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创刊于2008年9月,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集光盘版、纸版、网络版、手机报、微博、微信等多位一体的出版形式,现为月刊,ISSN1674-7372,CN 11-9298/R,全国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2-136,光盘定价:20元/期,先后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等收录。据2016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显示,我刊2015年度扩展影响因子为1.088;据
2017年06期 v.9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1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2017年06期 v.9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8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第二十八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亚太心脏大会2017、国际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会议将于2017年10月12~1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秉承"公益、预防、规范、创新"的会议宗旨,传承"回归人文、回归临床、回归基本功"的会议精神,长城会历经27年,在全国心血管专家的精诚合作下,发展为今天涵盖心血管疾病从基础到临床、融相关学科为一体、覆盖亚太、面向世界的亚洲规模最大、全球排名第四的国际知名心脏病学会议。长城会
2017年06期 v.9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2017年3月11日,在2017中国国际心力衰竭大会暨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北京召开期间,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组织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新书发布会也同期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国药师协会会长张耀华教授,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总编辑杜贤编审,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主
2017年06期 v.9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6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2017年3月23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联合主办的"2017年心血管疾病合理用药指南宣贯项目"(心指南针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张耀华主任、人民卫生出版社杜贤总编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陈红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傅向华教授、《心血管疾病合理用药系列指南丛书》主编代表和部分编委、宣贯项目师资代表、40余家媒体以及制药企业代表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2017年06期 v.9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4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2017年4月29日,《社区人群心血管疾病综合防治指南(试行)》巡讲会在杭州盛大启动,旨在进一步加强社区医生对《社区人群心血管疾病综合防治指南(试行)》的理解,促进指南的使用和落地,本轮巡讲共在杭州市区、余杭区、萧山区等3站开展,吸引了600余名社区医生积极参加。该指南由社区人群心血管疾病综合防治指南(试行)编审委员会和中国成人血脂异常健康管理服务试点项目委员会组织编写,全文正式发表于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7年第1期第20-36页。
2017年06期 v.9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2017年3月23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定稿会在北京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张耀华主任,人民卫生出版社杜贤总编辑,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心血管药物专业组组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霍勇教授,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内科赵连友教授,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孙宁
2017年06期 v.9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6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钱力;
<正>由于作者疏忽,刊登在《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7年第9卷第4期题为《出生48小时内新生儿急性肾衰竭临床特征分析》一文中通讯作者张爱华的邮箱有误,现请编辑部更正为:zhaihua@njmu.edu.cn,特此声明,并向《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编缉部、读者及张爱华老师致歉。
2017年06期 v.9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3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2017年5月31日发布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实施有关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7〕537号",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修)定了23个专业20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并已发布在中华医学会网站(http://www.cma.org.cn/kjps/jsgf/)。迄今临床路径总量已达到1212个。其中,自2009年至今,共发布了67个心血管内科临床路径,具体清单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
2017年06期 v.9 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7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正>2017年5月21日,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在上海成立,经民主选举,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教授当选为名誉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助理、外科主任钦伦秀教授当选为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消化肿瘤内科主任、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主编沈琳教授当选为候任主任委员,上海市胸科医院韩宝惠教授、大连医科大学肿瘤干细
2017年06期 v.9 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2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国卫办医函〔2017〕55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落实《中国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和《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进一步提高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化水平,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我们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对2011年印发
2017年06期 v.9 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1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正>2017年6月2日,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北京专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独家策划执行的"中国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专家共识启动会"在成都召开,共识主要发起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教授,共识主要执笔人广东省人民医院冯颖青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卢永昕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金秀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初少莉教授和施仲伟教授,以及参与讨论的专家
2017年06期 v.9 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3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第二十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7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将于2017年9月26~30日在厦门市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本届大会的主题为"传承创新,携手同行",将秉承CSCO的根本宗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促进国际、国内临床肿瘤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和支持临床研究与创新,大力推动多学科、规范化综合治疗进程和学科发展;继续举办肺癌、乳腺癌、胃癌、大肠癌、肝癌、胰腺癌、食管癌、血液肿瘤、恶性淋巴瘤、黑色素瘤、前列腺癌、肾
2017年06期 v.9 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6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邓薇;白志刚;张军;蔡军;张忠涛;
目的探讨TET(ten-eleven translocation)2和lncRNA-ANRIL对胃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RT-PCR)检测胃癌组织样本和相应癌旁组织中TET2和lncRNA-ANRIL的表达量;构建TET2和lncRNA-ANRIL的慢病毒载体,并转染胃癌细胞MGC803,于胃癌细胞MGC803中敲减TET2后,采用q RT-PCR检测lncRNA-ANRIL的表达量,以探究二者之间存在的调控关系;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TET2对lncRNA-ANRIL启动子序列的影响;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TET2和lncRNA-ANRIL对胃癌细胞MGC803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TET2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而lncRNA-ANRIL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在胃癌细胞MGC803中敲减TET2后,lncRNA-ANRIL的表达量显著上调。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进一步验证了TET2能够通过抑制lncRNA-ANRIL的启动子活性,调控lncRNA-ANRIL的表达;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敲减TET2后,胃癌细胞MGC803的侵袭转移能力显著增强,而敲减lncRNA-ANRIL则能明显抑制胃癌细胞MGC803的侵袭转移能力,敲减TET2后再敲减lncRNA-ANRIL能够减弱敲减TET2增强胃癌细胞MGC803的侵袭转移能力的效果。结论 TET2和lncRNA-ANRIL在胃癌细胞的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为胃癌靶向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7年06期 v.9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7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肖小平;宫君原;
目的探讨人干扰素结合蛋白35(interferon-induced protein 35,IFP35)在人巨细胞病毒感染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依据是否感染人巨细胞病毒将血细胞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根据人包皮成纤维细胞转染si RNA和阴性si RNA分为基因敲减组和阴性对照组;采用SYBRGreen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不同分组中IFP35的表达量;用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人包皮成纤维细胞,采用SYBRGreen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不同感染复数的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人包皮成纤维细胞表达IFP35的差异以及相同感染复数的人包皮成纤维细胞感染人巨细胞病毒0、12、24、48、96小时后IFP35表达的差异;敲减IFP35基因后,检测人巨细胞病毒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感染组血细胞中IFP35表达量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后细胞中IFP35的表达量随人巨细胞病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与经感染复数为0的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后的细胞比较,经感染复数为0.01、0.1及1.0的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后细胞中IFP35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IFP35的表达量随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与0小时相比,其余时间其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基因敲减组人包皮成纤维细胞中IFP35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敲减IFP35基因的人巨细胞病毒DNA基因拷贝数较未敲减IFP35基因的人巨细胞病毒显著增加(P<0.05)。结论 IFP35的表达量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浓度和时间均呈正相关。IFP35基因的表达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人巨细胞病毒的感染。
2017年06期 v.9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4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崎;秦练;李名武;陈又年;周赤兵;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以下简称前路手术)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以下简称后路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OPLL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骨化块节段数和椎管狭窄率将患者分为A组(36例)与B组(52例)。A组患者采用前路手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后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和9个月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手术情况、手术前后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术后住院天数显著短于B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B组(P<0.05)。术后3个月和9个月B组患者JOA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手术前后A组患者颈椎曲度均明显大于B组(P<0.05),骨化块面积均明显小于B组(P<0.05),椎管狭窄率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前路手术和后路手术对于OPLL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骨化块<3个节段、有明显椎间盘突出或伴有显著神经根受压症状的患者以前路手术治疗为主;对于骨化块节段数较多、椎管狭窄率较高的患者,后路手术能够有效恢复其神经功能且术后并发症较少、操作灵活简单。
2017年06期 v.9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0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彦强;罗远国;
目的探究氢吗啡酮超前镇痛对股骨骨折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股骨骨折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试验组患者在全身麻醉诱导前予以氢吗啡酮静脉注射,对照组患者予以等量的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简易精神状况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炎性因子和应激激素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术中和术后舒芬太尼、地佐辛补救用药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毕及术后2小时、24小时、3天,试验组患者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患者(P<0.05)。术前两组患者炎性因子和应激激素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毕及术后12、24小时,试验组患者白介素-6、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皮质醇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6、12、24小时,试验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舒芬太尼使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地佐辛补救用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氢吗啡酮超前镇痛能够减轻股骨骨折患者术后应激反应,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
2017年06期 v.9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3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冯万立;康健;卫建民;王小明;陈广儒;
目的比较高黏度骨水泥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96例确诊为骨质疏松性连续或间断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穿刺入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单侧组和双侧组,每组各48例。单侧组患者采用单侧经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双侧组患者采用双侧经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及C型臂X线机透视次数),术前、术后24小时及术后1、3、1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12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Cobb角变化情况以及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结果单侧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双侧组(P<0.05),C型臂X线机透视次数和骨水泥注入量均显著少于双侧组(P<0.05)。术后24小时及术后1、3、12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但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个月和12个月,两组患者ODI和Cobb角均小于术前(P<0.05),但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单侧组患者骨水泥渗漏率显著低于双侧组(P<0.05)。结论高黏度骨水泥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较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具有手术时间短、透视次数少、骨水泥渗漏率低等优点。
2017年06期 v.9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3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叶兆莲;张龙英;王云;张娇;谢菲菲;
目的调查分析海南省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人群骨质疏松状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6年12月本院728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一般资料调查以面对面问卷调查形式进行,采用骨密度仪测量非受力侧前臂尺桡骨中远端1/3处的骨密度,计算骨质疏松患病率,并分析各因素对其的影响。结果 7286名健康体检者中,骨质疏松1413例,骨质疏松患病率为19.39%。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2.098,95%CI:1.479~5.283,P<0.05)和女性(OR=1.977,95%CI:1.211~4.382,P<0.05)为健康体检人群发生骨质疏松的主要危险因素,饮酒(OR=0.287,95%CI:0.134~0.797,P<0.05)和体重指数>25 kg/m2(OR=0.415,95%CI:0.221~0.866,P<0.05)为健康体检人群发生骨质疏松的保护性因素。结论海南省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随年龄增加逐渐升高,以老年女性最为严重,此类人群应加强体育锻炼,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适量补充钙剂,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2017年06期 v.9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3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延峰;牟健;王胜昱;刁鑫;周晶;李凯;
目的探究tRNA鸟嘌呤糖基转移酶(tRNA-guanine transglycosylase,TGT)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分析TGT在肺腺癌细胞系A549细胞和肺正常细胞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免疫电镜观察TGT在A549细胞和16HBE细胞中的分布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TGT在肺腺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分析结果显示:TGT在A549细胞和16HBE细胞中均有表达,且TGT在A549细胞中高表达。免疫电镜观察可见TGT在A549细胞和16HBE细胞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质及细胞核中均有分布,QTRT1(QTRT1为鸟嘌呤插入酶,代表TGT)在A549细胞线粒体中的表达高于其在16HBE细胞线粒体中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显示:TGT在20例肺腺癌患者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其在正常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P<0.05)。结论 TGT在肺腺癌中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其对肺腺癌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2017年06期 v.9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4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巫亚颖;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37例)和非感染组(161例)。收集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临床特征,包括病情严重程度[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预计值)、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及是否合并肺心病]和临床干预情况[是否气管插管、是否双相持续气道正压(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 PAP)通气、辅助通气(有创通气+无创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铜绿假单胞菌培养阳性前抗生素使用时间)及是否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差异、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性。结果感染组患者FEV1%预计值≤30%、Pa O_2≤50 mmHg、PaCO_2≥80mm Hg、APACHEⅡ评分≥15分及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的比例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中行气管插管、辅助通气时间≥14天及抗生素使用时间≥14天的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两组患者Bi PAP通气和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患者比例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气管插管及辅助通气时间≥14天是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发生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铜绿假单胞菌整体耐药性较高,仅对亚胺培南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低于30%。结论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较高,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气管插管及辅助通气时间≥14天是导致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2017年06期 v.9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2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赵兵刚;赵威;黄杨;尹文;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颅脑损伤继发颅内细菌性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133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继发颅内细菌性感染将患者分为研究组(颅内感染,68例)和对照组(无颅内感染,65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白蛋白水平,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同时使用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在诊断颅脑损伤继发颅内细菌性感染中的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白蛋白水平和APACHEⅡ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在诊断颅脑损伤继发颅内细菌性感染中具有显著价值(P<0.05),其中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曲线下面积、特异度及敏感度最高。白蛋白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在诊断颅脑损伤继发颅内细菌性感染中无显著价值(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在颅脑损伤继发颅内细菌性感染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可行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2017年06期 v.9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9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军华;刘春燕;喻小菊;牟敏;杨丹;张仕国;蔡懿;陈志勇;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出院后自行肺功能锻炼对肌肉功能和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于本院呼吸内科就诊的68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锻炼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4例,两组患者出院后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锻炼组患者自行肺功能锻炼。治疗3个月后复查并比较两组患者肺通气功能指标、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呼吸肌肌力、60°/s和180°/s角速度时肘屈伸和膝屈伸的峰力矩及BODE指数。结果治疗3个月后,锻炼组患者BODE指数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患者BODE指数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锻炼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_1)、FEV_1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呼吸肌最大吸气压和最大呼气压、肘屈伸及膝屈伸峰力矩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锻炼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及动脉血p H较常规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COPD患者出院后自行肺功能锻炼可有效恢复呼吸肌和肌肉功能,提高肺功能和活动能力,缓解临床症状,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17年06期 v.9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0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黄有环;王瑞光;李志良;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无创机械通气对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6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噻托溴铵治疗)和B组(噻托溴铵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CO_2)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PaCO_2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B组患者PaCO_2显著低于A组(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预计值)、FEV_1占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百分比(FEV_1/FVC)及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B组患者FEV_1%预计值、FEV_1/FVC及IC均显著高于A组(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interleukin,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B组患者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与单独应用噻托溴铵相比,噻托溴铵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度稳定期COPD,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肺部炎性反应,提高其生活质量。
2017年06期 v.9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7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焱;陈佳;段钰萍;冯齐齐;
目的探讨颈项透明层厚度、额-上颌角及鼻前软组织厚度与鼻骨长度比值在孕早期21-三体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本院行产前诊断并经染色体分析确诊为21-三体综合征的42例胎儿纳入病例组,选取同期行产前诊断并经超声检查确诊为正常的80例胎儿纳入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额-上颌角及鼻前软组织厚度与鼻骨长度比值。结果病例组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颈项透明层增厚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额-上颌角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额-上颌角增大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鼻前软组织厚度与鼻骨长度比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鼻前软组织厚度与鼻骨长度比值增大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检测颈项透明层厚度、额-上颌角及鼻前软组织厚度与鼻骨长度比值对21-三体综合征诊断的灵敏度和约登指数均高于单独检测颈项透明层厚度及联合检测颈项透明层厚度和额-上颌角。结论孕早期21-三体综合征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额-上颌角及鼻前软组织厚度与鼻骨长度比值均显著大于正常胎儿,联合检测此三项指标可提高21-三体综合征诊断的灵敏度和约登指数。
2017年06期 v.9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4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石磊;
目的分析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诊治的348例乳腺肿块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进行诊断。将常规超声检查结果分为良性、不能确定及恶性。利用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乳腺病灶软硬度进行评分,1~3分为良性,4~5分为恶性。设计两种联合诊断方式Com1与Com2,Com1仅在两种单项诊断均为良性时,联合诊断结果为良性;Com2仅在两种单项诊断结果均为恶性时,联合诊断结果为恶性。将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比较单一检查与Com1、Com2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的差异。结果 348例乳腺肿块患者中,良性病变246例,恶性病变102例。常规超声检查诊断灵敏度为84.31%,特异度为88.62%,准确率为87.36%;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诊断灵敏度为72.55%,特异度为86.18%,准确率为82.18%;Com1诊断灵敏度为94.12%,特异度为88.21%,诊断准确率为89.94%;Com2诊断灵敏度为80.39%,特异度为95.53%,准确率为91.09%。常规超声检查诊断灵敏度高于超声弹性成像(P<0.05),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特异度和准确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Com1在4种检查方法中诊断灵敏度最高(P<0.05),Com2诊断特异度最高(P<0.05)。结论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原理不同,二者联合使用可弥补单一检查的不足,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2017年06期 v.9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1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罗琦珑;余红梅;李娜;董金莲;
目的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和谵妄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情况、术后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变化、谵妄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尿量、术中总静脉补液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4小时,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血管紧张素Ⅱ及肾上腺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可能有助于降低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和谵妄发生率。
2017年06期 v.9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5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建珍;郭玮;张俊芳;
目的比较强脉冲光或他克莫司软膏联合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诊断为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并进行治疗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强脉冲光联合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他克莫司软膏联合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评分、疗效、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皮肤检测客观指标、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主观感受评分和客观表现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后主观感受评分和客观表现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表皮油脂含量和水分流失量较治疗前均显著减少(P<0.05),角质层含水量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0.05),酸碱度、黑色素及血红素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表皮油脂含量和水分流失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角质层含水量多于对照组(P<0.05),酸碱度、黑色素及血红素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中7例患者接受强脉冲光治疗后出现面部红肿,予对症处理后症状好转,不良反应未再发生;对照组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较治疗2周后均进一步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强脉冲光联合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2017年06期 v.9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8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梁新华;朱红霞;张蕾;
目的分析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和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伴糖尿病肾病患者72例纳入糖尿病肾病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70例纳入单纯糖尿病组;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健康者72例纳入对照组。检测分析三组研究对象血清hs-CRP和Cys C水平。结果糖尿病肾病组患者hs-CRP和Cys C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对照组(P<0.05);单纯糖尿病组患者hs-CRP和Cys 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正常白蛋白尿组患者血清hs-CRP和Cys C水平均显著低于大量白蛋白尿组(P<0.05)。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hs-CRP和Cys C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对照组(P<0.05);单纯糖尿病组患者血清hs-CRP和Cys C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检测诊断糖尿病肾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5.8%%、84.7%、90.3%,灵敏度和准确率较单一指标诊断结果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血清hs-CRP和Cys C是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2017年06期 v.9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1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星达;海鑫;唐杰;姜维;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蛋白尿、肾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本院肾内科收治的12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缬沙坦氨氯地平片降压,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低盐、优质蛋白饮食等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及肾小球滤过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肾小球滤过率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患者血肌酐水平和肾小球滤过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血尿素氮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A和IgG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gA和IgG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清IgA和Ig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可减少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24小时蛋白尿,改善肾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2017年06期 v.9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8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陈大琴;曹勇;郑晓东;辇伟奇;曾晓华;刘晓渝;
目的分析Ki-67表达对吡柔比星、环磷酰胺序贯多西他赛(AC-T)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LABC)临床效果的影响,为早期预测新辅助化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233例LABC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AC-T方案实施新辅助化疗,按照患者化疗后是否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ate response,pCR)将其分为pCR组和非pCR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病灶组织Ki-67表达的差异,分析LABC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因素,并检测其化疗前后病灶组织Ki-67表达变化。结果 23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22例(其中pCR 53例),部分缓解83例,疾病稳定15例,疾病进展13例,总有效率为87.98%,保乳率为12.88%(30/23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过表达、化疗前Ki-67高表达是影响LABC化疗效果的保护因素(P<0.05)。与化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Ki-67高表达率均有所降低,但非pCR组患者化疗后Ki-67高表达率显著低于pCR组(P<0.05)。结论AC-T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LABC的临床效果受乳腺癌分子分型和Ki-67表达的影响,Ki-67高表达提示患者预后较佳,但化疗后患者Ki-67高表达率呈下降趋势,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2017年06期 v.9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7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黄少江;
目的分析贝伐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于本院治疗的晚期卵巢癌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贝伐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水平变化、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3年,记录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CA125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CA12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伐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能够有效缓解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2017年06期 v.9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柳子川;
目的探讨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治疗索拉非尼耐药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索拉非尼耐药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水平、生存期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AF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中位疾病进展期和中位总生存期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继续治疗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恶心呕吐、腹泻、周围神经毒性、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能够有效降低索拉非尼耐药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AFP水平,延长其生存期。
2017年06期 v.9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任蓓;张爱香;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炎性因子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探讨该方案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6例。所有患者均于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依达拉奉,观察组患者加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OD和炎性因子水平、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变化,评价联合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8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ADL评分和SOD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更早且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能够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OD和炎性因子水平,降低神经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具有良好的疗效与安全性。
2017年06期 v.9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4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杨瑜婧;张慧娟;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采取TACE治疗(T组),40例采取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T+S组)。选择本院同期健康体检人群3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上述三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水平;参照改良后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T组和T+S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T组和T+S组患者外周血CD3~+、CD4~+、NK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T组和T+S组上述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4周后,T组和T+S组患者外周血CD3~+、CD4~+、NK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CD8~+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T+S组患者外周血CD3~+、CD4~+、NK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均显著高于T组同期水平(P<0.05),CD8~+水平显著低于T组同期水平(P<0.05)。T+S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T组(P<0.05)。结论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可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并显著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2017年06期 v.9 12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2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缪羽霞;夏泉;王荣花;范志宁;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收治的9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研究组患者予以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垂体后叶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与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止血成功率和静脉曲张治疗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输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止血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胃左静脉内径均显著小于治疗前(P<0.05),门静脉血流量和脾静脉血流量均显著少于治疗前(P<0.05),门静脉血流速度和脾静脉血流速度均显著慢于治疗前(P<0.05),平均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心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患者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提高止血效果,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2017年06期 v.9 126-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0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周丽华;陈清华;陈宗存;王毅;符茂雄;
目的分析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utologous platelet-rich gel,APG)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7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APG联合VSD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VS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溃疡愈合时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1天、治疗12天和24天后创面肉芽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溃疡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天和24天后,两组患者肉芽组织中VEGF和bFGF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1天(P<0.05);治疗24天后,两组患者肉芽组织中VEGF和bFGF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12天后(P<0.05)。治疗12天和24天后,观察组患者肉芽组织中VEGF和bFGF水平均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APG联合VSD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显著,能够有效促进肉芽组织中血管生成,缩短溃疡愈合时间。
2017年06期 v.9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3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穆宣壑;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联合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PPHN)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本院确诊并住院治疗的116例PPHN患儿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患儿采取一氧化氮吸入治疗,联合治疗组患儿采用一氧化氮吸入联合西地那非鼻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72小时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_2)、乳酸水平]、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右室射血分数(righ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RVEF)、短轴缩短率(fraction shortening,FS)、舒张早期心室充盈速度最大值/舒张晚期心室充盈速度最大值(E/A)及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s,PASP)]、临床疗效以及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PaCO_2和乳酸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PaO_2和SaO_2均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治疗组患儿PaCO_2和乳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PaO_2和SaO_2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LVEF、RVEF、FS及E/A均高于治疗前(P<0.05),PASP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治疗组患儿LVEF、RVEF、FS及E/A均高于对照组,PASP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ET-1和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治疗组患儿ET-1和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地那非联合一氧化氮吸入能够有效改善PPHN患儿的临床指标,较单用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效果更佳。
2017年06期 v.9 135-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2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娜;牛新荣;肖东;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治疗时间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术后或入院后进入ICU治疗时间分组,51例直接进入ICU治疗患者纳入A组,50例48小时后进入ICU治疗患者纳入B组,49例72小时后或未进入ICU治疗患者纳入C组。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病死率、清醒时间、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modified edinberg-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MESSS)评分。结果 A组清醒时间<7天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C组(P<0.05),清醒时间<14天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病死率显著低于C组(P<0.05)。A组患者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MESS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结论及早进入ICU治疗可以显著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明显改善预后。
2017年06期 v.9 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5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杜晓倩;万红;伊金莲;
目的探究早期盆底功能康复干预对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9月本院接收的36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182例)和对照组(182例)。对照组产妇采用生物反馈和电刺激疗法,研究组产妇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早期盆底功能康复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治疗后肌电活动(盆底Ⅰ类纤维持续收缩压和收缩持续时间,Ⅱ类纤维持续收缩压、收缩持续时间及收缩次数)、性生活质量评分、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中经阴道分娩产妇和剖宫产产妇盆底Ⅰ类纤维和Ⅱ类纤维的持续收缩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盆底Ⅰ类纤维收缩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盆底Ⅱ类纤维收缩次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剖宫产产妇盆底Ⅰ类纤维和Ⅱ类纤维的持续收缩压均显著高于经阴道分娩产妇(P<0.05)。研究组产妇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2666,P=0.0389)。治疗后,研究组产妇直肠脱垂、尿失禁、子宫脱垂、膀胱脱垂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性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盆底功能康复干预可有效改善产妇盆底肌收缩能力,增强肌肉强度,延长肌肉持续收缩时间,经济、无创,并发症少,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2017年06期 v.9 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黄艳;李月芳;胡欣;
目的探讨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肌红蛋白(myoglobin,Mb)及生化指标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本院诊治的135例CHF患者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60例健康人纳入对照组。检测并分析两组研究对象BNP、Mb、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 TNT)、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BNP、Mb、c TNT、Cys 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心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BNP、Mb、c TNT、Cys C水平明显升高(P<0.05)。BNP检测的敏感度(86.67%)和特异度(90.00%)在上述四项指标中最高,Mb、c TNT、Cys C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处于中等水平。结论 BNP、Mb、c TNT、Cys C对于诊断CHF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年06期 v.9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6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