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晓辉;张智宇;王科;高振利;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指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术期处理的一系列优化措施,旨在减少或降低手术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创伤和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ERAS在诸多外科领域已取得可观的效果,具体措施包括术前6小时禁食,选择微创方法,科学的液体管理,避免使用或尽早拔出各种引流管和插管,尽早下床活动及术后当天尽快恢复正常饮食。ERAS可缩短患者住院天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再入院率,减少住院费用。尽管目前ERAS的术后评价主要来自结直肠手术,但其在泌尿外科也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ERAS可改善临床结局,节约医疗资源,使其成为今后外科发展的重要方向。
2017年07期 v.9 1-6+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8K] [下载次数:4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张智宇;王科;林春华;赵红伟;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治疗方案在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中应用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本院88例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ERAS组患者(34例)围术期采用ERAS处理方案,对照组患者(54例)围术期采用传统处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饮水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天数、无并发症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情况、再手术及30天内再入院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ERAS组患者术后首次饮水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导尿管和引流管拔除时间均提前于对照组患者(P<0.001),住院天数和无并发症患者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01),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01),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ERAS组无死亡、再手术及30天内再入院患者。结论 ERAS模式的开展能够促进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早日康复,同时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017年07期 v.9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2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庄桂敏;于鲁欣;董利英;包益平;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围术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于本院行PCNL的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应用ERAS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8例患者围术期采用ERAS处理模式,对照组50例患者围术期采用传统处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饮水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等的差异。结果 ERAS组患者的术后首次饮水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胃肠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并无显著差异(P>0.05)。ERAS组患者术后24小时和48小时N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模式比较,PCNL围术期应用ERAS模式可使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首次进食时间提前,减轻术后疼痛,有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住院费用,促进患者康复。
2017年07期 v.9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4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赵海卫;张其强;谢茂;王科;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肾癌患者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55例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肾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入选患者依次纳入试验组(27例)和对照组(28例)。试验组患者围术期采用ERAS处理方案,对照组患者围术期采用传统处理方案。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饮水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总住院天数、总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试验组患者术后首次饮水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及引流管拔除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01),总住院天数和总治疗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01)。两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围术期传统处理方案相比,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围术期应用ERAS处理方案,可加速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年07期 v.9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3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刘晓飞;李方正;张庆凤;姜爱华;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实施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于本院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ERAS实施与否将入选患者分为ERAS组(35例)和非ERAS组(32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6小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ERAS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非ERAS组(P<0.05),住院费用显著少于非ERAS组(P<0.05)。两组术后6小时VAS评分≥7分患者均仅有1例,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ERAS理念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并能加速患者术后康复,缩短术后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
2017年07期 v.9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1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柳玉华;崔玉朋;张智宇;于鲁欣;王科;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围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本院301例接受经尿道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围术期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ERAS组(ERAS护理,154例)和常规组(传统护理,147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天数及总住院费用。结果 ERAS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总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围术期应用ERAS护理方案,可加速患者康复,减少总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年07期 v.9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0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正>《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创刊于2008年9月,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集光盘版、纸版、网络版、手机报、微博、微信等多位一体的出版形式,现为月刊,ISSN1674-7372,CN 11-9298/R,全国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2-136,光盘定价:20元/期,先后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等收录。
2017年07期 v.9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4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2017年3月23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联合主办的"2017年心血管疾病合理用药指南宣贯项目"(心指南针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张耀华主任、人民卫生出版社杜贤总编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陈红
2017年07期 v.9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2017年07期 v.9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3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2017年5月31日发布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实施有关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7]537号",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修)定了23个专业20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并已发布在中华医学会网站(http://www.cma.org.cn/kjps/jsgf/)。迄今临床路径总量已达到1212个。其中,自2009年至今,共发布了67个心血管内科临床路径,具体清单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
2017年07期 v.9 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3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正>国卫办医函[2017]55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落实《中国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和《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进一步提高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化水平,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我们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对2011年印发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进行了修订,现印发给你们(可以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医政医管栏目下载),
2017年07期 v.9 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5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2017年4月29日,《社区人群心血管疾病综合防治指南(试行)》巡讲会在杭州盛大启动,旨在进一步加强社区医生对《社区人群心血管疾病综合防治指南(试行)》的理解,促进指南的使用和落地,本轮巡讲共在杭州市区、余杭区、萧山区等3站开展,吸引了600余名社区医生积极参加。该指南由社区人群心血管疾病综合防治指南(试行)编审委员会和中国成人血脂异常健康管理服务试点项目委员会组织编写,全文正式发表于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7年第1期第20-36页。
2017年07期 v.9 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7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2017年3月23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定稿会在北京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张耀华主任,人民卫生出版社杜贤总编辑,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心血管药物专业组组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霍勇教授,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内科赵连友教授,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孙宁
2017年07期 v.9 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1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7 ] |[阅读次数:0 ]
- 杜俊凤;任少达;迟玉敏;宋展;邸庆国;施健;吕静;买志涛;李敏;孙宝华;张欣;姜明明;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并发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分析沧州市中心医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89例COPD患者的病历资料,将其中65例并发IPA的患者纳入观察组,124例未并发IPA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COPD患者并发IPA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年龄≥60岁、呼吸困难、咯血、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4天、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时间≥7天、C反应蛋白水平≥50 mg/L、球蛋白水平<20 g/L、动脉血氧分压<60 mm Hg及COPD分级为极重度的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时间≥7天、COPD分级为极重度、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4天是COPD并发IPA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IPA是COPD患者病情危重的一项相关因素,机械通气时间≥7天、COPD分级为极重度、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4天是COPD并发IPA的主要危险因素。
2017年07期 v.9 13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3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 ] - 郑家群;
目的分析纳洛酮联合双水平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氧化应激和血清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72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双水平正压通气,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7天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p H、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氧化应激相关因子[血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血浆8-异前列腺素F2α(8-iso Prostaglandin F2α,8-iso-PGF2α)],血清神经系统相关细胞因子[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S100β及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气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好转,动脉血pH和PaO_2均显著升高(P<0.05),PaCO_2均显著降低(P<0.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动脉血pH和PaO_2均高于对照组,仅PaO_2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01),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MDA和8-iso-PGF2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T-SOD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01);观察组患者血浆MDA和8-iso-PGF2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T-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SE、S100β及MB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NSE、S100β及MB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纳洛酮联合双水平正压通气能够改善AECOPD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2017年07期 v.9 136-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0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代云萍;廖芙蓉;
目的分析盆底功能训练对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选取绵阳四〇四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16例老年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保持体位、留置尿管、会阴冲洗、膀胱功能训练等常规围术期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前3天进行盆底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术后首次残余尿量及术后尿潴留和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首次残余尿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尿路感染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7例患者术后再次置入尿管,尿管留置时间为(3.28±0.41)天;对照组15例患者术后再次置入尿管,尿管留置时间为(5.50±0.55)天,观察组患者尿管再次置入后留置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功能训练能够有效预防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对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提高其恢复质量均具有积极意义。
2017年07期 v.9 14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8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敬敏;冯利军;李虹谕;唐艳红;
目的分析老年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放化疗期间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128例年龄≥60岁且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Ⅲ期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放化疗期间发生院内感染的68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未发生院内感染的6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分析老年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放化疗期间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中10例患者感染部位多于2个,其中以胃肠道最多,其余依次为呼吸道、生殖道、泌尿道、盆腹腔及皮肤。患有糖尿病和(或)肺部疾病、血清白蛋白水平<35 g/L、白细胞计数<2×10~9/L、T淋巴细胞异常(CD3~+T淋巴细胞<0.5或CD4~+/CD8~+T细胞<1.4)、住院总次数>6次及住院总天数>30天是老年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放化疗期间发生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应对体质较差、伴有糖尿病和肺部疾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格外谨慎,采取综合措施提高患者营养状况和抵抗力,减少治疗次数,缩短住院天数,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2017年07期 v.9 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9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柳长青;余红梅;
目的探讨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完全随机数字表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两组患者术前均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椎旁神经阻滞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差异。结果术后3天,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C反应蛋白(C reaction protein,CRP)及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有助于减轻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
2017年07期 v.9 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7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王鹏;苟晓光;李堃;周红宇;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扫描联合血清高尔基体膜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水平检测在诊断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小肝癌(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6年10月于本院住院的6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SHCC患者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本院60例良性肝病患者纳入肝病对照组,6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对照组。检测三组研究对象血清GP73和AFP水平,回顾性分析观察组患者MRI扫描结果,并比较三种指标对SHCC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GP73和AFP水平均显著高于肝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肝病对照组患者血清GP73和AF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MRI扫描对SHCC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显著高于血清GP73和AFP水平检测(P<0.017)。血清GP73和AFP水平检测联合MRI扫描对SHCC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显著高于其他4种检测方法(P<0.005)。结论 MRI扫描联合血清GP73和AFP水平检测对SHCC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以明显提高SHCC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性。
2017年07期 v.9 152-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0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阎吕军;
目的评价索拉非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肝癌并肝动-静脉分流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6例肝癌并肝动-静脉分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所有患者均行TACE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索拉非尼,坚持使用至无法耐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肝功能、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al protein,AF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变化、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时间。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白蛋白、AFP及VEGF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AFP和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临床获益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用TACE与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肝癌并肝动-静脉分流的短期疗效相似,联合用药方案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且安全性较好。
2017年07期 v.9 157-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6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斯琴;红华;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肝癌介入治疗术后随访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本院行肝癌介入治疗的113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8例患者采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35例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治疗,30例患者接受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射频消融及粒子植入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分别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增强CT检查以判断肿瘤状态,并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随访3个月检查结果显示,113例肿瘤病灶中103例仍有残存病灶,10例病灶完全坏死。103例残存病灶中,超声造影技术和增强CT检查各检出97例和85例,10例完全坏死病灶二者均检出,超声造影技术对病灶复发检查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均显著高于增强CT检查(P<0.05),二者特异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6个月检查结果显示,113例患者超声造影技术检查结果整体有效率为64.6%,增强CT检查结果整体有效率为62.8%,二者无显著差异(χ~2=0.077,P=0.782)。超声造影技术检出的完全缓解病例数显著少于增强CT检查(P<0.05),部分缓解病例数显著多于增强CT检查(P<0.05)。两种检查结果不同者共41例,占总病例数的36.3%,Kappa=0.485(χ~2=20.762,P=0.000),两种检查方法存在弱一致性。治疗前后超声造影技术和增强CT检查对病灶直径的测量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常规超声检查对病灶直径的测量结果显著小于超声造影技术和增强CT检查(P<0.05)。结论与增强CT检查相比,超声造影技术能够显著提高肿瘤残存病灶的检出率,评估疾病进展程度,是客观评价肝癌介入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法。
2017年07期 v.9 161-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3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年春;朱建华;钟小明;赵瑛;罗文峰;李磊;徐洲;尹志强;刘盾;龙星宇;
目的探讨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end-tid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_(ET)CO_2)在诊断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肺栓塞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骨科术后可疑肺栓塞患者162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r tomography,CT)肺血管造影,经CT肺血管造影确诊肺栓塞27例,纳入观察组;非肺栓塞患者135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P_(ET)CO_2、D-二聚体水平、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pulmonary embolism severity index,PESI)及Well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P_(ET)CO_2、D-二聚体水平及PESI、Well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P_(ET)CO_2诊断骨科术后肺栓塞的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为0.882(P<0.05),高于D-二聚体、PESI及Wells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0.797、0.806、0.749)。P_(ET)CO_2最佳诊断界值为44.50 mm Hg,此时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89和0.674。结论P_(ET)CO_2在诊断骨科术后患者肺栓塞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2017年07期 v.9 166-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3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冀永春;王蕊;
目的对比分析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入院的60岁以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血钾、血尿酸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脉压差变化及治疗过程中缺血状态发生率,并分析药物不良反应和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和血钾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尿酸水平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5411,P=0.0186),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差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者缺血状态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7.3837,P=0.0066)。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可以降低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参考。
2017年07期 v.9 170-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5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司锟;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炎的诊断价值及对预后评估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确诊的90例胆囊炎患者纳入胆囊炎组,另将同期于本院体检的75例健康人纳入健康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并观察两组研究对象肝动脉和胆囊动脉的血流参数[血流最大峰值流速(maximal peak flow velocity,Vmax)、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有效率,并观察胆囊炎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胆囊炎组患者肝动脉和胆囊动脉的Vmax和RI均低于健康组(P<0.05),胆汁透声差、胆囊壁厚、胆囊肿大、超声墨菲征阳性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健康组(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率与病理诊断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较好地显示胆囊炎患者胆汁透声差、胆囊形态、胆囊壁薄厚程度及超声墨菲征等情况,在临床诊断和鉴别疾病类型方面的准确性较高,可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
2017年07期 v.9 174-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4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邓伟婧;刘丽阳;白云飞;李虹义;
目的观察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联合生长抑素和凝血酶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peptic ulcer bleeding,PUB)的疗效,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94例PUB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艾司奥美拉唑钠静脉注射,观察组患者加用生长抑素静脉泵入和凝血酶胃管注入。观察两组患者止血时间、住院天数、治疗前后Blatchford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血常规和凝血指标,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72小时后Blatchford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下降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72小时后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细胞比容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白细胞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活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艾司奥美拉唑钠联合生长抑素和凝血酶治疗PUB,能够在保证用药安全性的前提下,缩短出血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肯定。
2017年07期 v.9 178-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6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程洁;黄丽;谢研霞;
目的分析持续颅内压监测在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3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80例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持续颅内压监测,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估患者预后,分别观察颅内压>60 mm Hg、40~60 mm Hg及<40 mm Hg患者的预后,比较不同颅内压水平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颅内压<40 mm Hg的患者恢复良好和轻度残疾比例显著高于颅内压>60 mm Hg和颅内压为40~60 mm Hg的患者(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颅内压>60 mm Hg和颅内压为40~60 mm Hg的患者(P<0.05)。结论持续颅内压监测在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能够有效评估患者预后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2017年07期 v.9 182-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9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