,总体来说对于慢阻肺的诊断、评估、个体化治疗同GOLD 2020,其最重要的改变是增加了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中低收入国家慢阻肺筛查干预的基本保健措施,特别增加了第七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慢阻肺患者的管理"。本文对新增内容进行简介和解读。

    2021年01期 v.13 1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9K]
    [下载次数:56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3 ] |[阅读次数:17 ]
  • 《ASCO晚期肝细胞癌系统治疗指南》解读

    寻琛;刘秀峰;

    2020年11月16日,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在线全文发表了《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晚期肝细胞癌系统治疗指南》,对2007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15日已发表的关于晚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系统治疗的9项Ⅲ期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进行了系统回顾,依据RCT的结果对晚期HCC患者的一线和二线系统治疗进行了推荐。本文就该指南的一些特点进行解读。

    2021年01期 v.13 38-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3K]
    [下载次数: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 ]
  • 《2020年加拿大成人和儿童高血压预防、诊断、风险评估和治疗指南》解读

    宋玮;姜一农;

    《2020年加拿大成人和儿童高血压预防、诊断、风险评估和治疗指南》进行了更新,本文就该指南进行介绍和解读。该指南强调了血压的规范测量和家庭血压监测在血压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介绍了高血压及其合并症的管理,简化了儿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阐述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前咨询的重要性。

    2021年01期 v.13 4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6K]
    [下载次数:17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7 ]

论著

  • 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低剂量氨酚羟考酮对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红;刘晓金;马月华;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联合低剂量氨酚羟考酮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淮北市中医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NSCLC骨转移患者6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均给予低剂量氨酚羟考酮治疗癌痛,观察组患者加用TENS。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等效吗啡用量、暴发痛发作次数、简明疼痛评估量表(brief pain inventory,BPI)评分、生活质量变化,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4 d、治疗28 d等效吗啡用量均显著大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4 d、治疗28 d等效吗啡用量均显著小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14 d、治疗28 d暴发痛发作次数均显著少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4 d、治疗28 d暴发痛发作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14 d、治疗28 d最剧烈疼痛、最轻微疼痛、平均疼痛及当前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4 d、治疗28 d最剧烈疼痛、平均疼痛、当前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28 d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8 d精神、睡眠、日常活动、人际交往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氨酚羟考酮联合TENS治疗NSCLC骨转移疼痛安全、有效,有助于减轻疼痛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2021年01期 v.13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7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8 ]
  •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联合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癌骨转移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唐森林;李倩;饶洪英;刘琪;陈晓良;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联合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hole body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WB-DWI)在乳腺癌骨转移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乳腺癌疑似骨转移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胸/锁骨、肋骨、脊椎、骨盆处转移病灶与正常骨组织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ecient,ADC)以及放射性核素骨显像、WB-DWI单独诊断与二者联合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不同部位转移瘤的ADC均显著小于正常骨组织(均P<0.05);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灵敏度为79.31%,特异度为93.75%,准确度为84.44%;WB-DWI诊断的灵敏度为93.18%,特异度为84.78%,准确度为88.89%;两种方法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97.92%,特异度为85.71%,准确度为92.22%。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均显著高于单独诊断。结论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联合WB-DWI可以提高乳腺癌骨转移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可为制订临床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2021年01期 v.13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8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4 ]
  •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二甲硅油散对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效果的影响

    郭阳;邹静;

    目的观察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二甲硅油散对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接受电子结肠镜检查的126例老年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于检查前给予所有患者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观察组患者加用二甲硅油散水溶液口服。比较两组患者肠道准备不良反应、肠道清洁度、肠道内气泡量评分、肠镜检查时间、生理盐水冲洗量、病灶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道准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肠道内气泡量总评分和病灶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肠镜检查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生理盐水冲洗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二甲硅油散能够降低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肠道内气泡量,对于改善检查视野、提高病灶检出率均具有积极作用。

    2021年01期 v.13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9 ]
  • 腹腔镜Nissen-Rossetti胃底折叠术治疗质子泵抑制剂依赖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分析

    胡志伟;李冉;邓昌荣;张玉;战秀岚;纪涛;王峰;田书瑞;陈冬;吴继敏;

    目的探讨腹腔镜Nissen-Rossetti胃底折叠术治疗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依赖性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接受Nissen-Rossetti胃底折叠术的PPI依赖性GERD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治疗前后GERD症状评分、症状主观缓解程度、PPI停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GERD患者53例,34例(64%)患者合并呼吸道症状。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患者术后各GERD相关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消化道和呼吸道总体症状主观缓解程度均为100%(90%,100%)。随访期间PPI停药率为90.6%,疗效满意率为92.5%。术后吞咽困难、腹胀、排气增多、腹泻和便秘的发生率分别为83%、13%、2%、4%和2%,43%的患者遗留长期轻度吞咽困难。无复发和再手术病例。结论 Nissen-Rossetti胃底折叠术有较好的GERD症状控制率和PPI停药率,但术后吞咽困难较为常见,需要进一步改进手术方法加以避免。

    2021年01期 v.13 7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0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2 ]
  • 阶段性心脏康复训练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康复的影响

    孙秋;王治;杜军;谢红萍;李金銮;

    目的分析阶段性心脏康复训练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南京市胸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ACS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进行编号,奇数编号者纳入常规训练组,偶数编号者纳入阶段训练组,每组各61例。两组患者均行PCI,常规训练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心脏康复训练,阶段训练组患者术后接受阶段性心脏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1周和3个月血清炎性因子、心功能、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分析阶段性心脏康复训练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后1周(均P<0.05),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brief version,WHOQOL-BREF)各领域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后1周(均P<0.05),6 min步行距离均显著长于本组术后1周(均P<0.05)。阶段训练组患者术后3个月血清hs-CRP、IL-6、IL-10、ET-1、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训练组(均P<0.05),LVEF、CO和WHOQOL-BREF各领域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常规训练组(均P<0.05),6 min步行距离显著长于常规训练组(P<0.05)。结论与常规心脏康复训练相比,阶段性心脏康复训练能够进一步促进ACS合并心力衰竭患者PCI术后血清炎性因子、心功能、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2021年01期 v.13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8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3 ]
  • 血压变异性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负荷的相关性研究

    邓晓丽;钟灵;冯丽;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负荷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11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高血压将其分为高血压组(68例)和非高血压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指标、血压变异性及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负荷的差异,并分析血压变异性与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负荷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血压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24 h收缩压变异性、24 h舒张压变异性、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负荷和总斑块负荷均显著高于非高血压组(均P<0.001)。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负荷和总斑块负荷与24 h收缩压变异性、24 h舒张压变异性、高血压病程、左心室后壁厚度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血压变异性增大可能是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负荷的影响因素,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应注意控制血压变异性水平。

    2021年01期 v.13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3 ]
  •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分析

    崔倩卫;武冬;徐晶;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分为低分组(1~30分,40例)、中分组(31~60分,39例)和高分组(>60分,37例)。另选取该院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31例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比较四组研究对象血清NO、Lp-PLA2、Hcy水平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NO、Lp-PLA2、Hcy水平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估血清NO、Lp-PLA2、Hcy水平对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诊断价值,并分析不同冠心病类型患者Gensini积分及血清NO、Lp-PLA2、Hcy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四组研究对象血清NO水平依次为:对照组>低分组>中分组>高分组(P<0.05);血清Lp-PLA2和Hcy水平均依次为:对照组<低分组<中分组<高分组(均P<0.05)。血清NO水平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呈显著负相关(r=-0.324,P<0.05),血清Lp-PLA2和Hcy水平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411、0.384,均P<0.05)。血清NO、Lp-PLA2、Hcy水平对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3、0.939、0.927,截断值分别为29.760、337.140、19.575。不同冠心病类型患者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及血清Lp-PLA2、Hcy水平均为: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均P<0.05),血清NO水平为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P<0.05)。结论血清NO、Lp-PLA2、Hcy水平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其对预测患者病情进展亦具有重要作用。

    2021年01期 v.13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0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4 ]
  •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椎体成形术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祝丹丹;

    目的探究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椎体成形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80例行椎体成形术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椎体成形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0例患者,27例(33.75%)术后出现并发症,将其纳入预后不良组,其余53例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术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预后良好组患者VAS评分和ODI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均P<0.05)。两组患者年龄、是否使用激素、有无骨折史、有无出现骨水泥渗漏、是否行抗骨质疏松治疗、恢复期有无发生意外事故、营养供给是否不足占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使用激素、有骨折史、出现骨水泥渗漏、未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恢复期发生意外事故、营养供给不足均为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椎体成形术后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椎体成形术后预后不良发生率较高,主要与患者年龄、激素使用情况、骨折史、骨水泥渗漏情况、抗骨质疏松治疗情况、恢复期发生意外事故以及营养供给情况相关,因此在治疗和恢复过程中需要针对相关因素给予患者个性化治疗。

    2021年01期 v.13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5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 ]
  • 脊柱结核患者血清骨性碱性磷酸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龚德飞;刘茹;张鸿升;刘锐;黄立;陈烨;魏纪湖;唐晓菊;

    目的分析脊柱结核患者血清骨性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收治的128例脊柱结核患者纳入观察组,将该院同期128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BALP、bFGF水平,采用改良巴氏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量表评价脊柱结核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脊柱结核患者血清BALP、bFGF水平与MBI量表评分之间的相关性。观察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BALP、bFGF水平,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价血清BALP、bFGF水平对脊柱结核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BALP、bFG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脊柱结核患者血清BALP、bFGF水平与MBI量表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BALP、bFGF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MBI量表评分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BALP、bFGF水平预测脊柱结核患者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40、0.847,灵敏度分别为73.5%、77.9%,特异度分别为86.7%、83.3%;二者联合预测脊柱结核患者不良预后的AUC为0.902,灵敏度为92.6%,特异度为81.7%。结论脊柱结核患者血清BALP、bFGF水平均明显升高,二者联合可提高对脊柱结核患者不良预后的诊断效能。

    2021年01期 v.13 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9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 ]
  • 病灶清除联合一期植入载万古霉素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对Ⅲ/Ⅳ型慢性骨髓炎的疗效分析

    梁佳佳;廖涛;彭饶;郎志刚;

    目的分析病灶清除联合一期植入载万古霉素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对Ⅲ/Ⅳ型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四川省骨科医院收治的102例Cierny-Mader Ⅲ/Ⅳ型慢性骨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CPC组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组,每组各51例,给予CPC组患者病灶清除联合一期植入载万古霉素CPC治疗,给予PMMA组患者病灶清除联合一期植入载庆大霉素PMMA骨水泥治疗,在治疗和随访期间两组均有患者失访,予以剔除,最终CPC组纳入49例患者,PMMA组纳入47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感染控制时间、术后1年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SA)评分、血清C-C型趋化因子配体11(C-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11,CCL11)和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结果 CPC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PMMA组(P<0.05),感染控制时间显著短于PMMA组(P<0.05),术后1年复发率显著低于PMM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CPC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PMMA组(P<0.05)。术后2个月和3个月,CPC组患者血清CCL11和CRP水平均显著低于PMMA组(均P<0.05)。术后1年,CPC组患者上、下肢简式FMA评分均显著高于PMMA组(均P<0.05)。结论病灶清除联合一期植入载万古霉素CPC和载庆大霉素PMMA骨水泥治疗慢性骨髓炎均有效,但载万古霉素CPC的疗效更佳,其在控制感染、促进骨修复和患肢功能恢复方面的作用更强,能进一步改善慢性骨髓炎患者预后。

    2021年01期 v.13 10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 ]
  •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Kümmell病效果分析

    崔颖;王宇翔;刘晓伟;徐海栋;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Kümmell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因椎体压缩性骨折于东部战区总医院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Kümmell病组(6例)和压缩性骨折组(27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椎体高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和ODI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前(均P<0.05),但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和ODI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时椎体高度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前(均P<0.05),Kümmell病组患者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椎体高度均显著低于压缩性骨折组(均P<0.05)。Kümmell病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压缩性骨折组(P<0.05)。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Kümmell病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021年01期 v.13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9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 ]
  • 加速康复外科干预在颅内破裂动脉瘤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血管内栓塞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仲磊;童孜蓉;李娜;陈锦园;吴娟;

    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干预在颅内破裂动脉瘤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血管内栓塞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20年3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ERAS干预组和常规干预组,每组各47例,均行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内血管栓塞治疗,常规干预组患者围术期接受常规干预,ERAS干预组患者接受基于ERAS理念的围术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栓塞情况、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结果两组患者完全栓塞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干预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常规干预组(均P<0.05),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常规干预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干预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前(均P<0.05),ERAS干预组患者术后6个月mR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干预组(P<0.05),术后6个月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常规干预组(P<0.05)。结论 ERAS干预能够在保证颅内破裂动脉瘤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效果的前提下提高治疗安全性,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改善患者近期预后。

    2021年01期 v.13 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睡眠剥夺小鼠海马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及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的研究

    翟蕾;陈珺;冯子敬;

    目的研究睡眠剥夺小鼠海马组织的氧化应激水平及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多平台睡眠剥夺方法在小鼠睡眠剥夺的24 h、48 h、72 h进行取材,检测小鼠海马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HO-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睡眠剥夺48 h,小鼠海马组织SOD活性显著增强,HO-1 mRNA表达明显上调;睡眠剥夺72 h,小鼠海马组织MDA表达有增高趋势,SOD活性下降,HO-1 mRNA仍持续高表达。结论睡眠剥夺可影响小鼠海马组织氧化应激水平,且伴随小鼠海马组织HO-1表达上调。

    2021年01期 v.13 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2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6 ]

病例报道

  • 丙酚替诺福韦用于范科尼综合征恩替卡韦治疗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挽救治疗:个案报道并文献复习

    王倩;常春艳;杨松;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是抗病毒治疗。临床上长期使用阿德福韦酯或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发生范科尼综合征等罕见不良反应,临床上多采用恩替卡韦作为挽救治疗方案。但对于恩替卡韦治疗失败的范科尼综合征患者,后续抗病毒治疗的证据尚不多见。现报道1例恩替卡韦治疗失败的范科尼综合征患者,采用丙酚替诺福韦治疗有效,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

    2021年01期 v.13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5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稿约

  •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稿约

    <正>《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学术性电子期刊,创刊于2008年9月,现为月刊,CN11-9298/R,ISSN 1674-7372,邮发代号:82-136。紧密结合国内外医学学科的前沿进展,充分发挥电子出版物的互动性和多媒体优势,是现有纸版专业期刊的有益补充。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国内外临床科研工作的前沿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2021年01期 v.13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2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