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创刊于2008年9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集光盘版、纸版、网络版、手机报、微博、微信等多位一体的出版形式,现为月刊,ISSN1674-7372,CN 11-9298/R,全国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2-136,光盘定价:20元/期,先后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等收录。
2019年06期 v.11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2018年12月19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联合主办、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编辑部策划、北京专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独家承办的《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发布会在京隆重举行。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兼中国药师协会会长张耀华先生,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兼中国药师协会秘书长孟丽华女士,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心血管药物专业组组长、《心血管疾病合理用药系列指南》总主
2019年06期 v.11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6K] [下载次数:1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2019年3月13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主办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合理用药指南》修订启动会在京顺利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国药师协会秘书长孟丽华女士,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消化肿瘤内科主任、《消化道恶性肿瘤合理用药指南》主编沈琳教授,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全军肿瘤专科中心主任秦叔逵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副院长潘宏铭教授以及部分参编专家代表、出版单位代表等30余人参加了修订启动会。会议由孟丽华副主任主持。
2019年06期 v.11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3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2019年1月19日,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市民政局社团办和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经过精心筹备在北京胜利召开,世界高血压联盟前任主席、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终身名誉会长刘力生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顾东风教授,北京市民政局社团管理二处宋学懂处长,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文教授,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副会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吴兆苏教授,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副会长、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社区防治部主任王增武教授,以及部分会员代表共计100余人参加了会员代表大会。
2019年06期 v.11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学术性电子期刊,CN 11-9368/R,ISSN 2096-2940,现为季刊,集光盘版、纸版、网络版、微信等多位一体的出版形式,是一本反映我国肿瘤学多学科诊治与研究的发展、临床经验、科研成果、基础理论研究及国内外肿瘤相关疾病诊疗信息的专业性学术期刊。由主编沈琳教授领衔的新一届编委会,以"传递最前沿的诊疗信息、提供最迅捷的临床数据、搭建最优秀的学术平台、开通最顺畅的互动频道"为理念,以实用为第一要务,着力服务全国肿瘤科医护人员,为推动肿瘤综合诊疗水平的提高而努力!
2019年06期 v.11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3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2019年5月24日,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编辑部主办的《紫杉类药物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应用的专家共识》定稿会在素有渤海明珠之称的天津召开。人民卫生出版社总编辑杜贤编审,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谢幸教授,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孔北华教授以及共识部分执笔专家共10余人参加了定稿会。会议由孔北华教授主持。
2019年06期 v.11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6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2019年5月16日,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胃食管反流病多学科分会主办的《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多学科诊疗共识》编写启动会在京召开,该共识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促会胃食管反流病多学科分会主任委员、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胃食管反流病科创建者汪忠镐院士与中国医促会胃食管反流病多学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胃食管反流病科主任吴继敏教授共同发起,中华医学会消
2019年06期 v.11 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4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近年来,对消化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手段快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不断涌现。为进一步促进我国消化疾病防治技术的发展,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主办,宁夏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承办的"2019中国消化医师年会"将于2019年8月2~4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举办。本次年会主旨发展和提高中国消化医师的技能、维护中国消化医师的合法权益、推广学术交流、普及行为规范。本次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就消化领域最新进展做专题报告及现场演示,
2019年06期 v.11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3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正>尊敬的各位同仁: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重庆抗癌协会承办,国际抗癌联盟(UICC)、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协办的2019中国肿瘤学大会(CCO)将于2019年8月16~19日在山水之城·美丽之地重庆市隆重召开。大会主题为"肿瘤防治·赢在整合",将邀请中外院士、知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 000余名肿瘤医学界精英共聚重庆,通过主旨报告、院士论坛、国际专场、手术展播、MD丁
2019年06期 v.11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5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林瑶;石琳;刘岩岩;刘杨;张明明;李爱杰;邓燕骏;刘京晶;
目的评估儿童原发性高血压亚临床心血管损害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住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且未经治疗的130例患儿的基本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患儿发生亚临床心血管损害(包括左心室肥厚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厚)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儿中48例(36.9%)发生左心室肥厚,35例(26.9%)存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厚。单因素分析显示,24 h平均舒张压、血尿酸及血β2微球蛋白水平升高均与原发性高血压患儿发生左心室肥厚有关(均P <0.05)。空腹C肽水平升高与原发性高血压患儿发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厚有关(P <0.05)。结论部分原发性高血压患儿就诊时已存在亚临床心血管损害,需加强对相关因素的监测,警惕亚临床心血管损害的发生。
2019年06期 v.11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6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马玉龙;杨毅军;
目的探讨改良Bilhaut-Cloquet术治疗儿童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WasselⅣ型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3月至2017年9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43例拇指多指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传统Bilhaut-Cloquet术治疗的20例患儿纳入传统组,采用改良Bilhaut-Cloquet术治疗的23例患儿纳入改良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Kawabata评分及拇指外观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术后拔除克氏针,截骨处均愈合良好,无感染发生。改良组患儿关节稳定性评分显著高于传统组(P <0.05),指关节活动范围、成角畸形评分均显著低于传统组(均P <0.05),两组患儿疗效无显著差异(P> 0.05);改良组患儿指体宽大、指甲畸形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传统组(均P <0.05),但指体窄小发生率显著高于传统组(P <0.05)。结论改良BilhautCloquet术治疗儿童拇指多指畸形WasselⅣ型的关节稳定性好,拇指外观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年06期 v.11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2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李静;周麟;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溶栓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依诺肝素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STEMI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依诺肝素抗凝治疗。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3个月,分别检测患者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zyme-MB,CKMB)、Lp(a)、β_2M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随访6个月和1年,分别记录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周和治疗3个月,患者NT-proBNP和CK-MB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 <0.05),且患者治疗3个月的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1周的水平(P <0.05)。治疗3个月,患者LVEF均显著大于治疗前和治疗1周(均P <0.05),Lp(a)、β_2M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治疗1周(均P <0.05)。治疗6个月和1年,患者再梗死率分别为3.85%和6.92%,冠状动脉内血栓发生率分别为4.62%和10.77%,心源性猝死率分别为0.77%和3.8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阿替普酶溶栓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依诺肝素治疗可以明显改善STEMI患者心功能,有效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对患者血清NT-pro BNP、Lp(a)、β_2M也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2019年06期 v.11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1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张浩;李晓枫;方丕华;刘俊;夏雨;张澍;
目的评估新型口服抗凝剂在接受第二代冷冻球囊消融术的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收治的接受冷冻球囊消融术的老年房颤患者101例,根据口服抗凝药物的种类将其分为利伐沙班组(42例)和达比加群酯组(59例),比较两组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术中及术后3个月内,共12例(11.9%)患者发生出血事件。两组患者发生主要出血事件的风险比为1.4(95%CI:0.28~7.5,P=0.691),发生次要出血事件的风险比为2.79(95%CI:0.52~17.21,P=0.230);两组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比为0.7(95%CI:0.06~7.93,P=1.000)。共有11例(91.67%)出血事件发生在消融术后48 h内,而1例(8.33%)发生在消融术至少7 d后。结论在接受第二代冷冻球囊消融术的老年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中,利伐沙班与达比加群酯的抗凝效果相当,且安全性均较高。
2019年06期 v.11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0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晶晶;李娟;夏畅达;
目的探讨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266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后60 d的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平民版(PTSD checklist-civilian version,PCL-C)评分将其分为PTSD组和无PTSD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人格特征与反刍思维,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PTS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全部患者的PCL-C总分为(39.6±7.9)分,其中再体验、回避、高警觉症候群的条目评分分别为2.30、2.29、2.42分。共有85例(32.0%)患者被诊断为PTSD,纳入PTSD组,其余181例患者纳入非PTSD组。PTSD组患者的高血压比例、神经质评分、侵入性反刍评分均显著高于非PTSD组(均P <0.05),年龄、内外向评分、主动反刍评分均显著低于非PTSD组(均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神经质评分、侵入性反刍评分升高是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PTSD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05),而年龄增长是其独立保护因素(均P <0.05)。结论近1/3的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PTSD,以警觉性增高症候群表现最为严重,神经质评分与侵入性反刍评分升高是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PTS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年龄增长是其独立保护因素。
2019年06期 v.11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9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任敏;涂素华;郑思琳;
目的探讨Ⅰa~Ⅱa期宫颈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并发肠梗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718例Ⅰa~Ⅱa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肠梗阻发生情况,并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并发肠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718例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Ⅰa~Ⅱa期宫颈癌患者中,68例(9.47%)发生术后肠梗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手术时间≥120 min、有胃肠功能紊乱史、全身麻醉、术中操作损伤及术后3 d血清白蛋白水平≤30 g/L均为Ⅰa~Ⅱa期宫颈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发生肠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05)。结论Ⅰa~Ⅱa期宫颈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并发肠梗阻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上应评估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降低肠梗阻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19年06期 v.11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1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丹玲;彭苏珺;郭超梅;刘国成;
目的探讨McDonald子宫颈环扎术治疗辅助生殖孕妇宫颈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84例辅助生殖的宫颈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2例未进行预防性环扎的患者纳入对照组,42例进行McDonald子宫颈环扎术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及围产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未发生严重阴道感染、出血等并发症。观察组患者分娩率和足月分娩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早产率和晚期流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5),妊娠终止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预防性McDonald子宫颈环扎术治疗辅助生殖孕妇宫颈功能不全的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高足月分娩率,降低早产率,有效改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
2019年06期 v.11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2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黄燕;谢荣凯;
目的分析不同预防方案对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7月于本院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的患者220例,将术后宫腔内留置球囊导尿管并注入几丁糖者纳入A组(110例),术后置入宫内节育器者纳入B组(11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宫腔粘连情况、疗效、子宫内膜厚度、妊娠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A组患者再粘连率显著低于B组(χ~2=8.658,P=0.003),治愈率显著高于B组(P <0.05),但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术前显著增厚(均P <0.05),但A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大于B组(均P <0.05)。随访1年,A组患者妊娠率显著高于B组(χ~2=5.387,P=0.020)。结论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放置球囊导尿管并注入几丁糖可有效预防术后再粘连的发生,提高手术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年06期 v.11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8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仲金丹;吴君美;李元君;陈磊;郭翠玲;解华;
目的分析全程精细化营养支持对老年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及近期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分别纳入研究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同步放化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营养宣教和饮食指导,研究组患者接受全程精细化营养支持。同步放化疗结束后2 d,分别使用患者整体营养状况主观评估量表(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及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开发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ancer,EORTCQLQ-C30)评估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及生命质量,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白蛋白(albumin,ALB)、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水平。结果治疗后2 d,两组严重营养不良患者占比和PGSGS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均P <0.05),Hb、PAB、ALB、TRF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 <0.05);研究组严重营养不良患者占比和PG-SG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5),Hb、PAB、ALB、TR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2 d生命质量各领域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显著变化(均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2 d生命质量各领域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同期研究组(均P <0.05)。结论全程精细化营养支持能够减轻同步放化疗对老年食管癌患者营养状况和生命质量带来的负面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2019年06期 v.11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9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朱剑;罗祖金;赵娜;刘霁尘;曹志新;马迎民;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66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处理、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及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肠内营养混悬液(TRF)中添加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连用10 d。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肠黏膜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营养状况、炎性因子水平、预后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D-乳酸、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介素-6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干预前和同期对照组(均P <0.05),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及血红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干预前和同期对照组(均P <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血D-乳酸、DAO及分泌型IgA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均P> 0.05)。干预14 d后,两组患者预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仅出现胃肠道并发症,其中观察组患者腹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其他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均P> 0.05)。结论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局部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预防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同时能抑制全身炎性反应,促进患者康复。
2019年06期 v.11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4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程亮;李林芝;李强;
目的分析胃肠相关性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肠道菌群及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3例胃肠相关性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该院同期收治的35例胃肠相关性急腹症未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纳入对照组。记录全部患者的临床预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肠道菌群的分布及血浆肠黏膜屏障功能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死亡率及粪便中葡萄球菌、血浆内毒素、降钙素原、D-乳酸、二胺氧化酶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菌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胃肠相关性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紊乱与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可能与其预后较差有关,建议患者适当补充双歧杆菌、乳酸菌等肠道益生菌。
2019年06期 v.11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3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孔令尚;丁家骏;金辉;丁洋;叶琨;万圣云;
目的探讨下肢交通支静脉腔镜离断(subfascial endoscopic perforator surgery,SEPS)、泡沫硬化剂注射(foam sclerotherapy,FS)和手术结扎三种方式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术后短期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差异。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小腿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的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SEPS组、FS组和手术结扎组,每组各20例。比较三组患者术后短期疗效、并发症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术后1周,超声显示三组患者交通支静脉均完全闭合,溃疡面均改善;FS组患者术后皮下血肿、皮肤麻木的发生率最低,皮下硬结发生率最高(均P <0.05),三组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FS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及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另外两组(均P <0.05),术后SF-36量表生理功能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均P <0.05)。结论 SEPS、FS和手术结扎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FS术后并发症较少,且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最高。
2019年06期 v.11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4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但家朋;张鲲;王力甚;朱冠华;龚晓丹;李德占;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接受择期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48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4例。观察组患者在预充以及开放主动脉时泵入丹红注射液1.5 ml/kg,对照组患者接受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清醒时间以及手术开始前(T1)、复温至36℃时(T2)、停体外循环后30 min(T3)、停体外循环后6 h(T4)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清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T2、T3、T4时间点血浆SOD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 <0.05),血浆MDA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 <0.05),T3、T4时间点TNF-α、IL-6、IL-8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 <0.05),T4时间点IL-10水平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 <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对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具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
2019年06期 v.11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3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祁富军;赵建奎;衡立松;
目的探讨围术期多模式镇痛对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自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前瞻性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多模式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多模式组患者给予围术期多模式镇痛,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炎性因子水平、出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多模式组患者术后2 h、24 h及72 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 <0.001)。术后24 h,多模式组患者白介素-6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 <0.01)。两组患者出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均P> 0.05)。结论围术期多模式镇痛可显著减轻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2019年06期 v.11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1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郑思敏;刘鸿涛;熊虹飞;牛晓丽;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对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围术期脑保护作用及其术后镇静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5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者麻醉过程中全程给予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至手术结束前10 min,对照组患者采用同等剂量生理盐水持续泵入。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结果术后6 h,观察组患者的血清NSE及S100B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5),术后24 h,观察组患者的血清NS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1 d、3 d,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术后1 h、6 h、24 h,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5),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对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手术患者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能够显著降低对患者神经系统和认知功能的损伤,术后镇痛镇静效果显著,有效提高患者围术期的安全性。
2019年06期 v.11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5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慧;吴水梅;曹明;
目的探讨艾司奥美拉唑镁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胃巨大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66例胃巨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艾司奥美拉唑镁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用艾司奥美拉唑镁治疗,疗程均为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细胞水平变化,治疗后内镜下溃疡愈合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6周后的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 <0.05);治疗6周后,观察组患者CD8~+、Treg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 <0.05),而对照组患者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 <0.05),CD8~+、Treg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6周后的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 <0.05),治疗6周后的CD8~+、Treg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 <0.05)。结论艾司奥美拉唑镁联合康复新液对胃巨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年06期 v.11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4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珍艳;李罗红;李小琼;杨小莉;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并发肠瘘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克罗恩病并发肠瘘患者280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合并糖尿病、有无吸烟史、是否合并胰腺损伤、有无肛周病变、发病至入院时间、是否长期使用大剂量激素、C反应蛋白水平、红细胞沉降率、有无贫血。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克罗恩病并发肠瘘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80例克罗恩病并发肠瘘患者随访6个月,预后不良83例,预后良好197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合并胰腺损伤、有无肛周病变、发病至入院时间、有无肠外表现及是否长期使用大剂量激素均为克罗恩病并发肠瘘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胰腺损伤、发病至入院时间> 12 h及长期使用大剂量激素均为影响克罗恩病并发肠瘘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05)。结论合并胰腺损伤、发病至入院时间> 12 h及长期使用大剂量激素均为影响克罗恩病并发肠瘘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需根据相关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2019年06期 v.11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9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谭东;高大柱;方策;段文;
目的分析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患者减压术后1年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行减压术治疗的LS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系统评估患者术后1年功能恢复情况,将功能恢复良和好的患者纳入恢复良好组,功能恢复中和差的患者纳入恢复不良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LSS患者减压术后1年功能恢复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LSS患者减压术后1年功能恢复良好率为81.67%(98/120)。恢复不良组中年龄≥60岁、合并骨质疏松症、有腰椎合并症、术前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 70分、未接受内固定、术后未接受规范化康复指导患者构成比均显著高于恢复良好组(均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骨质疏松症、有腰椎合并症、术前SDS评分> 70分、未接受内固定、术后未接受规范化康复指导均是导致LSS患者减压术后1年功能恢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3.438、2.570、4.433、3.677、2.056、2.472,均P <0.05)。结论导致LSS患者减压术后功能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给予充分重视并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以进一步改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
2019年06期 v.11 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1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沁园;王静;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在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口服醋酸泼尼松片和环磷酰胺片,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他克莫司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24 h蛋白尿定量(24 h urine protein,24hPro),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常规生化指标[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UN、24h Pro、TG、TC、FPG、TNF-α、IL-1及IL-6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 <0.05),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能够减少肾病综合征患者蛋白尿和炎性反应,并可调节血脂。
2019年06期 v.11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3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敖永琼;袁春梅;左琳;
目的探讨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270例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将其分为DVT组和非DVT组,记录影响术后DVT发生的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其危险因素。结果 27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中有10例术后发生DVT,发生率为3.70%;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手术时间> 2 h、下腹及盆腔手术、术中头高脚低位、术后卧床时间≥30 h、术后1 d、3 d血浆D-二聚体水平≥0.5 mg/L均是腹腔镜手术后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05)。结论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发生DVT与年龄、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术中体位、术后卧床时间、术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密切相关,临床上应予以重视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2019年06期 v.11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0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肖婷婷;杨琳;尹红;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50例膀胱癌患者纳入观察组,将同期本院体检的50例健康成人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NSE水平,并分析膀胱癌患者血清NSE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NS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01)。TNM分期为Ⅲ期或Ⅳ期的膀胱癌患者血清NSE水平显著高于Ⅰ或Ⅱ期患者(P=0.008);有远处转移的膀胱癌患者血清NSE水平显著高于无远处转移患者(P <0.001);小细胞膀胱癌患者血清NSE水平显著高于非小细胞膀胱癌患者(P <0.001);2年内死亡患者血清NSE水平显著高于存活患者(P <0.001)。结论膀胱癌(尤其是小细胞膀胱癌)患者血清NSE水平升高,可作为预测膀胱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2019年06期 v.11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5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星宇;蔡伟彬;余恒旺;
目的调查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发生情况,分析影响PSD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茂名中医院收集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项)评分将入选患者分为PSD组和非PSD组,计算PSD发生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导致PSD的危险因素。结果 100例卒中患者中有64例发生PSD,发生率为64%。年龄> 60岁,文化程度低,合并多种慢性病,卒中位于额叶、丘脑、基底节、脑干以及左侧大脑半球或大脑前部均为发生PSD的危险因素(均P <0.05)。结论年龄> 60岁,文化程度低,合并慢性病种类多,卒中位于额叶、丘脑、基底节、脑干以及左侧大脑半球或大脑前部均是导致PSD的危险因素,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应及时干预,以降低PSD发生率。
2019年06期 v.11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0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