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明;侯建伟;梁蒙;邱军杰;
目的分析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并比较本院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单纯T2DM患者(T2DM组,58例)、未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62例)、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T2DM合并冠心病组,65例)及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0例)的血清Lp-PLA2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以及T2DM合并冠心病组不同预后[是否出现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分析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结果 T2DM合并冠心病组患者血清Lp-PLA2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均明显高于T2DM组、冠心病组及对照组(P_均<0.05),T2DM组、冠心病组、对照组研究对象上述指标水平比较差异亦具有显著性(P_均<0.05),冠心病组、T2DM合并冠心病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T2DM组和对照组(P_均<0.05);T2DM合并冠心病组半年内出现MACE患者血清Lp-PLA2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均显著高于本组未出现MACE患者(P_均<0.05),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低于本组未出现MACE患者(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p-PLA2、NLR是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出现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_均<0.05)。结论血清Lp-PLA2水平、NLR与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预后密切相关,Lp-PLA2水平和NLR越高预示患者预后越差。
2018年10期 v.10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3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吴晓兰;付亮;秦呈婷;
目的探究术前呼吸功能训练对老年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杂交术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44例行房颤杂交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术前准备,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呼吸功能训练,术后评估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预计值)、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占预计值百分比(VC%预计值)、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VC%预计值)、氧分压(PO_2)及二氧化碳分压(PCO_2)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0.05)。术后第3天和第7天,研究组患者的FEV_1%预计值、VC%预计值、FVC%预计值及PO_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PCO_2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呼吸功能训练可显著促进老年房颤杂交术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2018年10期 v.10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9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韩煦;刘欣颖;王佳玉;
目的分析强化心脏康复训练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心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于本院接受PCI的102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分别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和强化心脏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bref,WHOQOL-Bref)各领域评分及术后6个月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率。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le ejection fraction,LVEF)均显著高于术后即刻(P_均<0.05),且观察组患者LVEF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心输出量均显著高于术后即刻(P_均<0.05),且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心输出量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WHOQOL-Bref各领域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后即刻(P_均<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生理和心理领域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_均<0.05)。对照组患者MACE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强化心脏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ACS患者PCI术后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应用效果令人满意。
2018年10期 v.10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1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任洁;余航;李晶瑾;胡经文;李跳跳;杨倩;牟建军;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于本院住院的88例行择期PCI的老年急性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每组各44例。桡动脉组患者采用经桡动脉PCI,股动脉组采用经股动脉PCI,术后随访7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相关指标、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评分及预后。结果桡动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股动脉组(P<0.05),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及卧床时间均显著短于股动脉组(P_均<0.05)。桡动脉组患者术后6个月以上MMSE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股动脉组及本组术后意识清晰次日(P_均<0.05)。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经股动脉PCI相比,经桡动脉PCI可显著降低老年急性STEMI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及卧床时间,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但两种手术入路方式对患者预后影响无显著差异。
2018年10期 v.10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1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程珂;韩媛;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药物溶栓效果的影响因素,为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本院接受药物溶栓(阿司匹林联合尿激酶)治疗的49例T2DM合并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药物溶栓治疗效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入组患者药物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失败16例(32.65%),治疗后,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治疗后30天死亡等不良心脏事件总发生率为57.14%,出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4.6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有吸烟史、合并高血压、有冠心病病史、多部位梗死、发病至就诊时间≥6小时均为影响T2DM合并急性STEMI患者溶栓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P_均<0.05)。结论 T2DM合并急性STEMI患者药物溶栓治疗整体效果较差,血管再通率较低,且治疗后发生不良心脏事件及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年龄、不良生活习惯、冠心病病史、多部位梗死及发病至就诊时间等均为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
2018年10期 v.10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5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高洋;李利平;郭松崎;
目的评估血尿酸水平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变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8例为研究对象,将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3例)纳入单纯高血压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05例)纳入合并冠心病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并行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按照血尿酸水平四分位数法将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四组:第1四分位数组(0μmol/L <血尿酸≤291μmol/L,28例),第2四分位数组(291μmol/L <血尿酸≤355μmol/L,26例),第3四分位数组(355μmol/L <血尿酸≤422.5μmol/L,27例),第4四分位数组(血尿酸> 422.5μmol/L,24例)。分析单纯高血压组和合并冠心病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以及血尿酸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之间的关系。结果合并冠心病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 <0.05),且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升高,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均显著增大(P_均<0.05),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降低(P <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2018年10期 v.10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1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孙建平;王文玲;
目的探讨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和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本院接诊的145例急性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Scr水平及Ccr,根据预后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生存组(120例)和死亡组(25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应用ROC曲线分析Scr水平和Ccr的最佳截断点并判断其对STEMI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Scr水平> 114.90μmol/L时预测患者死亡的灵敏度为0.84,特异度为0.75,AUC为0.785(95%CI:0.705~0.866);Ccr水平<70.50 ml/min时预测患者死亡的灵敏度为0.76,特异度为0.73,AUC为0.799(95%CI:0.704~0.893)。Scr水平升高、Ccr降低是急性STEMI患者30天内死亡的危险因素(P <0.05)。在校正了年龄、脑卒中、Killip分级等因素后,Scr升高、Ccr降低仍是急性STEMI患者30天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P <0.05)。结论急性STEMI患者入院时Scr> 114.90μmol/L和Ccr <70.50 ml/min,对其30天内死亡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高Scr水平和低Ccr是急性STEMI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2018年10期 v.10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9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鲁海蜃;黄洪波;樊谨;慕桂玲;
目的探讨心理韧性及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ASD)与创伤性骨折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于本院骨科住院的86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与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tanford acute stress reaction questionnaire,SASRQ)分别评估患者的心理韧性与ASD程度,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在伤后第60天分别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量表、运动功能评定量表(motor assessment scale,MAS)评估预后。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来评价CD-RISC、SASRQ评分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纳入患者的CD-RISC、SASRQ评分、伤后第60天的ADL量表及MAS总分的平均值分别为(50.66±16.81)分、(30.35±13.85)分、(40.90±7.23)分及(35.62±6.09)分,共25例(29.1%)患者诊断为ASD。与女性、20~39岁、有并发症、重伤患者相比,男性、40~60岁、无并发症、轻伤患者的CD-RISC评分均显著升高(P_均<0.05),SASRQ评分均显著降低(P_均<0.05)。患者CD-RISC的坚韧性、力量性评分及总分与ADL量表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303、-0.256、-0.250;P_均<0.05),与MAS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289、0.269、0.239;P_均<0.05);患者SASRQ的对创伤事件的回避、对创伤事件的反复再体验、激惹症状评分及总分与ADL量表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253、0.331、0.277、0.238;P_均<0.05),分离性症状、对创伤事件的反复再体验、激惹症状评分及总分与MAS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220、-0.319、-0.286、-0.233;P_均<0.05)。结论创伤性骨折患者的心理韧性较差,ASD程度较重,与患者的预后有关,影响患者ADL和运动能力的康复,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心理干预。
2018年10期 v.10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3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 ] - 缪红;张瑞;
目的调查创伤性骨折患儿抑郁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218例创伤性骨折患儿为调查对象,采用自拟问卷、儿童抑郁自评量表(depression self-rating scale for children,DSRSC)和骨折知识问卷调查患儿及父母相关资料,观察患儿抑郁发生情况;根据患儿是否存在抑郁将其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比较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主要居住地、是否为独生子女、骨折原因、骨折类型、骨折部位、父母文化程度、父母答题正确率等资料,分析创伤性骨折患儿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结果 218例患儿DSRSC评分平均值为(11.73±5.29)分,显著高于中国城市常模的分值(10.89±5.08)分(P <0.05);42例患儿存在抑郁,抑郁发生率为19.27%;患儿父母对骨折相关知识掌握欠佳,仅有114名(52.29%)父母答题正确率≥50%;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的年龄、骨折原因、骨折类型及父母答题正确率是创伤性骨折患儿发生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_均<0.05)。结论创伤性骨折患儿抑郁的发生率较高,这与患儿年龄、骨折原因、骨折类型及患儿父母对骨折知识的了解程度密切相关。
2018年10期 v.10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5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岳媛媛;郭忠伟;苏学会;于常英;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 [25-hydroxy vitamin D,25(OH)D]、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变化与TOAST(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分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病例组,并进行TOAST分型,选择同期于本院体检的40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空腹肘静脉血测定血清25(OH)D、hs-CRP、LDL水平,分析上述指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TOAST分型的关系。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hs-CRP、LD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心源性脑梗死组和其他原因脑梗死组患者25(OH)D水平均显著高于动脉脑梗死组(P_均<0.05),LDL水平显著低于动脉脑梗死组(P <0.05),其他原因脑梗死组患者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动脉脑梗死组和心源性脑梗死组(P_均<0.05);心源性脑梗死组和其他原因脑梗死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动脉脑梗死组(P_均<0.0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476,P <0.05),其hs-CRP、LDL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501、0.301,P_均<0.05)。结论不同TOAST分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25(OH)D、hs-CRP、LDL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且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呈负相关,hs-CRP、LDL水平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2018年10期 v.10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6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赵瑶;杨增杰;崔桂云;
目的观察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CF)所致外展神经麻痹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7例CC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外展神经麻痹将其分为对照组(未发生外展神经麻痹,41例)和试验组(发生外展神经麻痹,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持续时间、致病原因、瘘口数量及引流静脉情况等,分析CCF所致外展神经麻痹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探讨CCF对外展神经麻痹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疾病持续时间、瘘口血流量、是否合并颅内高压或骨折、岩上/下窦引流例数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_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瘘口血流量大、合并颅内高压或骨折,有岩上/下窦引流是影响CCF所致外展神经麻痹的独立危险因素(P_均<0.05),其中岩上/下窦引流的影响最明显(P=0.004)。随访至2018年3月底,试验组患者共获得33例随访,完全恢复率为87.88%,平均恢复时间为(86.4±10.2)天,术后复发率为8.33%。结论瘘口血流量大、合并颅内高压或骨折均为CCF所致外展神经麻痹的影响因素,而岩上/下窦引流是影响CCF所致外展神经麻痹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可通过控制上述因素,防治CCF所致外展神经麻痹。
2018年10期 v.10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0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许乃银;偶继君;焦静雅;郝蕾;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联合压力温度刺激训练治疗老年痴呆患者吞咽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系统抽样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〇五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老年痴呆治疗和康复疗法,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低频电刺激联合压力温度刺激训练。所有患者均行洼田饮水试验,比较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和吞咽功能。结果完成第2阶段治疗后,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评分均较治疗前和治疗2周时显著降低(P_均<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患者的SSA评分较治疗3周时进一步下降(P <0.05)。结论采用低频电刺激联合压力温度刺激训练治疗老年痴呆效果较明显,且能积极改善患者的吞咽困难症状。
2018年10期 v.10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4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晓松;贾妍妍;
目的探讨下肢强化负重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合并骨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骨钙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56例脑卒中后偏瘫合并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下肢强化负重运动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和康复治疗3个月后骨密度相关指标、骨钙代谢相关指标及健康状况调查问卷(medical outcomes study short-form 36,SF-36)评分情况。结果康复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骨密度、T值、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钙素、维生素D_3水平及SF-36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_均<0.05),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isomer of 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TX)、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异构体-5b(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5b,TRACP-5b)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_均<0.05);且观察组患者骨密度、T值、ALP、骨钙素、维生素D_3水平及SF-36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β-CTX、TRACP-5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5)。结论强化下肢负重训练可以提高脑卒中后偏瘫合并骨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骨质疏松状态。
2018年10期 v.10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吴贻红;赵宗权;张豪;汤振源;丁志良;
目的分析苏州市姑苏区苏锦街道老年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流行病学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式,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苏州市姑苏区苏锦街道的1500例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骨密度测定,通过回归分析探讨OP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所有研究对象股骨OP总患病率为28.00%(420/1500),其中男性股骨OP患病率[4.53%(68/1500)]显著低于女性[23.47%(352/1500)](χ~2=12.448,P <0.001)。男性股骨骨量减少发生率为67.79%(230/355),女性为67.77%(776/1145),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史、饮酒史、每周运动次数、摄入奶类及豆类蛋白是影响OP患者骨密度的因素(P_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高龄、高BMI、不运动、每周摄入奶量少是O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女性、高龄、高BMI、不运动及每周摄入奶量少是苏州市姑苏区老年患者发生OP的危险因素,在社区一级预防中应加强患者宣传教育,防控不良因素,降低OP的发生率。
2018年10期 v.10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徐大洲;李守英;吕胜祥;高彤;张树贤;徐静;陈娜;
目的探究窄带成像技术(narrow-band imaging,NBI)联合染色内镜诊断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采取的检查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NBI联合染色内镜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白光内镜检查。观察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一致性、边缘清晰度、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阳性检出率为22.22%,阴性检出率为68.52%;对照组患者阳性检出率12.96%,阴性检出率48.15%,两组假阳性、假阴性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4.468、4.364,P <0.05)。观察组Kappa值为0.765,一致性较好;对照组Kappa值为0.121,一致性差。观察组2分分布区域患者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χ~2=9.930,P<0.05)。观察组患者中度以下非典型增生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021,P<0.05)。结论 NBI联合染色内镜检测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能够更好地观察消化道内的情况,提高活检检查效率,减少活检次数。
2018年10期 v.10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5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范凌;纪风兵;杨军;周琴;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预后及辅助性T细胞-22(helper T cell-22,Th22)、白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9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50例)。在常规支持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乙型肝炎病毒DNA(hepatitis B virus DNA,HBV-DNA)拷贝数、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粘连蛋白(laminin,LN)、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Ⅲ,PCⅢ)、Ⅳ型胶原(Ⅳ-collagen,Ⅳ-C)、Th22细胞百分比、IL-22水平变化及HBeAg/HBeAb转化率、HBV-DNA转阴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HA、LN、PCⅢ、Ⅳ-C、Th22细胞百分比、IL-22水平及HBV-DNA拷贝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5),PT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白蛋白水平、HBeAg/HBeAb转化率、HBV-DNA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可显著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预后,降低Th22细胞百分比和IL-22表达水平。
2018年10期 v.10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奚春妹;李红娜;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亚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旨在为临床判断HBV相关亚急性肝衰竭预后及早期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HBV相关亚急性肝衰竭患者197例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终点为患者6个月的病死率,采用电话随访或门诊定期随访,随访终点为患者死亡或肝移植。根据随访终点患者的生存状态,将入选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析影响HBV相关亚急性肝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至随访终点,患者生存132例(生存组),死亡65例(死亡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性别、平均体质指数、HBeAg阳性患者例数、Child分级、肾功能异常患者例数、HBV-DNA、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_均> 0.05);死亡组患者年龄、终末期肝病模型(the 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以及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合并感染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生存组(P_均<0.05),凝血酶原活动度显著低于生存组(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凝血酶原活动度及MELD评分是影响HBV相关亚急性肝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P_均<0.05)。结论年龄、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凝血酶原活动度及MELD评分均为影响HBV相关亚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8年10期 v.10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0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舒志松;金平;
目的分析双源CT血管成像(dual-source CT angiography,DSCTA)结合颈动脉超声及血清细胞因子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本院接诊的108例CH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是否伴T2DM将其分为单纯CHD组(n=51)和T2DM合并CHD组(n=57),比较入选患者冠状动脉病变、颈动脉超声指标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AOPP)水平。结果 T2DM合并CHD组患者血清hs-CRP、PCT、AOPP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CHD组(P_均<0.05);T2DM合并CHD组患者双支血管病变、三支血管病变比例均显著高于单纯CHD组(P_均<0.05);T2DM合并CHD组钙化斑块比例显著低于单纯CHD组(P <0.05),软斑块和混合斑块比例均显著高于单纯CHD组(P_均<0.05);三组患者超声斑块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Crouse积分及Gensini积分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_均<0.05);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越多,超声斑块数亦逐渐增多(P <0.05),CIMT、Crouse积分及Gensini积分均逐渐增高(P_均<0.05);三组患者血清hs-CRP、PCT及AOPP水平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_均<0.05);随着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增多,血清hs-CRP、PCT及AOPP水平均逐渐增高(P_均<0.05);总胆固醇、hs-CRP、PCT、AOPP水平及CIMT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均有相关性(P_均<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指标及血清hs-CRP、PCT、AOP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联合DSCTA检查对T2DM合并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有重要指导价值。
2018年10期 v.10 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白红松;刘晓琪;王冰凝;张海峰;郑闪;寿建忠;
目的探讨E-cadherin及β-catenin在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不同组织学亚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提高对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EAML)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经免疫组化证实的117例肾脏AML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典型肾脏AML 97例,肾脏EAML 20例。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采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E-cadherin和β-catenin在肿瘤组织内的表达,比较二者之间表达的差异。结果 E-cadherin和β-caten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6%(79/98)、82.3%(79/96),共同表达率为76.6%(72/94)。E-cadherin在经典型肾脏AML组织中仅细胞质表达率为61.9%(39/63),同时伴有细胞膜表达率为38.1%(24/63);而肾脏EAML组织中仅细胞质表达率为25.0%(4/16),同时伴细胞膜表达率为75.0%(12/1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42)。β-catenin在两亚型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64/80)和93.8%(15/1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333)。结论 E-cadherin和β-catenin的差异表达可能辅助鉴别肾脏AML的不同亚型,用以指导临床和病理诊断。
2018年10期 v.10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9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胡春雷;侯佳宁;靳枫;敖胜;靳兴汉;李天乐;吴建龙;吕国庆;
目的评估沃森肿瘤解决方案系统(Watson for oncology,WfO)在我国结肠癌综合治疗决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并使用WfO辅助治疗决策的30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WfO与多学科会诊(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方案,以WfO推荐或可考虑方案中含MDT所选方案视为一致,分析两者一致率和不一致病例原因。结果 WfO与MDT方案总一致率为86.7%(26/30),其中Ⅱ~Ⅲ期病例一致率为90.5%,Ⅳ期为77.8%;一般病例一致率为94.4%,复杂病例一致率为75.0%。结论 WfO推荐方案与MDT会诊意见一致率较高,能够有效辅助结肠癌综合治疗临床决策,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2018年10期 v.10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4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冯文广;姜伟;夏尔键;夏涵;
目的分析老年肝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前应用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及乳酸林格液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cute hypervolemic hemodilution,AHH)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诊的拟行肝肿瘤切除术的老年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25例)、B组(25例)与C组(22例)。术前30分钟三组患者分别应用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及乳酸林格液行AHH。术中监测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于AHH前(T0)、AHH结束即刻(T1)、AHH后30分钟(T2)采血样监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参数及全血激活凝血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于AHH前及术后检测K~+、Na~+、Mg~(2+)和Cl~-水平。结果 AHH后,与T0时比较,T1、T2时三组患者MAP均显著升高(P_均<0.05),但组间比较显示,三组MAP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T0时比较,T1、T2时三组患者CVP均显著升高(P_均<0.05);T2时,B组和C组CVP均显著高于同期A组(P_均<0.05);三组患者APTT、PT较T0时均显著延长(P_均<0.05);B组与C组APTT、PT均显著长于同期A组(P_均<0.05);与T0比较,B组与C组ACT、反应时间(R值)及凝固时间(K值)均明显延长(P_均<0.05),凝固角和最大血块强度(maximal amplitude,MA)均显著降低(P_均<0.05);组间比较,B组与C组ACT、R值及K值均显著高于同期A组(P_均<0.05),而MA均显著低于A组(P_均<0.05);B组与C组K~+、Cl~-水平较T0时显著升高,且均显著高于同期A组(P_均<0.05);B组与C组Na~+、Mg~(2+)水平较T0时显著降低(P_均<0.05),且均显著低于同期A组(P_均<0.05)。结论肝肿瘤切除术前对老年患者实施AHH是可行的,其安全性较高。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在急性扩容后维持机体血流动力稳定、凝血功能及电解质平衡方面的效果要优于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和乳酸林格液,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8年10期 v.10 12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0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柯冀;伍冀湘;李建业;于磊;
目的研究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与胃食管阀瓣(gastroesophageal flap valve,GEFV)分级的相关性,分析RE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接诊的302例RE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胃镜影像对患者GEFV进行分级。分析GEFV分级与RE分级的相关性、RE患者GEFV分级与治疗方案的关系,并分析R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随着GEFV分级的增加,RE分级也随之增加,两者呈正相关(r=0.126,P <0.05);随着GEFV分级的增加,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例数亦增加,两者之间呈正相关(r=0.455,P <0.001);预后良好组患者和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年龄、性别、RE家族史、高血压病史、饮酒史、高脂血症病史、GEFV分级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_均<0.05),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RE家族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饮酒、高脂血症病史、GEFV分级为影响R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GEFV分级判断RE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接受手术治疗的RE患者随着GEFV分级的增加而增加。
2018年10期 v.10 126-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3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毅;于文军;栾念旭;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在成人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块穿刺活检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住院治疗的100例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穿刺淋巴结的位置分组、穿刺操作时间、淋巴结直径,计算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比较不同直径淋巴结的诊断阳性率。结果 100例患者共穿刺182处淋巴结或肿块,主要包括4R组(72例)、7组(87例),平均操作时间为(20.4±1.8)分钟。87例诊断为恶性病变的患者中81例经EBUS-TBNA确诊,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1%(81/87)、100.0%(13/13)、100.0%(81/81)及68.4%(13/19)。EBUS-TBNA对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块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0%(92/100)、100.0%(8/8)。EBUS-TBNA对直径> 2 cm组淋巴结恶性病变的诊断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对直径≤2 cm组的诊断阳性率(P <0.05)。多数患者可耐受穿刺操作,操作过程中未发生纵隔大血管破裂出血、纵隔气肿、气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EBUS-TBNA对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块具有良好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及安全性。
2018年10期 v.10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6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帆;种皓;刘庆妍;王坤;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对产妇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及对泌乳功能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于本院拟行无痛分娩的8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3例,分别采用0.15%罗哌卡因联合0.5μg/ml舒芬太尼和0.15%布比卡因联合0.5μg/ml舒芬太尼进行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另随机选取本院同期行常规自然分娩的43例产妇纳入C组。比较三组产妇镇痛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分娩资料及产后泌乳功能。结果①镇痛前,三组产妇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_均> 0.05);镇痛后,A组和B组产妇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_均<0.05),而C组产妇VAS评分无明显变化(P> 0.05)。A组和B组产妇镇痛后10分钟、30分钟及宫口开全时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C组(P_均<0.05),A组和B组产妇同期VA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②三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应用催产素比率、产钳助产比率、阴道侧切比率、产后24小时内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③ A组产妇初乳分泌时间显著早于B组和C组(P_均<0.05)。三组产妇产后血清催乳素水平均显著高于产前(P_均<0.05),且A组产妇产后24小时和48小时血清催乳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B组和C组(P_均<0.05)。A组产妇乳汁充足率显著高于C组(P <0.05)。B组和C组产妇各泌乳功能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结论与布比卡因相比,罗哌卡因联合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可显著缓解产妇宫缩痛,不影响产程进展,并可改善产妇产后泌乳功能。
2018年10期 v.10 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1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金翠凤;王蓓;胡晶晶;
目的探讨中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抑郁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233例中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17)评分结果判断术后是否出现抑郁,并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根据HAMD-17评分结果,233例患者中82例(35.2%)出现抑郁,其中轻度抑郁55例,中度抑郁22例,重度抑郁5例。抑郁组中年龄≤35岁、月收入≤5000元、低中水平社会支持、乳腺癌根治术、放疗、内分泌治疗、有乳腺癌家族史的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非抑郁组(P_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月收入≤5000元、放疗是导致中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_均<0.05),高水平社会支持是其独立保护因素(P <0.05)。结论月收入≤5000元、放疗是导致中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出现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社会支持水平是其独立保护因素。
2018年10期 v.10 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6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郎文利;
目的分析乳腺癌化疗患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于本院行乳腺癌化疗并采用PICC置管的2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PICC置管感染的发生情况,并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乳腺癌分期、穿刺部位、穿刺次数、置管时间、白细胞计数、化疗次数、是否合并基础疾病、更换敷料贴频率,并采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indful attention awareness scale,MAAS)评价患者的正念水平,分析PICC置管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280例行PICC置管的乳腺癌化疗患者中,26例(9.29%)发生PICC置管感染,共培养出病原菌4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2株(52.38%),革兰阳性菌15株(35.71%),真菌5株(11.90%)。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置管时间> 7个月、化疗次数> 5次、白细胞计数≤(2~3)×10~9/L、合并基础疾病、正念水平较差均为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_均<0.05)。结论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感染形势严峻,与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上需制订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化疗疗效。
2018年10期 v.10 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6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荣;赵荣;谢秀华;
目的分析ICU感染性休克患者伴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发生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本院ICU收治的9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感染将其中不伴AKI的4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伴AKI的4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将观察组患者又分为死亡组(10例)和存活组(35例)。统计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饮酒史、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使用情况、使用升压药物种类、输血史、机械通气、造影剂使用情况、心率、呼吸频率、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白蛋白、血尿素氮、C反应蛋白水平及血p H等临床资料;记录观察组患者生存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使用2种以上升压药物、输血史、应用造影剂占比、GFR、APACHEⅡ评分、血小板计数、血尿素氮、血p H、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_均<0.05);其中输血史、GFR <50 ml/min、APACHEⅡ评分> 80分为ICU感染性休克伴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应用ACEI药物、使用2种以上升压药物、使用机械通气患者占比及GFR、血p H、白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_均<0.05);其中使用2种以上升压药物、使用机械通气、白蛋白<30 g/L为影响ICU感染性休克伴AKI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输血史、GFR <50 ml/min、APACHEⅡ评分> 80分为ICU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2种以上升压药物、使用机械通气、白蛋白<30 g/L为影响ICU感染性休克伴AKI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8年10期 v.10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2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